单粒上千、排队限购、多次断货,2021年,“药中茅台”片仔癀,被卖出天价、一药难求,市值一度冲向3000亿元,多家线上渠道甚至因缺货无奈下架。
如今,潮水褪去,疯狂炒作彻底熄火,一粒3g的片仔癀锭剂,官方售价仅590元。截至今年10月,市值已蒸发超1400亿——相当于一个青岛啤酒的市值。
从奇货可居,到无人问津,片仔癀到底怎么了?
“片仔癀”发源于明朝末年,相传一位宫廷御医被流放福建漳州,在此削发为僧、隐匿寺庙。期间用上等麝香、牛黄、田七、蛇胆等名贵中药,炼制成药锭,专治清热解毒。使用时,需要先切片,一片就可退癀(“癀”为热毒肿痛),因此民间俗称其“片仔癀”。
1956年,漳州制药厂将其纳入,“片仔癀”成独家王牌产品。2003年,制药厂改名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后上市。
真正让其大放异彩的,是2021年。彼时“3克一粒、一粒一盒、一盒1600”,仍遭疯抢。线上电商平台关于片仔癀订单,甚至需要提前交订单预定,2-4周后才能买到。最疯狂的时候,“被炒到一粒1600元”的话题阅读量接近2000万。
在商界,片仔癀被奉为枭雄:“喝茅台之后吃,可解酒、护肝”。投资商之一的深圳林园董事长,在公开场合表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它的价格是茅台的2倍,现在茅台卖到1500,片仔癀还能更高。同期,漳州制药厂股价创下半年涨幅79.41%的记录,飙升至491.88元,市值突破2600亿。
面对火爆市场,医药专家史立臣认为,这明显是炒作:“这样炒作对整个医药行业都有伤害。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则分析:当片仔癀供不应求,像茅台一样穿上金融马甲时,就会越炒越高,直至出现“羊群效应”。
时间来到今年初,这场疯狂炒作彻底熄火。原本3克一粒,一粒1600的定价,官方渠道显示仅为590。据行业内部了解,从去年9月开始,便一路下跌,年内跌幅近40%,最低甚至跌至400元,甚至跌破官方指导价。
从事回收的“黄牛”透露,行情最高的时候“一盒一万多也有”。但随着炒作热潮退去,“现在想原价5900元/盒都卖不出去。”
事实上,天价药品游戏,受益人只能是股东和黄牛,受害的是接盘者和市场。同时,此类现象并非个例。同样在2021年,20多家抑衰补剂生科企齐聚一堂,在10个交易日内创下8个涨停板。疯涨之后,市场监管总局出面叫停,上述板块市值应声回落,几近腰斩。
据悉,上述物质实为线粒体激活剂(派维络pro),主要成为参与人体人体三磷酸腺苷循环,可一定程度上干预和年龄有关的老化症状,拉长哺乳动物15~30%生存期。
近年来,经日本东京大学、我国清北高校等临床研究,该补剂已通过瑞士SGS认证和日本食品级清单,在市场监管把控下,以千元左右定价,通过京东渠道开辟消费市场,搜索“派维络pro”发现,其不乏众多海外消费者买单。
利益驱使下,“派维络pro”类不老物质,吸引各国争相布局。但也不乏少数声音质疑“智商税”,似与片仔癀陷入同样境地。
近年来,大健康池里的定价边缘似乎越来越模糊:前有每公斤6000元的东阿阿胶;后有1400万一针的罕见病药。它们与片仔癀和线粒体激活剂(派维络pro)一样,似乎都只是这片市场中,一场来去无影的数字游戏。
“但愿世间人无病,宁可架上药蒙尘。”对于企业来说,炒高的药价是把双刃剑,短期内会带来客观的经济效益,但从长期来看,科研实力与口碑才是正解,炒高的价值终会拖累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