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债众心安
冯谖受命去孟尝君的封地收债,他问要不要买点什么回来,孟尝君说,那你看着办,缺啥买啥吧。
冯谖到了薛城,把所有债券当众烧毁。当地百姓大感孟尝君的恩德。冯谖对孟尝君说:我为您买来了义。
在冯谖眼里,孟尝君你什么也不缺,有权、有势、有钱、有名,唯独少了点义,所以就买了点回来。
不久,齐王让孟尝君交相印,退隐薛城。孟尝君去薛地时,百姓出城十里远迎,感激孟尝君免债的义。齐王知后,深悔,迎回孟尝君并致歉。
亏了钱,得到了义,有困难的时候,当时受惠的人来迎接等于是伸出了援手,让齐王知道,孟尝君是个有仁有义的人,因而迎回。这就是冯谖替他考虑到的:常在有时思无时,莫到无时再后悔。
其实冯谖当时这样做,可能并没有想那么远,但还是应了那句老话:行善者,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明代无锡人盛颙辞官回乡后,看到自己的邻居被人关押。
一问方知,都是欠了自家的钱还不上的人。
盛颙心中惭愧,都是乡里乡亲的,怎么忍心,于是把他们都放了。
好事做到底。
然后叫子弟当着众人面把账簿和借据全部烧掉。把人放回家不说,把债也免了。众人当然是感激不尽。
盛颙如此做,损失了钱财,得到乡邻的敬爱。
反过来说,如果盛颙坚持要收债,也没有错,欠债还钱,也是天经地义的,但是那多多少少会让乡邻憎恨的。
一边是吃不饱饭、还不起债,一边是富甲一方,可能仁者心里也难安呀。
与其守着权益和别人斤斤计较,倒不如损失些利益而大家相安,被免债的可以身安,舍利的债主也可以心安,这是盛颙的做法。
富而有德,犹如商圣范蠡三聚三散财物。
冯谖和盛颙的做法,应该就是司马迁所说的:“君子富,好行其德。”的那种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