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评论
分享

[原创] 【原创】父母“不做什么”才是真爱?

石牛Roy 楼主
2024-10-18 16:48 广东 17317
举报 收藏本帖

    我们做父母的。经常将“做什么”作为自己的真爱进行表达,认为这才是我们孩子需要的。但实际上,很多时候,父母“不做什么”,也许才是真爱。

    日常生活太多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需从内心提醒自己本身,控制住自己亲手干预孩子的冲动,甚至类似的想法,因为太多的干预,就是不必要的,是做了太多了。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自己的孩子在6个月大的时候遇到的困难,远远都比不上孩子在6岁的时候、16岁的时候、26岁的时候遇到的困难。6个月时没有吃东西时的哇哇大哭时的痛苦,能和26岁的孩子找不到工作、交不到朋友和谈不到恋爱时的痛苦相比较嘛。

    所以,孩子受挫折,一点都不需要太多担心。

    但是,我觉得不需要特意给太多的挫折教育,只要给孩子自主解决自己事项的机会,例如自己穿衣吃饭等,那么他们会自己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以前我们的父母经常说的是:温室里的花朵。

    到了我们现在做父母了,竟然深化成了:让家变成了温室;到家外面找一些挫折给孩子。这样,我想着都难受,孩子在家里没有遇到过挫折,到外面遇到自己父母设置的挫折,如果处置不好,被父母嘲笑。

    

    今天说的也让我想到了自我效能这个概念。

    自我效能感是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说的是一个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任务的判断。

    拥有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在追求一个目标时,会有坚定不移的信心,认为自己一定能实现这一目标。

    父母的溺爱,就像是总是“做完了”所有的事项,老是“帮”孩子完成对他来说看似困难的事,这破坏了孩子的自我探索,不会让孩子形成自我效能感,最终孩子会认为自己所有的事项能成功完全是取决于父母的帮助。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帖子看完了,快捷扫码分享一下吧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