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评论
分享

[原创] 霜降:季节的交替与文化的传承

这个是认证
一杯红尘 楼主
2024-10-23 15:57 海南 11019
举报 收藏本帖


霜降,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结束和冬季的开始。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当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便是霜降的到来。这个节气不仅意味着天气渐冷,初霜出现,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习俗。

霜降之名,源于天气渐冷,露水凝结成霜的自然现象。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我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而霜降之所以得名,并非因为这一天一定会降霜,而是象征着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是天气逐渐变冷的标志。

在古代,霜降节气有着丰富的习俗,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祭旗纛:自唐代以来,霜降时节有祭旗纛的习俗。旗纛是古代军队里的大旗,象征着军队的士气与战斗力。在霜降日,各地会举行祭祀仪式,祈求旗纛之神保佑军队平安,国家安宁。

  2. 习战射:霜降时节,古人会进行战阵操练和围猎活动,以顺应秋天的严峻肃杀之气。正如《春秋感精符》所记载:“季秋霜始降,鹰隼击,王者顺天行诛,以成肃杀之威。”

  3. 赏菊花:霜降时节,正是菊花盛开之际。古人会举行菊花会,赏花、饮酒、赋诗,表达对菊花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4. 吃柿子:霜降时节,柿子成熟。民间有“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的说法,认为吃柿子可以防寒保暖,补筋骨。这一习俗还与朱元璋吃柿子救命的传说有关,使得霜降吃柿子更具传奇色彩。

  5. 送芋鬼:在霜降时节,人们会用瓦片堆砌成塔,在塔内放入干柴点燃,用烧红的瓦片热熟芋头或红薯,称为“打芋煲”。最后将瓦片丢到村外,称为“送芋鬼”,以此辟凶迎祥。

  6. 扫墓:古时候,霜降时节还有扫墓的习俗。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祭拜扫墓,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敬意。

关于霜降,有一个流传甚广的传说,那就是朱元璋与柿子的故事。朱元璋在早年曾历经坎坷,四处乞讨。一天,恰逢霜降节气,几天没吃饭的朱元璋饿晕滚下山坡,幸好被一棵老柿树挡住,才没有摔死。他惊喜地发现老柿树上结满了柿子,于是爬上树吃了一顿柿子“大餐”,才保全了性命。后来,朱元璋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始终记得那棵救命的柿子树。在霜降日,他会讲起这段往事,并封柿子为“凌霜侯”,以示感激。

霜降,不仅是一个节气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在这个季节交替的时刻,我们不仅要感受自然的变化,更要铭记那些流传千年的习俗和故事,它们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我们共同的记忆和骄傲。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帖子看完了,快捷扫码分享一下吧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