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评论
分享

[原创] 吴泳铭排兵布阵,要把阿里AI推向巅峰

电商Pro 楼主
2024-12-20 15:43 广东 42012
举报 收藏本帖

阿里云拆分通义团队

在AI应用的调整上,阿里巴巴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36氪旗下《智能涌现》,阿里旗下的AI应用“通义”已从阿里云分拆,正式并入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

知情人士透露,在这次调整中,通义To C方向的产品经理及相关工程团队,皆转移至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

此后,通义PC及App团队与智能搜索产品“夸克”平级,原有的通义实验室则继续留在阿里云体系内。

图源:微博@36氪

公开资料显示,通义(原名:通义千问)意为“通情,达义”,指的是由阿里巴巴集团自主研发的系列大模型,致力于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助手。

在阿里达摩院的开发下,通义大模型家族包含了应用层的通义App和PC端,原本均隶属于阿里云。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的基础是云计算。早在2009年,阿里巴巴就创立了阿里云,积极布局云计算。

随着5K项目、飞天系统终获成功,该公司在2013年成为国内首家拥有完整云计算能力的企业。两年后,公司开始推出AI产品,适用于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视觉识别等多个领域。

再看达摩院。2017年,阿里巴巴创立达摩院,主要面向未来开展基础科学和创新性技术研究,希望打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探索技术产品化、产品市场化的转换路径。

很快,通过构建全方位人工智能基础能力,达摩院推出了业界领先的通义系列大模型,孵化出平头哥半导体公司等。

观察发现,达摩院的主要研究方向侧重于基础科学和创新性技术;阿里云则主要面向企业客户(To B)提供服务,可能在直面消费者市场(To C)的应用开发和推广方面存在局限性。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旗下的模型团队和应用团队具有明显的职责区别。其中,模型团队偏重模型的性能、参数;应用团队则要关注用户体验、获客。

通过此番调整,两大团队逐步分开,而非作为一体存在,这被媒体解读为“大模型从技术层迈向产品的必经之路”。

另外,在业内人士看来,两大团队分开协作可以让技术更好地接受市场检验,并反馈到基础构架的构架调节之中。大模型要走出实验室,投入实战,就必须让产品思维有聚焦有辐射,团队做分拆来分工,更容易成功。

在这关键时刻,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开始被视为公司AI应用直面消费者市场(To C)的重要出口。

2021年,阿里巴巴成立智能信息事业群,包括夸克、书旗小说、UC浏览器等产品,主要聚焦信息服务方向的智能化创新。

在该团队的努力下,旗下智能搜索产品“夸克”得到快速发展。

从去年起,夸克推出多个新产品,逐渐向一站式AI办公平台的方向发展。今年11月,新榜数据显示,夸克的月访问量已超过6300万。

图源:新榜

除此之外,阿里体系内部分To C产品早已整合至该团队。例如,原本隶属于阿里云的C端硬件产品“天猫精灵”就被转移到夸克旗下。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近期进行了人事调整。

据《智能涌现》,今年11月底,前淘宝用户事业部和阿里妈妈负责人吴嘉已回归智能信息事业群,担任总裁,专注AI To C方向业务的探索。

事实上,作为阿里“年轻化管理团队”的重要成员,吴嘉颇受外界关注。

早在2021年,他就担任了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总裁;2023年12月,吴泳铭又任命吴嘉负责淘天用户平台事业部、阿里妈妈事业部,同时兼任智能信息事业群总裁。

直到近期,阿里巴巴电商事业群正式成立,全面整合淘宝天猫集团、阿里巴巴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以及1688、闲鱼等业务。而吴嘉也卸下了淘天职务,回归智能信息事业群。

如今,通义To C方向的人员团队被调整至智能信息事业群,PC及App团队甚至与夸克平级。显然,阿里巴巴希望通过吴嘉的领导,AI应用“通义”将在消费者市场上获得更大突破。

阿里、抖音大搞AI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AI时代悄然到来。各大互联网公司争先涌入这片充满机遇的蓝海市场,以期借助新的技术力量推动公司的变革与发展。

其中,阿里巴巴正坚定不移地加大对大模型业务的投入。

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CEO吴泳铭介绍道,过去一年里,公司高强度投入AI基础设施建设,基于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算力成本持续降低。而这恰恰为其大模型产品带来了降价的可能性和空间。

今年5月,阿里对9款商业化和开源模型进行大幅降价。其中,通义千问GPT-4级主力模型Qwen-Long降幅达到了97%。

到了9月,阿里云百炼平台上的三款通义千问主力模型再次降价。其中,Qwen-Turbo的价格较之前直降85%,Qwen-Plus和Qwen-Max的输入价格则分别降价80%和50%。

通过持续降价,阿里大模型抢夺到大量客户,甚至有机会推动AI应用的爆发。

首先,吴泳铭指出,目前已有30多万家企业接入阿里巴巴通义大模型,用AI重构代码开发、药物研发、生产制造等各类行业,AI的行业应用正在迅速积累和沉淀。

此外,基于星辰大模型构建,阿里推出了AI搜索产品“心流AI助手”APP。

据了解,侧重于办公方向,“心流AI助手”提供了智能搜索、知识问答、辅助创作等功能,还有丰富的AI内容供用户浏览;该APP还能对文件、网页信息进行快速解析,生成摘要,翻译答疑,帮助用户更高效地阅读论文、财报、报表等。

总而言之,通过搭建AI大模型、AI应用等基础设施,阿里巴巴的AI业务正在不断壮大,走上了一条高质量发展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后来者,抖音也在AI领域全面加速。

去年8月,抖音面向公众开放云雀大模型,上线豆包APP。与百度的文心一言、阿里的通义千问相比,其发布时间稍显落后。

但没过多久,抖音就加快AI布局,并形成了系统化。

去年11月,公司正式成立Flow部门,其总负责人为朱骏,下设AI产品团队Flow、大模型研发团队Seed、产品研发支持团队Stone三大部门。目前,Flow是和抖音、火山、飞书等平级的主要业务部门。

今年以来,抖音一路高歌猛进,AI业务获得重大突破。

据《第一财经》统计,目前抖音还在正常运营的AI应用有大约20款,不仅表现突出,而且覆盖面广,涉及Agent定制、聊天、社交、图像/视频、办公、教育等多个领域。

例如,豆包(海外版Cici)、扣子(海外版Coze)、话炉(已更名为猫箱,海外版AnyDoor)、即梦(海外版Dreamina)、河马爱学(已更名为豆包爱学)等。

其中,豆包APP一骑绝尘,横扫市场。

今年11月,凭借5998万MAU(月活跃用户数量),豆包APP登上AI产品全球月活跃排行榜,仅次于OpenAI的ChatGPT,位列全球第二,全国第一。

图源:AI产品榜

同时,量子位数据显示,豆包APP在2024年的累计用户规模已超越1.6亿。

除了在AI应用上发力,抖音还坚持补齐大模型短板。

2023年,公司仅发布了语言模型,如今相继补全图像、语音、音乐、视频、3D等不同模态的生成式AI模型。

今年9月,抖音旗下火山引擎在深圳举办AI创新巡展,发布了包括豆包视频生成大模型、音乐生成大模型在内的多款模型。

更重要的是,抖音创始人张一鸣积极参与公司的人工智能战略。

据《中国企业家》,早在去年6月,张一鸣就游览了大量OpenAI系列论文,常常读至深夜。他想搞明白,太平洋对岸究竟发生了什么。

彼时还有一位抖音员工透露,张一鸣时常会和一些抖音人士分享论文学习心得和对ChatGPT的思考。

近期,又有媒体从抖音内部人士处获悉,张一鸣亲自监督“抢人大战”,从竞争对手公司招聘中国AI工程师和研究人员。

同时,多位了解抖音大规模招聘事宜的人士透露,公司已从阿里巴巴、零一万物、智谱等公司挖来了顶尖AI工程师和研究人员,还组建并扩大了团队,旨在开发大语言模型和AI产品。

图源:微博@凤凰网科技

种种迹象表明,抖音正在不惜一切代价,为AI业务蓄力,以谋求再次一鸣惊人的机会。

在AI浪潮之下,各大科技巨头混战,一决胜负。谁将会是最后的赢家,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 | 王小孟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帖子看完了,快捷扫码分享一下吧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