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一种常见于儿童时期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突发的、快速的、重复的、无节律的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近年来,随着抽动症发病率的上升,其与饮食之间的关系逐渐受到科学界的关注。
有研究表明,某些食物添加剂可能与抽动症的发生或症状加重相关。一项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的研究对 153 名 3 - 9 岁的儿童进行了观察,发现人工食用色素和防腐剂会影响儿童的行为,在抽动症患儿中,这种影响可能表现为抽动症状的加剧。例如,苯甲酸纳这类常见于饮料、果酱等食品中的防腐剂,可能对孩子的神经系统产生刺激,干扰神经递质的正常传递,进而引发或加重抽动症状。
此外,过敏反应也在抽动症与饮食的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一些研究指出,对牛奶、鸡蛋、小麦等常见食物过敏的孩子,患抽动症的风险相对较高。肠道屏障功能不完善时,食物中的过敏原进入血液,可能引发免疫反应,影响神经系统的稳定性。有研究对一组抽动症患儿进行饮食干预,排除过敏食物后,约 60% 的患儿抽动症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
脂肪酸的摄入同样与抽动症密切相关。Omega - 3 脂肪酸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维持具有重要作用。挪威的一项研究跟踪了大量儿童,发现孕期母亲 Omega - 3 脂肪酸摄入充足,孩子患抽动症等神经发育障碍的几率更低。而对于已患抽动症的孩子,补充 Omega - 3 脂肪酸,如通过食用富含该脂肪酸的深海鱼、核桃等食物,部分患儿的抽动症状有所减轻。
在面对抽动症时,饮食调整不失为一种有益的辅助治疗手段。家长应尽量减少孩子对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剂食物的摄入,仔细观察孩子的饮食反应,排查可能的过敏食物。同时,如果孩子存在着可能导致饮食失衡的问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吃一些神经营养素补充剂(如康福奇M1+M2组合方案),避免营养问题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