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评论
分享

[原创] 从“草根艺人”到木雕大师的蝶变

掌上曲靖 楼主
2025-01-11 07:49 广东 37541
举报 收藏本帖

《隆》

《嘉靖通宝》

《雀之灵》

“会泽工匠”奖杯。

张关保正在雕刻茶桌上的金蟾。

《凤引九州》

《把握时机》

“乡村工匠”“工艺美术师”“木雕设计大师”……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关保,凭借精湛的技艺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其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大奖。

行走在乡间的“草根艺人”

张关保1979年出生于会泽县田坝乡,其祖辈皆为木匠,行走于乡间盖房子、做家具,还擅长在橱柜、椅子等家具上雕刻花草、动物等图案,在当地很受欢迎。

张关保小学毕业就跟着家人开拖拉机,外出做木活。在乡亲们眼里,他是一个好“司机”。但随着他越来越迷恋老树桩、树根这些“宝贝疙瘩”,左邻右舍都不理解:“花时间捡那么多柴火有什么用,甚至还要花钱买。”“不好好干正事,可惜了。”乡亲们都替他惋惜。

2007年5月的一天,在县城打工的张关保看到一个核桃木茶桌竟然卖了4000多元。成本几百元的树桩,经工匠雕刻后,价格竟然翻了十几倍。看在眼里,他谋在心上,不禁打起了家里那几块老核桃树木板的主意。

半个月后,他的第一件木雕作品就像模像样地摆在了家里。让他没想到的是,还没等他完成第二件作品,就有人盯上了他的“处女作”。见有人看上自己的作品,他连价都没喊,任买方给价,出乎他的意料,居然净赚1000多元,这也让他淘到了“第一桶金”。

随后,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创作,不到半年时间,自家的树桩、木板就被他变成了实用品或工艺品。经过两三年的发展,张关保从乡亲们眼里的“不务正业者”变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草根艺人”。

走向市场的木雕大师

“只要坐在树根前,我就会忘记一切,木雕是我一生的追求。”随着经营范围和规模的不断扩大,2010年,张关保把加工厂搬迁到会泽县城,成立了“晨冉木文化创作中心”。随后,他注册公司,建基地,建产业园……如今,张关保的木雕产业已初具规模。

走进晨冉产业园,两层阁楼古色古香,里面的马鞍灯、沉木吊灯、壁柜、茶桌古朴雅致。张关保说:“通过回收利用,赋予这些老物件‘新的生命’,在体现艺术价值的同时实现‘古木今用’、变废为宝。”

在加工车间,大小木料琳琅满目。工人们锯木、凿榫、抛光、安装,一派繁忙景象。张关保正在聚精会神地雕刻茶桌上的金蟾。他介绍,在设计创作中,要因木而宜、就势造型,能大则大、宜小则小,既要保留原有的自然美、残缺美,还要融入现代文化元素,这样才能让作品“活”起来。

在茶具上嵌入“嘉靖通宝”,在古树桩上雕刻“凤凰”……随着融入的元素越来越多,张关保的作品也越来越灵动传神。

他的根雕作品《凤引九州》荣获第三届中国民族工艺美术“神工·百花奖”金奖;《一品清廉》荣获第十一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隆》获得银奖、《冉》获得铜奖;《出水芙蓉》荣获2017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暨“云南伴手礼”百名工匠木质旅游工艺品创意设计大赛创作奖。一件件作品先后走出会泽,走进省城,走到省外,走向全国……“我们的家具、工艺品等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销往北京、深圳、广州等地,茶桌、老物件销往曲靖、昭通等地,年销售收入100万元左右。”张关保说。

学无止境。张关保先后参加了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举办的曲靖市文化产业发展高级研修班、云南民进“春雨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会泽县非遗研学活动等,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他的木雕作品设计精巧、线条流畅、栩栩如生。可以说,他对每一件作品都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和全部的心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学习和实践,张关保在木雕理论知识、雕刻技艺等方面取得了“质的飞跃”,先后获得“会泽县第一批‘会泽工匠’”“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曲靖市乡村工匠”“曲靖市工艺美术师”“云南省木雕设计大师”等荣誉。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帖子看完了,快捷扫码分享一下吧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