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变引发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本质是先天元气不足,导致筋脉逐渐失去濡养能力。中医认为,肝主筋、脾主肌肉、肾主骨,若这三个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便会受阻。随着时间推移,筋脉得不到充足的气血滋养,逐渐被“浊邪”占据(如痰湿、瘀血),患者会感到力气越来越弱,动作变得笨拙。此时若不注意保护,日常一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反而会加速气血消耗,让病情雪上加霜。
一、必须远离的六类危险动作
突然发力的动作:比如猛地起身、跳跃或短跑,这类动作需要筋脉瞬间绷紧发力。但患者气血本就虚弱,强行暴发容易导致筋脉受损,中医称为“急则伤筋”,可能加重肢体僵硬。
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久坐、会让局部气血停滞,形成“瘀堵”。就像水管里的水不流动会生锈,筋脉长期缺乏气血温养,功能退化更快。
提重物:拎超过体重10%的物品时,肩臂和腰背需要调动大量气血支撑。患者先天肾气不足,强行负重会“透支元气”,可能引发脊柱歪斜或疼痛。
大幅度拉伸关节:弯腰摸地、劈叉等动作会让筋脉过度拉伸。中医认为“筋赖肝血滋养”,过度牵拉会耗损肝血,导致手脚控制力变差。
快速扭腰转身:突然扭腰拿东西或回头,容易让腰腹气血运行紊乱。患者筋脉协调性差,这类动作可能引发关节错位,甚至摔倒。
单边用力:单腿站立穿鞋、单肩背包等习惯,会导致身体两侧气血失衡。长期如此,不仅加重肌肉萎缩,还可能让脊柱像歪脖子树一样变形。
情绪激动时乱动:大哭大笑或生气时手舞足蹈,会引发肝气上冲,中医称为“肝风内动”。这种状态下筋脉容易抽搐痉挛,进一步损耗气血。
固本培元生肌疗法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讲究“先补漏,再通络”。第一步是稳固根基;第二步是疏通道路。治疗期间不要求剧烈活动,而是通过抬腿、转手腕等轻柔动作保持筋脉灵活,做到“少动不耗,微动防僵”。这种“以守为攻”的方式,能延缓病情发展,改善生活质量。
14岁男,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案例,起初仍跑跳打闹,结果半年内两次摔骨折。搬凳子时先坐下再挪动,转身时扶墙慢转。同时每日坚持治疗。三个疗程后,手脚抽筋减少,自己起身时不再摇晃。家长感慨:“现在他动作慢得像树懒,但手脚暖和了,吃饭也香了,总算不用整天提心吊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