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患者基本信息
- 姓名
张某某(化名)
- 性别
男
- 年龄
62 岁
- 初诊日期
2023 年 3 月 15 日
- 主诉
步态不稳、肢体震颤 2 年,加重伴吞咽困难、尿频半年。
二、病史与诊断
- 现病史
:患者于 2021 年无明显诱因出现行走时下肢无力、易跌倒,未予重视。2022 年症状加重,出现双上肢震颤、言语不清,外院诊断为 “多系统萎缩(MSA)”,予美多巴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近半年来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明显,夜间尿频(5-6 次 / 晚),畏寒肢冷,偶有潮热盗汗,舌红苔白腻,脉沉细尺弱。
- 中医辨证
:阳气亏虚,浊阴上犯,兼肾阴不足,虚火上炎。
- 西医诊断
:多系统萎缩(MSA-C 型)。
三、治疗方案
治法:扶阳抑阴,引火归元,重镇潜阳,健脾和胃。
处方:益脑补髓汤加减。
药物组成(单位:克)
龟板(先煎)15
黄柏 6
肉桂 3
熟地黄 20
白术 15
茯苓 12
龙骨(先煎)30
牡蛎(先煎)30
砂仁(后下)6
黄连 3
炙甘草 6
加减:
初期畏寒明显,加附子 6 克(先煎);
吞咽困难加重,加半夏 9 克、生姜 3 片;
潮热盗汗时,减附子,加麦冬 12 克、五味子 6 克。
疗程:每日 1 剂,分 2 次温服,25天为 1 个周期。
四、疗效观察
1. 症状改善
- 运动功能
治疗 1 个月后,步态稳定性增强,跌倒次数减少 50%;
治疗 3 个月后,双上肢震颤幅度降低,可独立完成进食、穿衣;
治疗 6 个月后,可在搀扶下行走 50 米以上。
- 自主神经功能
尿频症状改善,夜间排尿减少至 2-3 次 / 晚;
吞咽困难缓解,呛咳次数减少 70%。
- 全身症状
畏寒肢冷明显减轻,潮热盗汗消失;
精神状态好转,乏力感显著缓解。
五、典型治疗阶段分析
(1-3 个月):
- 核心矛盾
:阳气虚衰,浊阴上泛。
- 治法侧重
:重用附子、肉桂温阳散寒,龟板、龙骨重镇潜阳,白术、茯苓健脾除湿。
- 关键变化
:患者畏寒减轻,夜间尿频减少,但出现轻微口干(虚火未完全归元)。
- 调整
:减附子至 3 克,加麦冬 12 克,砂仁增至 9 克。
(4-6 个月):
- 核心矛盾
:肾阴不足,相火浮动。
- 治法侧重
:减温阳药,增熟地至 25 克,加五味子 6 克,黄柏增至 9 克。
- 关键变化
:潮热盗汗消失,震颤进一步减轻,吞咽功能明显改善。
六、结语
本案患者以 “阳气虚损、阴阳两虚” 为病机关键,“益脑补髓汤” 通过以下策略取得疗效:
- 扶阳抑阴
:附子、肉桂温补命门之火,龟板、黄柏潜降虚火,实现 “火归其位”;
- 引火归元
:砂仁引导胃气下行,熟地、麦冬填补肾阴,从根本上制约虚火;
- 补土伏火
:白术、茯苓健脾胃、除湿浊,阻断虚火上炎的病理基础;
- 重镇安神
:龙骨、牡蛎收敛浮越之阳气,改善震颤与睡眠质量。
此案印证了 “益脑补髓汤” 治疗 MSA 的核心理念 ——以阳气为根本,以阴阳平衡为目标,以整体调理为手段。其疗效不仅体现在症状缓解,更通过恢复阳气与阴液的动态平衡,延缓了疾病进展,为 MSA 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感谢各位患者的信任:
北京唐仁堂中医门诊每周六(固定)、每周二(随机)出诊。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三街72号
预约或咨询请拨打唐仁堂统一热线:
微信电话同步:18310536137(工作时间早八点至晚九点)
门诊为预约制,避免跑空,请提前联系预约号位
GPS导航:北京唐仁堂中医
——若您实在无法当面来诊,欢迎添加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