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评论
分享

[原创] 多系统萎缩病根在于脾肾,不再谈“衰”色变、受困扰,一方重获生机!

猫友2025040214 楼主
2025-04-04 12:16 中国 15957
举报 收藏本帖

提起小脑型多系统萎缩,很多人会觉得这是“绝症”,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但在中医看来,这种疾病与脾肾功能的失衡密切相关。通过调理脾肾,许多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改善。

中医理论中,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负责将食物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能量;肾主骨生髓,是先天之本,直接影响脑髓的充盈。当脾肾功能衰退时,身体就像一台动力不足的机器,无法正常传递信号、协调动作。对于小脑型多系统萎缩患者,常出现行走不稳、语言障碍等问题,根源往往在于脾肾两虚导致的气血不足、髓海失养。

小脑型多系统萎缩案例:56岁的患者就经历了这样的困境。右手不自觉抖,双腿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走路稍不注意就会摔跤。说话变也是含糊不清,家人常要反复询问才能听懂。到了医院检查,确诊为小脑型多系统萎缩。除了肢体症状,常年手脚冰凉,夜间频繁起夜,每天要上七八次厕所。


治疗上在于“补”和“调”。通过温补脾肾的中药,帮助患者恢复身体的基础功能。比如用黄芪、党参等补益脾气,增强肌肉力量;配以杜仲、巴戟天等温补肾阳,改善脑部供能。对于存在明显气血运行不畅的患者,还会加入活血通络的药材,像川芎、丹参等,帮助疏通肢体末梢的循环。经过系统治疗后,手部抖动减轻,现在能自己端稳饭碗;行走时步态也比之前稳当,夜尿次数减少两次。也让患者有了生活质量的同时减少了一定的家庭压力。


在治疗过程中,讲究因人制宜。同样是肢体无力,有的患者伴随明显怕冷,需要加大温阳力度;有的患者口干舌燥,则要调整药方避免燥热。通过定期复诊,调整药物配伍,实现精准调理。不少患者反馈,配合规律作息、适度活动后,身体状态会进入良性循环——脾胃功能增强后,药物吸收效果更好;肾气充足后,肢体协调性逐步提升。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帖子看完了,快捷扫码分享一下吧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