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年中大促,各个电商平台铆足了劲,集中火力卖卖卖。火爆的订单,几乎电商都达成了千亿的下单,赚的盆满钵满。 然而,人红是非多,面对短时间暴涨的销售额,不和谐的质疑声音也出来了: 销售额是不是有水分?是不是存在刷单行为? 比如某品牌手机,平台显示,有客户一次性购买5000台。你一次买这么多手机是为了煮小米粥吗?这是手机耶。 手机可能确实不错,但是,理性的说,一次买这么多手机,这粉的也太入迷了吧。 哲人说:这电商的销售额、下单中的水分,就像乳沟,只要肯挤,肯定是会有的。 电商刷单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据媒体深扒,刷单,大多数电商都干过。 刷单,一个阶段以来,似乎是行业潜规则了。巨量的销售当然让人佩服,但有没有完全杜绝了刷单的行为,从过往的案例看,真的很难说。 6月14日,浙江在线就爆出3.2亿全国最大刷单案落定,最高一天可以刷到7000单。 “刷单之猖獗和肆无忌惮,甚至一度还引起刷单员的“反省”——有成员在周报中“反思”:刷单速度太快,16秒1单,比秒杀还快,不够真实。” 好专业精神啊,大忽悠都开发系统组团来忽悠你了。 某宝贝订单刷刷的往上窜,那么多人买,一定错不了,赶紧下单抢购? 仔细想想常识,消费个性化的时代,同质化的商品,真有那么多消费者同一时间,为了一点优惠去疯狂抢购吗? 嗯哼,排着长长的队等餐位的饭店,就一定可口美味?图样图森破,一切都是套路,你可能被套了。 刷单刷出来的销售量是虚假的,平台或许得到好看的数字,但商家并不能从中真实盈利啊。 没有钱赚,平台上的商家,为什么还要刷单? 说白了,商家拼命花钱请人刷单,还是想要借此吸引消费者,眼球和口碑就可能转为潜在的销量,而销量自然能带来真金白银嘛。 网购的特性,你无法看到实物,怎么办?买销量大的似乎更靠谱一些,就像吃饭要去人多的饭馆。 销量上不去怎么办?刷单。虽然平台各种举措预防,但是,仍然难以杜绝部分电商刷单的行为,所以下单的时候,看销量并不一定靠谱。 作为一位网购重症患者,亲身经历告诉自己,要去到销售额大店去购买,那么,销售额大就靠谱吗?嘿嘿,也许你看到的,是想让你看到的,你看到的,可能是刷单刷出来的。 还能不能好好购个物?刷单这样作假的事,都能想出来。 刷单其实是电商行业的鸦片,做生意,诚信是立身之本,刷单之类的旁门左道,在欺骗投资者、消费者、正当商家的同时,对企业自身而言,恐怕也并非长久之计。刷单一之爽,但是,美好幻象破灭之后,对商家来说,恐怕只是惨烈的一地鸡毛。 其实刷单早就是电商行业的毒瘤,它的存在让劣币驱逐良币:你喜滋滋以为买到了热销商品,其实可能是买到了热翔一样暂时用不着的商品,别人买我也买,结果,你的钱大部分是交了智商税。 刷单看着热闹,其实是双输,无论是对商家还是对消费者都带来巨大的伤害。 说好的诚信呢?信誓旦旦的“对刷单零容忍”呢?你把他当亲妈,他把你当麻瓜。 这么大的市场容量,遍地是机会,为啥还要刷单,踏实一点做不好吗? 这些大佬们总是念着野蛮生长,可是,野蛮生长后面必然是内分泌失调:你可以一时欺骗所有人,可以永远欺骗有些人,却不可以永远欺骗所有人。 你在沾沾自喜刷单撸钱的美妙的时候,迟早会被醒悟过来的消费者刷脸的。 从2017年《反不正当竞争法》出台以来,行业原本乐观的认为,刷单这一现象将得到抑制。 但是,电商们似乎对法律视而不见,反而屡屡爆出刷单丑闻。 不知道电商在喊出“对刷单零容忍”的时候,面对消费者的质疑,面对行业主管部门的出手,野蛮生长的电商们,会不会有一丝凉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