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世界历史中有许多宏伟的人工建筑,这都得益于当时的能工巧匠,在这些建筑中,工匠将他们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其工艺放到现在也是令人惊叹的存在,比如西方的比萨斜塔、中国的紫禁城等,都是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不管是来旅游的游客还是本土人,对于这些建筑就像见到艺术品一样惊艳。我们知道,中国紫禁城中的“天安门”是每个中国人比较熟知的,很多游客去北京游玩的过程中,天安门和故宫必然是其中一站。不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天安门的设计师是个年仅18岁的少年。
01
不得不说,亲眼见过天安门的游客会发现,天安门的结构非常壮观恢弘,每个来到天安门面前的人都能感觉到它给人强烈的压迫感,这是因为在建造之初,天安门作为皇家的建筑需要彰显出皇权的威严,所以,这些压迫感都是设计者有意为之。
史料记载,天安门建立于明朝时代,谁也想不到当初它的设计者是一位只有18岁的少年。这位少年名叫蒯祥,出生在洪武末年。因为蒯祥祖上都是木匠行业,在家庭的熏陶下,蒯祥也从小喜欢建筑。
祖祖辈辈积累积累下来的经验就是蒯祥最好的教育资源,此外,蒯祥还拥有不俗的建筑天赋,虽然他年纪小小,但名气却扬名远近。
父亲看到儿子如此用心后,更是坚定了要把儿子培养成全方位人才的想法,为了让儿子不辱没自己的家族产业,日后能够光宗耀祖。蒯祥慢慢长大后,得到了跟随父亲去建筑现场学习的机会,有了实地的操作与考察经验之后,蒯祥也算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不久后在一次机遇中,蒯祥得以跟随父亲来到京城工作,自小父亲便为蒯祥的仕途铺平了道路,纵然如此,也不能否认蒯祥平时的努力以及付出。
02
随着父亲年岁渐长,身体状况也也来越差,最终不得不在朝中卸任、告老还乡,这时,蒯祥也感知到没有了父亲的贴身帮助指导,自己所要工作的责任之大,为皇家办事更是不能粗心大意。
永乐十五年,明成祖朱棣决定迁都,皇家住所永远都修建的威严耸立与精美绝伦,这次从南京迁都行动声势浩大,当时,明成祖便召集众多的能工巧匠,决定要在燕京建立一座心中满意的宫殿,这次迁都其深远影响,还涉及金融文化人文的重大改变。
对于当时其他工匠来说,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因此,有很多人毛遂自荐,希望能够凭借这次机会脱颖而出,得到奖赏和俸禄。而蒯祥就被明成祖点名担任要职,身兼要职的蒯祥,要做的就是起好带头作用。
当时的天安门在明代称为“承天门”,作为皇宫的正门,天安门的设计重任不言而喻,因为各国进京的使臣在进入皇宫后最先看到的便是承天门。一座皇宫的建筑,最重要的就是彰显皇家的风范,既要精致、还要不失华丽,既要宏伟、还不能太过于张扬。
03
尽管当时的蒯祥只有18岁,却担任了承天门“总设计师”的职位,压力非同小可,在经过精准的勘探和多次设计后,蒯祥设计风格和最终设计图成功面世,当这张设计图呈现给明成祖后,很快得到了明成祖的赞赏,此后,工匠们便按照蒯祥的设计开始动工承天门的建造。
竣工之后,这座宏伟的建筑展现在百官面前,明成祖更是龙颜大悦,直称蒯祥是“少年鲁班”。这一次创作让蒯祥成为了当时工匠中的领军人物,蒯祥也属于“香山帮”的创作建筑泰斗。
此外据了解,蒯祥的晚年还参与了十三陵的裕陵,直到宪宗成化年间他已80多岁高龄,扔执技供奉,算得上是一个时代建筑水平的代表。他这一生,创作的作品价值更是为我们留下了不可估价的传承瑰宝。
结语
中国古代的工匠们,用自己的技艺筑起了一栋栋饱含中国传统文化的房屋,这些房屋既是建筑品也是艺术品,他们的建筑风格即便是放在现在也不会过时,更是在常年的风吹雨打中,呈现在现代人的面前。可以说,每个人的一生都充满了众多的变数,不论是曾经还是现在还是未来,一个人的辉煌都是靠自己争取而来的,没有谁能够不劳而获,虽然蒯祥的成名与父亲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他却没有满足于待在父亲的荫蔽之下,在日益实践中锻炼出了自己的真本事,还为朝廷培养了无数的优秀人才,这样的蒯祥才是后人所钦佩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