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奥斯维辛集中营和辛德勒,却很少知道潍县集中营和张兴泰。在潍坊市虞河路西人民医院北虞河景区内,散落着数座19世纪末期的欧式建筑,其中被称为“中国哈佛”的乐道院,由美国传教士狄乐播在1882年始建,整个建筑群占地200多亩,集教会、学校、医院、公园于一体,是北美基督教长老会的山东总部。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发动了太平洋战争,美英正式对日宣战。由于当时美国政府将6万多日本侨民集中到洛杉矶附近指定地区,不准与外界联系。日本为报复美国,将中国境内所有的盟国牧师、教师、商人等全部强行收管。因潍县靠近胶济铁路,交通方便,而乐道院的面积较大,遂被日军强霸,改建成潍县集中营。当时,驻潍县地区的日本宪兵和伪军把乐道院里所有的树木砍伐一空,赶走周围的全部居民,用拆除的院墙砖瓦垒起碉堡,并架起一道道铁丝网,配备了探照灯、机枪和火炮等武器,荷枪实弹的士兵日夜站岗、巡逻,使原本典雅幽静的布道传教之所,变成一座阴森恐怖的监狱。自1942年起,在长达3年半的时间里,长江以北的英、美、法、荷等20多个国家侨民陆续被抓来潍县集中营(乐道院)关押,最多时这里曾关押了2008名欧美侨民(后来交换战俘释放了500名),其中包括327名儿童,是日本法西斯在亚洲建立的规模最大、关押人数最多的同盟国侨民集中营,被称为“东方的奥斯维辛”。关押在潍县集中营里的侨民中,不乏美国原任驻华大使恒安石、华北神学院院长赫士博士、英国奥运会短跑冠军埃里克·利迪尔等国际知名人士。当时的埃里克·利迪尔是英语教师,出于对教学工作的责任感,他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仍尽其所能为集中营内的孩子们授课。遗憾的是,因饥寒交迫和操劳过度,利迪尔在抗战胜利前不久在集中营内去世。后来,英国人以他为原型拍摄的电影《火焰战车》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由于集中营里人满为患,食物严重缺乏,侨民们只能吃发霉和掺杂沙土的杂粮和腐烂生蛆的肉类,数量也少得不足以维持生命的基本存续。而当时能够进入集中营的中国人,只有附近李家庄的张兴泰父子和刘相增等几个农民,他们常年为集中营清理粪便和垃圾。张氏父子出于对侨民遭遇的同情,甘愿冒着生命危险为关押在集中营里的侨民传递信息。1944年底,集中营里的侨民炊断粮绝,奄奄待毙,正是在张兴泰、广文中学校长黄乐德(中国人)及其儿女的协助下,集中营获得了一批由中国人民集资,名义上由国际红十字会捐助的食品和药物,让集中营里一千余人的生命得到延续。日本投降前夕,张兴泰及时把各种信息传给集中营里的侨民,侨民也组织起自救委员会,防止日军屠杀。由于有效地自救和外援,直至日本投降,集中营被接管时,只有16名侨民死亡,其余全部被解救,分别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或移民定居地。如今的乐道院还大部分保留了当时的原貌,十字楼、关押房、文华楼、文美楼、专家楼等7栋历史建筑依然保存完好,它们与遗存在世界各地的法西斯集中营遗址一样,都是人类历史的伤痛记忆。而张兴泰和潍坊人民救援西方难民的故事,也成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的典范!2019年9月16日,乐道院·潍县集中营旧址成为山东省2019年唯一一处获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0月16日成为第八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内陈列着抗战时期和老潍县各种珍贵的文物和历史资料,除周一以外,游客可凭个人身份证领取免费门票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