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寻访秦岭南沟,碰到一位老人,三个小时一动不动,连坐姿都没换过

这个是认证

专业行走

2021-10-11 14:39

22034 0 0

秦岭山里景点在哪里?老房子就是最亮的景点。

老房子里有没有故事?住在房子里的老秦人,他们都有或悲或喜的故事。


别人进秦岭,都是去看山看水,我行走秦岭,却是去看老房子,碰到有人的,还会与主人打个招呼,说上几句话。

秦岭深山之中寂寞的远村行走,往往也会因为这几句话而充满了温暖。

-1-

秦岭南沟深处,遥遥望见一户人家。如果将这画面横向12等分,竖向10等分,那么画面将会有120个方块。远处那栋老房子,大概可以占据其中1个小方块。


山很大,路很长,老房子却如此之小。那小小的老房子里面,还住得有人么?如果有,会是一户人样的人家?

脚步继续往前走,与老房子的距离逐渐缩短。终于,进入视野里的老屋,逐渐变大、清晰,直至足以成为一个遮风避雨的居所。

秦岭那么大,一户人家需要的庇护所却并大不。能安放一张床,能煮熟一锅饭,能温暖一个寒冷的夜晚,其实那就足够了。



当然,围绕着这栋老房子,最好还能有几亩土地。秦岭人的日子,是定居的农耕生活,需要土地种植庄稼。老屋旁边的地里,种着包谷、辣椒、茄子、黄瓜和白菜。

看来,这里应该住得有人。

-2-

转到房屋跟前,男主人正拄着一根棍子,从屋后面的包谷地里走出来。


时下这个时节,地里的包谷已经成熟了,有的已经采摘回来挂了起来,但更多的还在地里没来得及收获。靠着墙挂起来的包谷,颗粒饱满、粒粒金黄,是秋天里最动人的景色。

我们走到院子旁边,与主人寒暄。不一会的功夫,屋中又出来一个大姐和一个小孩。


“小孩上学了没?”无论是在那里,上学总是第一要务,碰到孩子,问问学习不会错。

“上了,在外面读幼儿园呢,一会就得回去。”这是一户已经在镇上定居的人家,趁着周末回到老家来,收收地里的庄稼和山上的山货。

-3-

这个地方虽然只有一栋房子,但明显住着两家人,这种房子叫做屋连屋。把目光转向右边,一位头发已经全白的老人,一直看着我们,目光中没有一点精气神。

在我们与隔壁一家三口闲聊的时候,隔壁的老人始终一言不发。看来,必定是有什么隐情吧,我们也不便多问。如今尚在山中留守的人们,大部分都有自己不便言说的故事。



与一家三口告别,我们继续往南沟深处走去。回头看老房子的时候,我拍下了这张照片。

秦岭南沟这条道路,曾经繁华过,来来往往都是人。只是如今寂寞了,除了村中留守的20多户人家之外,这里已经没有外人来往。我们,大概是很久以来仅有的一拔游客。


关于隔壁这位老人,他虽然一言不发,却是这篇文章故事的主人翁,我会在本文最后两节详细介绍!

-4-

继续向前,不远处的竹林背后隐隐透出一面白墙。既然有墙,就肯定会有房子,也肯定是有人家了,只是不清楚是否还有人。竹林,是秦岭南坡人家的标配。


南沟属于宁陕县江口镇竹山村。这是一个回族自治镇,但竹山村住的却是汉族。至于地名,当地县志里说,竹山以盛产竹子而得名。

如果要走到竹林背后这栋房子那边,得先迈过眼前这条小河沟。但小河沟上没有正式架桥,只用了三根原木,简单地平铺在一起,摇摇欲坠!


这三根原木的两端,被分别搁在两堆石头砌成的基座上。石头黑黑的,缝里甚至长出了几棵草。看来,这桥怕是有一些时间了。

再仔细看,这三根原木的树皮已经早掉完了。木头变得光溜溜的,上面甚至还有几道裂缝,小指头一般。木头侧面,生长着淡黄色的藓类。

-5-

同行友人W踩在这简易桥上面,桥身果然开始上下晃动,吓得他不敢走过来,只得退了回去,生怕掉到下面的小河沟里。桥下小河沟里的水,清澈而透明,汩汩流淌,十分欢快。

岸边的几块大石头,像是被刻意打凿过,棱角分明,方方正正。如果是炎炎的夏日,坐在石头上,光了脚放在这山泉水里,该多凉快呀!




过了这三根原木搭成的简易桥,没走几步路,就走到了老房子跟前。

老房子的墙,是新近刷白的,但大门锁着,里面应该没人常住。看来,这又是一户已经搬到沟外面定居了的人家。主人也许只是忘不掉这里,才把墙重新刷白了。



右边侧墙上的窗户,是铝合金玻璃窗,大约是后来刷墙时掏出来的。窗户边有烟道,烟道上有一截烟囱,看来这里是厨房。窗户和烟囱干干净净的,修好之后应该还没烧过火。

其实,有烟火才有生活的气息,才有家园的温暖。

-6-

这栋老房子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有两面都是被竹林围绕起来的。

转到房子另一侧,显然已经很久没有人收拾过了,墙角、地上、林间,到处都很杂乱。竹子从各个角落生长出来,竹林里甚至还有一棵枯了的棕榈树。



门前的院子里,已经长出了一大片杂草。院子正中间摆放的石棉瓦下面,放养着一箱蜜蜂,只可惜没见到蜜蜂进出飞舞。

在这个蜂箱的旁边,堆放着两排木头。不像是柴禾,做柴禾太长了一些,也不像是生长木耳和香菇的椴木,因为里面有些是枯木。

房子另一边,有一点点土地。地里已经长满了一人高的杂草,地里今年没有种庄稼。地边,三五棵杉树和六七棵棕榈,树干笔直,高大而挺拔。



更远处山坡上的密林里,偶尔会传出几声鸟的啼鸣,以及动物爬过后窸窸窣窣的声响。人离开了,它们又回来了。

这栋老房子如此美好:背后是山,门前有河,四周被竹林、土地环绕。如果再收拾一下,完全是一个神仙居所。


-7-

寻访完南沟返程时,时间已经过去了大概三个小时,当我们又路过那栋住了两户人家的老房子时,我再次按下了快门。


这一张照片似曾相识?是的,和本文第二节那张照片,除了时间不一样外,拍摄位置完全一样。

只是,前一张照片拍摄时间是11:04分,这一张照片拍摄时间是14:09分。3个小时5分过去了,左边那户人家已经锁门走了,但右边的这位老人却连坐姿都没换过。

我们与老人挥手告别,老人只是将头轻轻转动了一下,算是回应。


院子边上的五个花盆里,种着不同的花花草草。花草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山中的人也有自己的生老病死。但对这位老人来说,我们进沟与出沟的这3个小时,时光应该是凝固的。

抬头看了看老房子对面的山坡上,有一棵叫不出名字的大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8-

寻访南沟的详细时间已经是一年前的9月8日,之后不久我便将南沟所见所闻发布到了网上,包括前面提到的那位老人,没想到在这篇图文的留言中,竟然有了后续故事。


图文发布之后的三个多月,也就是去年12月7日,一位名为“遥遥NhQRT”网友读了我的书《远村行走》后留言告知:

另外告诉您一件事,您写过的南沟村,那个几个小时都没动一动的老人,前几天去世了!

今年7月15日,另一位名为“mmissL”的网友则留言道:

翻了很久才找到这篇文章,文中的老人是我老父亲,已于12月去世,谢谢你为老人留下了最后的影像,生命无常!愿逝者安息,生者安康!

一篇图文,两条留言,让人无限感慨!一个秦岭人,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愿老人家一路走好!愿天下所有人的父母,都能有一个好的归宿!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