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
喀斯特地貌造就了婉转而细腻的山水
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
引天下人涌往
也许你也去过很多次
但是你真正懂了桂林山水吗?
△桂林城徽 象鼻山 摄影:张小宁
△桂林山水风光 摄影:张小宁
其实
桂林不仅仅是风景
一城山水中
也流淌着独特的文化——桂剧
桂剧
以传统而独特的方式
淋漓尽致地展现桂林山水的气质
以及桂林厚重的历史文化
山水阅千年,无戏不桂林
三百载悠绵唱和
走进桂剧
才算开始了解桂林
桂剧
发源于桂林,流行于官话地区
用独特的桂林方言演唱
表演质朴细腻,唱腔委婉动人
已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 | 桂剧演员 摄影:张小宁
桂剧角色分为生、旦、净、丑
声腔以弹腔为主
兼有高腔、昆腔、吹腔以及杂腔小调
图| 桂剧演员 摄影:张小宁
图| 平乐榕津桂剧演出 摄影:张小宁
桂剧
汲取祁剧、京剧、昆曲等剧种
声腔和表演艺术,唱做念舞俱重
尤以唱工细腻、做工传神见长
图| 桂剧演员在上妆 摄影:张小宁
有学者认为桂剧是由祁剧演变而来
中国戏剧艺术家欧阳予倩则认为
桂剧的底子是徽班戏
后又与祁阳戏结合成了现在的形式
▲桂剧《战 金 山》
旌旗招展,金鼓雷动,战事紧急,士气高昂,梁红玉一身戎装,身手爽利,边舞边唱一支【石榴花】,尽然展现巾帼英雄的飒爽英姿。
在桂林灌阳县
无论生日庆典、婚丧嫁娶、逢年过节等
都会请上桂剧班子唱戏
20世纪50至80年代
灌阳县桂剧发展达到巅峰
编创出一大批新编桂剧优秀剧目
其中的《瑶王纛(dào)》(1984年)
曾在桂林桂剧界引起轰动
如今,基于对桂剧的传承
灌阳县荣获了“中国桂剧之乡”的殊荣
成为响亮的文化名片
其中《木兰从军》《桃花扇》
《渔夫恨》《人面桃花》
被公认为抗战时期桂剧的“四大名剧”
▲桂剧《人面桃花》
1960年至1970年末
传统戏剧遭遇禁演
让桂剧慢慢淡出了大众的视线
改革开放时期,才逐渐回归大众视野
▲桂剧《拾玉镯》
暖阳村居,青春正好,二八佳人,在自家门口描花绣朵,天真动人。
《拾玉镯》是桂剧最具代表性的剧目之一,桂剧大师尹曦就以一剧《拾玉镯》成为与常香玉、红线女、陈伯华齐名的“中南四大名旦”。
近几年
随着大众对非遗文化的关注
桂剧又被更多人接受和喜欢
2021年5月21日
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中心桂剧演员伍思亭
凭借桂剧《马前泼水》
荣获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
▲新编历史桂剧《七步吟》
桂林有山,桂林有水,桂林有戏
一城山水,一城文化
三百载悠绵唱和
如有机会
去桂林感受一下桂剧的魅力吧
-END-
(图文来源:广西旅游年卡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