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抽抽凉
无法看淡生死的李不言,还能当医生吗?听听杨笠、卢骁怎么说
看了一篇李不言的采访,他说:“我可能永远没办法情绪稳定地面对生死”。节目里,他负责的俞阿姨开朗爱笑,用轻松的语气说,如果手术不成功,不要过度抢救。
李不言在
后来急诊实习的时候,埋头心肺复苏,听到上级医生宣布病人死亡时,那个超出他本人行为速度的回头,可能包含了震惊、不甘、痛苦、无助等等太多情绪。
在模拟考试时,又一次遇到类似情况,李不言第一个冲上去按压直到手套破裂。说起为何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李不言说:刚按一个,没按回来。
张建民主任笑着问卢骁,他还哭吗?卢骁都不用数,秒回,哭了三次。
李不言回去录视频日记,自己难过,他觉得此前也经历过,怎么并没有习惯的迹象。在看日出的那个早上,其他医学生配的旁白都是汲取了新能量,感受到被治愈。
只有李不言说了一句,希望以后能好好地做个医生,能有资格做医生,此时的他,或许也在为自己的情感波动感到一些困惑。
对于医学生而言,一开始近距离高频率地接触生死,很难没有波动,冯琛、汪苇杭甚至一贯最冷静的张洽,面对那些因为经济状况执意出院的危急、年轻病重无力回天的病人时,都有难以掩藏的失落与无措。
而与李不言的区别在于,他们能够较快地释放情绪并实现
“等你见得多了,就麻木了”。这话我听很多人说过,我做过三年民生新闻记者,绝症、意外、贫穷、死亡,我等着自己变麻木的一天,但一直麻不了,所以我改行了,我选择逃避。
第一批报名去武汉的卢骁医生告诉我们,不是这样的。一个外表看上去粗犷壮汉,做事雷厉风行,怼人严厉到学生们看见就发怵的急诊医生,回忆那段支援期间印象最深刻的事,是离去的人在最后也无法与亲友相见,说着说着,他也哭了。
一个最常见生死的人,也许可以保证当下情绪的平静,但也不能躲过内心的波澜。
周深说,“不能成为一个冷漠的医生”是一句很勇敢的话。的确如此,随着大家对情绪问题的关注不断增加,高敏感、高共情人格也时常成为讨论对象。
对于一个情感敏感程度高的人来说,与它人产生情感交流未必是一件好事,就像周深说的,那是在增加自我消耗,而保护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自我封闭。所以我告诉自己,一定不要再选择那种,自己工作对接他人生活的职业,我承受不起那份沉重。
所以我只能算一个,心软的普通人。但上一个冬天,我遇见了心软的神。
我妈妈因为心脏不舒服去急诊,检查结果非常不好,急诊没有床位,考虑手术风险大,术后效果不会太好,医生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换去普通医院住院,至少能舒服一些。
在
感谢他那一瞬间的心软,我又可以多做一段有妈的孩子。
其实,他的预判是正确的,我妈预后确实不太好,甚至在出院当天进行了二次手术抢救,如果我是一个“不讲理”的家属,他就要为自己一瞬间的心软承担很多工作之外的压力。
我可能永远也没有办法让他知道,他的决定对我来说有多么
好了 ,说回节目。
脆弱如李不言,要当一个医生,其实难受的不是病患或者家属,而是他自己。
李不言能保送湘雅,能读到博士,如果还能顺利毕业他就满足了当医生的门槛,而且是比较高的那一部分。从李不言的实习过程看,除了稍微有点慢性子之外,专业知识储备和与病人沟通方面都没有明显缺失。
而且他的不自信很大程度都是面对老师,每次自己真实上手,反而都能顺利完成。比如用舌压板降心率和心肺复苏部分,都是反映迅速并付诸实践。
所以从医治病人的角度讲,他完全有资格成为一名医生。
而他质疑自己的部分,他选择坚持的最大的困难,是对自己的为难。他在痛苦的时候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也没有停止思考,主动问老师抢救时的用药。
他感性,不是因为他弱,是因为性格使然。卢骁老师点评学生时,也单独提出了这个问题,这足以证明卢骁老师的内心也非常柔软,他没有过来人的优秀和居高临下,也没说什么“看多了就麻木”这种风凉话,他希望李不言在保持初心的基础上,内心更加强大一点。
因为这份感性,可以最大程度保留医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尽管他们很痛苦。医生可以只是一个职业,但职业有很多选择,能选择这种时间经济成本都极高的职业,总还是有那么些理想主义的驱使。
所以杨笠也说,没有被经历变得脆弱的人,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愿意帮别人撑伞的人,就是这个时代的英雄。
所以我想,每一个始终保持心软,每一个可以选择冷漠但宁愿伤害自己共情他人的医生,都是这个世界上,真实存在的心软的神。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及截图,版权属原作者所有)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