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说起荀子,相信很多人脑海中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与他息息相关的两个徒弟,即韩非子和李斯,除了以礼法之道育人外,荀子还做过一件极其伟大的事情,那就是撰写了《荀子》一书。
这本书中记载了荀子的很多思想,是现代人们学习的重要资料。在《荀子·不苟》这一篇中,有一句人们所熟知的俗语,那就是“父不进子房”。当然,这句话并不是单独的一句,它的下一句才真的是道尽普通人之辛酸,可惜十人九不知。那么,这下半句究竟是什么呢?这句话是否有道理呢?一、父不进子房从古代的“三纲五常”就能够看出来,古时候的中国是一个极其讲究礼法的时代。所以,荀子写出“父不进子房”这样的话来一点都不奇怪。然而对于现代人来说,这句话却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疑问,为什么父母不能进子女的房间呢?从字面上解读,这句话很简单,那就是父亲不应当擅自闯进子女的房间之中,应当给孩子们保留该有的隐私。
这个道理其实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通用的,因为尊重个人的隐私和空间是基本的礼貌和教养。进别人房间之前,尤其是进女生的房间前,都应当先敲门,经过主人同意之后再进去,并且进去之后也要遵守规矩,不随意摆弄人家的个人物品。可是,这个人人都懂得的道理,却很容易被父母忽略。因为在他们眼中,孩子永远是孩子,自己亲生的孩子能和自己之间有什么隐私呢?因此,这句“父不进子房”是对父母的一个提醒,告诉他们即使是亲生的孩子也需要隐私,在未经孩子允许的情况下,仍然不能擅自闯进他们的房间。当然了,要是这句话真的只是这么简单,那也就不是荀子才能说得出来的了。所以,有人对这句话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解读。
在《阅世编》中,作者叶梦珠提到了对于这句话的看法。他认为,这句话中提到的“房”不能简单地归为房间,而是更进一步,将其解释为孩子的生活。所以这句“父不进子房”也就应当解释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父亲不能随意干涉孩子的生活。若将这句话再往深挖,使其拥有更大的深意,便可以将“父”解释为“君”,将“房”解释为百姓们的生活。这也就是说,即使一国之君治理天下,百姓们也应当有自己的生活,在不违反法度、不扰乱秩序的情况下,君主应当允许百姓们有自决权,不能过多干涉他们的生活。显然,在经过这样一番解释之后,这简单的五个字顿时有了丰富的内涵。
然而荀子思想中的深意却并没有到此结束,因为这句话还有下半句,那就是“官不入民宅”。二、官不入民宅这句“官不入民宅”又有着怎样的含义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深入思考,层层剖析。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为官之人不要进入的宅院当中,应当与百姓的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什么荀子会写下这样的话呢?若深究其背后的含义,可以说是道尽了普通人的辛酸。大家都知道,古代社会等级森严,“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更是让官僚阶级与普通人之间隔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在这种情况下,倘若一个高高在上的官员某一天突然出现在了一个寻常百姓的家中,那么旁人会如何看待这位大臣和百姓呢?对大臣来说倒是没什么,毕竟他拍拍屁股就走了,但这位寻常百姓却要面临街坊邻居的闲言碎语,成为旁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当家中有贵客来时,难免要拿出点好茶和好菜来招待,方为待客之道。倘若一个大臣常去普通百姓家,不说别的,光是这菜钱和茶钱都会给百姓们带来巨大的压力。要是不走运遇到什么贪官,故意要一次钱就能把寻常百姓的家底挖个窟窿。
所以,只有“官不入民宅”才是对百姓们最好的一种保护,这句话虽然看似将等级对立得更加明显,实则是将立场倾斜在了寻常百姓这一方,给为官之人敲响了警钟。三、至今适用的道理无论“父不进子房、官不入民宅”有多少种解读方式,不可否认的是,它们所呈现出来的道理都十分有用,至今都还能起到一定的劝诫和警示作用。即使是现在的父母,也很少有人能意识到自己的孩子需要独立的空间,常常不敲门就随意进入子女的房间。更可怕的是,这样的习惯会一直延续到子女成年,直到他们长大成为一个有隐私有秘密的成年人,父母也依然会如此。
所以,即使是到了现代,“父不进子房”这句话也仍适用,读到这句话的父母,或许能够意识到独立空间对于子女的重要性,尊重孩子的隐私。而后半句“官不入民宅”,看似已经不符合现代的制度,但是其对官员来说也仍然使用。不管在任何时代,有官就有民,有好官就有贪官。因此,这句“官不入民宅”,对于现代的普通人来说,仍然是一种保护,对普通官员而言,这句话告诫着他们不要给百姓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对于那些贪官来说,这句话则是警告他们为官要正,不要将主意打到百姓们的身上。
不得不说,荀子的作品之中包含着大智慧,这寥寥十个字,竟然能够总结出如此多的人生道理,并且无论朝代如何更迭,即便是封建等级制度已经结束,其依然适用于现代社会,依然能针对一些现象发挥出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