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1 2
分享

财报中的阿里,变革从海外开始

价值星球Planet

2022-02-25 18:29

275816 1 2

作者 | 鹿鸣

编辑 | 唐飞

2月24日晚,阿里巴巴在港股盘后发布2022财年第三季度(自然年为2021年第四季度)财报。

过去的2021年,阿里巴巴(以下简称“阿里”)并不顺遂,公司面临着反垄断监管和调查以及巨大的舆论压力。作为第一批发布三季报财报的互联网公司,阿里的这份财报值得所有投资者关注。

财报显示,三季度阿里收入2425.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三季度的经营利润仅为70.68 亿元,同比下降了86%。

最关键的是阿里核心的中国商业业务增速也在放缓,2022财年Q3阿里的中国商业业务营收1722亿,同比只增长了7%,较前一季度进一步下滑。

当天早些时候,阿里港股出现超6%跌幅,股价一度跌至103港元,这是阿里巴巴回港上市以来的最低股价。

阿里真的“见底”了吗?

1、核心电商业务受阻

中国商业业务作为阿里的主要营收来源,占公司营业收入的71%左右。

在三季报中,该板块收入增速同比只增长7%,低于之前超过10%的增速。中国商业板块中的阿里最核心的客户管理收入同比下降了1%,这是阿里近年来,其客户管理收入第一次取得负的增长。

​其实这一切的发生早有预兆,以商业中的电商板块为例,阿里系电商去年一整年表现都不理想。

在阿里最盛大的双十一购物节期间,天猫销售总额达5403亿元,同比增长只有8.45%,翻看过去十年天猫的双十一销售收入增速,GMV增速没有一年低于25%。

另一方面,天猫双十一表现不佳也和国内的国内竞争的加剧密不可分。京东2021年双十一期间GMV达3491亿元,同比增长28.58%,增速继续保持稳定。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直播平台的兴起也对阿里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2021年双十一期间,抖音和快手的直播电商GMV分别同比增加了224%和433%。

再加上国内互联网用户接近见顶以及监管政策持续加码等综合因素,阿里在国内核心商业业务的增长已出现乏力,对于阿里这个体量的企业来讲,要想继续的保持原有的增速,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

2、海外或成新的增长引擎

去年12月17日,阿里2021投资者日第二天,张勇强调,海外市场潜力巨大,海外业务增长迅速,并将其确定为阿里未来几年的主要增长动力之一。

本次的三季报,国际商业业务也从商业业务中分离了出来,单独进行了营收披露。

目前阿里的国际商业主要包括国际零售和国际批发两块业务。其中国际零售商业版图主要包括速卖通、Lazada、Trendyol、Daraz等子公司。速卖通主攻俄罗斯及欧洲市场,Lazada专注于东南亚,Trendyol是土耳其最大电商平台,Daraz专注于在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南亚国家运营。国际批发主要是面向全球企业间( B2B )电子商务的Alibaba.com。

从数据看,2022财年三季度公司的国际零售收入116亿,同比增长14%。其中Lazada收入增长较快,接近50%;但是速卖通受欧洲价值低于22欧元的包裹收取增值税的影响,增长只有个位数;国际批发收入48亿,同比增长29%。

单从营收占比上来看,目前海外市场所占的比重仍然较小,根据三季报数据,在2022年财年前三季度,中国商业收入占阿里营收的73%,相比之下国际商业零售收入仅占比7%.

不过从未来潜力来看,阿里在海外仍然拥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在东南亚地区,电商销售额占整体零售额比例只有5%,而中国则是31%,可见其未来潜力巨大。从全球来看,速卖通的全球GMV占比只有不到2%,也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为了抓住海外机会,阿里在去年12月份进行了新一轮组织结构调整。拆分了沿用多年的2C(面向消费者)业务和2B(面向企业)业务架构,重组为国内业务和全球化业务两大板块。阿里的这次调整,意味着海外业务开始真正意义上与国内业务在组织架构调整上实现“对等”与“平级”,并拥有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

这次调整中,蒋凡成为海外数字商业板块的负责人,分管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和国际贸易(ICBU)两个海外业务的一层组织,以及Lazada等面向海外市场的多家子公司。

虽然蒋凡在国内饱受舆论压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蒋凡是一个改革之才。做为阿里的“流量王”,其主导的淘宝从PC端到移动端的变革,并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实现了“千人千面”的个性化精准推送,使得淘宝在流量端实现了质的飞跃。分管海外后,其经验也有望复制到东南亚等地区,并为阿里贡献新的“流量池”。

不过,蒋凡今年1月才走马上任,在本次财报上并没有体现出其业绩,但是从近两个月阿里在海外的动作来看,整个集团正在积极拥抱变革。

3、海外改变已在发生

从公开报道来看,阿里在海外做的变革主要体现在技术、品牌和服务三个方面。

首先,伴随去年的架构调整,原来的阿里大淘宝“四大金刚”中的平畴和凯夫这两个技术性人才都跟随蒋凡一起出海。

平畴是典型的技术型高管,此前全面负责淘系用户产品与技术,其中包括淘宝引以为傲的搜索推荐技术团队,此次以阿里巴巴海外数字商业板块CTO的身份与蒋凡一同开疆扩土。凯夫是阿里巴巴M6(副总裁)级别人物,将担任全球速卖通全球跨境业务中心总经理。

其次,除了可能的对于技术层面的调整,阿里也对其海外核心商业进行了一些政策的调整。

全球速卖通就接连放出了四大调整政策:对已入驻商家进行年度销售额考核;提高新商家的入驻门槛;关闭个体工商户入驻入口;限制商品发布数量。Lazada也更新两项关于产品上架的新政策:第一、产品图片禁止使用动图;第二、禁止通过变体低价获取流量等。

另外,阿里还在升级物流网络。农历春节期间,Lazada首次开通中国—越南的跨境电商直飞专线,中国包裹将在南宁登机,3小时后即可到达越南胡志明市,落地之后进行分拨并完成末端配送。

可以看到无论是速卖通和Lazada的调整方向都是向合规化和品牌化演进,就像在国内市场走过第一阶段流量红利期的淘宝一样,阿里有意识的在克服早期模式的种种弊病,撕下低端、低质的标签,转向溢价能力更高的品牌化发展。而物流方面的升级,也是为了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

从以上种种可以看到,阿里海外的核心在围绕着“用户体验”做变革。

4、总结

早前,阿里的海外业务曾屡屡受挫,但是上升到战略重点之后,或许会不一样。

2020年以来,国内出台多项政策推动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2020年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扩大跨境电商进口试点的通知》,将石家庄等50个城市及海南全岛纳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范围。4月国务院又新增46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对货物实行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等支持商综合试验区政策。11月,中国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RCEP明确支持电子商务的跨境经营。

相关政策施行后,作为跨境电商领域重要参与者的阿里有望率先受益。

其次,随着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消费品品牌化趋势明显,消费者不再单纯地追求低价转而希望获得高品质。而在东南亚地区,Lazada和Shopee相比,有更好的产品品牌化的形象,也更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另一方面,强大的云计算能力也可以为阿里保驾护航。报告季度内,阿里云在亚太地区增加了韩国、泰国两个数据中心,在全球的运营地域增加至25个。

不得不说,透过财报,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感受到阿里正在经历一场阵痛。

但正如戴珊在内部信里说的“平静的大海无法造就伟大的水手,越是波涛汹涌,越显英雄本色!”


# 阿里巴巴
# 商业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2人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热门评论
这个是认证
新用户1364741
“奇怪的知识增加了!”
2022-02-26 09:07
0
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