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农产品产值达数亿元、澄迈县桥头地瓜迈向“亿元村”行列,共享农庄等农旅融合新业态不断成熟。
作为海南省农业大县,澄迈县发挥自然环境、产业基础等优势,探索、深耕品牌战略推进乡村振兴的田野,打造产业文化IP,做足“富硒”文章,以提升农业品牌效应助力百姓增收,一组组亮眼的数据书写了产业发展的答卷。
哪些品牌需要发掘?农户还需要哪些宣传支持?品牌建设工作还有哪些瓶颈问题?深入基层、企业,了解产业和品牌建设情况,才能够明确发展方向,精准回应民生需求。
为进一步统筹协调优质媒体宣传资源深入基层,打造品牌效应,以品牌传播成果推动基层产业扩大规模,农民增收,澄迈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广俊带领调研组深入到澄迈县融媒体中心、澄迈县和牛文化产业园等单位企业,了解媒体资源、产业建设等情况,同企业等探讨通过媒体融合推进品牌建设的创新路径。
品牌战略赋能 产业助农增收
澄迈福橙、澄迈桥头地瓜、澄迈苦丁茶、福山咖啡、无核荔枝,澄迈县以“富硒”独特自然条件为抓手,打造热带高效农业“6+2”品牌矩阵,五个产品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业品牌形象建立成效显著,是海南省品牌矩阵打造最多,效益最好的市县。
据了解,2022年,澄迈县“6+2”农业品牌种植规模达到17.57万亩,收获面积11.58万亩,总产值达13.79亿,品牌效益进一步显现。
澄迈桥头地瓜的产地沙土村更是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在“老字号”品牌形象和效益获得“双提升”的基础上,不少新企业、新项目加入澄迈县的产业品牌阵营。
位于金江镇的澄迈和牛文化产业园加快打造集养殖观光、休闲游玩、团建研学、趣味活动、景色浏览、美食体验、加工销售的和牛产业链。
该项目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以“企业+农户”的模式,通过技术帮扶、项目分红、优先就业等为农户开拓增收的新渠道。
“品牌打造中不仅要关注产品本身,也要深入发掘产业所蕴含的文化要素,赋予品牌文化内涵,了解企业和产品文化背景,结合中国历史文化、本土文化寻找传播契合点。”澄迈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广俊在澄迈和牛文化产业园调研时提到。
近年来,为了打造好澄迈县农业品牌形象,澄迈县委县政府对接品牌需求,总结品牌文化、亮点,对澄迈县地理标志产品进行广泛宣传。结合农业品牌举办发布会、农旅活动等,澄迈县联合多家媒体、网红达人等渠道进行宣传,多角度全平台发力,提升农业品牌、文旅产品在消费者群体的知名度,助力品牌产业规模扩大,农民增收。
探索传播新途径 搭建品牌新“舞台”
在品牌建设工作中,澄迈县传统媒体发挥本土媒体优势,深入基层,总结澄迈县在产业发展及品牌建设中的工作亮点和成果,进行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报道,为打造具有澄迈地域特色的品牌形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媒介传播技术更迭的“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创新传播方式、讲好品牌故事,开辟澄迈县农产品在互联网平台的新赛道?
王广俊认为,要整合现有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宣传平台渠道和资源,运用全媒体手段,形成“一端两微一抖”全媒体矩阵,加强与各级媒体的互动,学习品牌打造和传播的好经验、好做法,借助央媒平台宣传澄迈产业经济发展成效。
位于老城科技新城的海南生态软件园以互联网信息、数字经济为重点产业,吸引了国内多家知名互联网企业、MCN机构等入驻园区,也为澄迈县探索建立传播新体系注入活力。
据了解,为了统筹协调澄迈县域和园区内的互联网企业和新媒体传播平台资源,澄迈县委宣传部指导成立澄迈新媒体协会,共同围绕澄迈县特色品牌进行策划宣传。
澄迈新媒体协会成立以来,建立“澄迈新媒体协会”公众号、“澄迈新鞋”抖音账号等,参与策划拍摄“东坡步行街”等短视频在新媒体平台累计播放量达20w+以上。
“组织开展澄迈新媒体人才培训班,扶持本地优质产业、农旅融合项目,学习专业视频拍摄、剪辑等新媒体技能,了解电商直播、短视频平台的信息推广机制等。”澄迈县将组织宣传人才队伍、企业农户参与技能培训活动,让高质量、全方位的传播理论和实践“走进来”,推动澄迈县特色农产品和农旅项目、人文形象“走出去”。
“我们将以互联网思维做好宣传工作,以创新手段传播优质内容,助力澄迈县农业品牌战略,擦亮澄迈特色产业金字招牌,为澄迈乡村振兴特色品牌持续增“热度”,推动品牌建设,助力农民增收。”王广俊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