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动物界全系列】介壳虫总科—绒介壳虫科〈绒蚧科〉

这个是认证

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2024-06-28 09:13 上海

61929 0 0

介壳虫总科—绒介壳虫科〈绒蚧科〉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节肢动物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有翅亚纲

新翅下纲

半翅目

胸喙亚目

介壳虫总科〈蚧总科〉

绒介壳虫科〈绒蚧科〉

 

绒介壳虫科(学名:Eriococcidae)又名绒蚧科,是半翅目下的一个科。

1.绒蚧属

绒蚧属(学名:Eriococcus)是属于绒蚧科下的一个属。


(1)熊果绒蚧

熊果绒蚧(Eriococcusuvae-ursi),是植物界绒蚧科绒蚧属的一种动物。

①形态特征

雌成虫:雌虫体卵形。虫体长约2.0mm,宽约1.3mm。触角7节,各节依次长(μm)约为:I-38.7;Ⅱ-42.8;Ⅲ-44.3;Ⅳ-45.6;V-22.2;Ⅵ-19.6;Ⅶ-29.8,第Ⅲ和Ⅳ节有时候合并。胸足较发达,后足腿节长约110μm,胫节长约80μm,跗节长约122μm,基节具许多透明孔,爪下有齿,爪冠毛长于爪,爪冠毛之顶端略膨大。肛环具孔和8根肛环刺毛。肛环刺长约105μm。臀瓣硬化,长圆柱形,臀瓣端毛长190μm,亚端毛长约55μm,小毛长约20μm,臀瓣背面有3根刺,长约55μm。体刺细尖,圆锥形。沿虫体体缘有长约35-45μm大刺,形成列。在触角问有长约35-45μm大刺,形成双列,在第1-7腹节边缘各节每侧具2根大刺。在头胸部的背面刺长则多为15-22μm,和混有刺长约38μm的刺,形成5条横带。在第1-4腹节背面刺长则多为12-18μm,和少数刺长约为38μm,在各节形成2横列。在第5-7腹节背面刺长则多为12-15μm,在各节形成1横列。杯状管腺在虫体背面和腹面均有分布,在体背面杯状管腺大小为长约21μm,宽约7μm:在头胸部分布较多,在第1腹节形成3横列,在第2-7腹节各节形成2横列;分布在体腹面杯状管腺大小为长约20μm,宽约6μm;数量较少,沿体缘形成带,在头胸部分布较稀疏,在腹部各节形成1横列。五孔腺有少量分布在头胸部,在第2-4腹节腹面各节形成2横列,在第5-8腹节腹面各节形成3横列。体毛在腹部腹面形成横列。卵囊灰白色,毡状,长约3.0mm,宽约2.0mm。

②生活习性

寄生于蒿、杜鹃花、喇叭花、乌饭树、熊果、浆果鹃的茎部。

③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内蒙古。

国外分布:欧洲、俄罗斯。

(2)台湾绒蚧

台湾绒蚧(学名:Eriococcusexiguus)是绒蚧科绒蚧属的一种动物。

①形态特征

雌成虫:虫体长椭圆形。体长约0.7 mm。虫体红色。卵囊白色。触角3节,较短,其中第1和第2节近等长,第3节最长,第3节是第1和第2节之和的2.5倍,第2节上有1根长刚毛,第3节上有多根长刚毛。口器发达,喙2节。胸气门2对,气门柄粗而硬化。胸足三对,转节有1根长刚毛,胫节和跗节近等长。跗冠毛和爪冠毛各1对,较长,两者顶端均膨大。臀瓣发达而突出于虫体腹部末端,呈长圆锥形。硬化,臀瓣背面具1根圆锥形刺。臀瓣外缘基部有1根刺,臀瓣端毛长,其长为肛环毛的2倍。肛环具孔列和6根肛环刺毛。全部虫体背面皆分布有圆锥形的剌。刺短而顶端稍钝,刺长约等于刺宽,沿体缘形成1纵列,在体背面散布并形成间断的纵列,在第8腹节背面中区无刺。杯形管状腺分布于虫体背面。分布腹面的较小。多孔腺在腹部腹面形成5横带。

②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台湾、香港。

2.棉绒蚧属

棉绒蚧属(学名:Gossypariella),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绒蚧科的一个属。

(1)形态特征

雌成虫:虫体椭圆形。触角7节。口器发达。眼1对。足分节正常,足小,跗节远长于胫节,爪下有齿,爪冠毛和跗冠毛顶端膨大。肛环具环孔列和6根肛环刺毛。臀瓣大且硬化,内缘锯齿状,臀瓣端毛长,背面具3根毛状体刺。杯形管状腺分布在虫体边缘。微状管腺或有或无。五孔腺分布在体腹面有时可延伸至体背缘。体毛在体背面较短,在腹面亚缘区有1纵列毛,在体缘有1纵列长毛,毛顶端尖锐且弯曲。

本属主要危害大戟科Euphorbiaceae叶下珠属PhyllanthusL.和桑科Moraceae属Fircus L。

(2)棉绒蚧

棉绒蚧(学名:Gossypariellasiamensis)是绒蚧科棉绒蚧属的一种动物。

①形态特征

雌成虫:雌虫体椭圆形。虫体长约1.5-2.0mm,宽约1.2-1.6mm。触角7节,各节依次长(μm)约为:I-?;II-9;Ⅲ-9;IV-8;V-5;VI-5-6;Ⅶ-8。喙2节,口针长达中足。胸足较发达,后足基节具许多透明孔转节有1根长毛,后足腿节和跗节近等长,胫节短于跗节,跗冠毛2根,其顶端膨大,爪下有齿,爪冠毛长于爪,爪冠毛之顶端膨大。肛环具孔和6根长肛环毛。肛环毛长度超过臀瓣末端。肛环和臀瓣间有1对刚毛。肛环前有1硬化区。臀瓣硬化,其内缘具钝锯齿,臀瓣端毛甚长,有亚端毛及4根小毛。杯形管状腺分布在虫体边缘。微状管腺分布在体背面。五孔腺仅分布在体腹面,在触角间及腹部边缘和中部成群分布。在额缘中部有2根尖锥形刺。体毛在背面缘区细长且顶端尖锐而弯曲,在腹部各节每侧有2—3根刚毛,沿体缘排成1纵列。体毛在体背部较短,分布稀疏,通常在前面每腹节形成1横列。体毛在亚缘区较长。体毛在腹面缘区有分布,在各腹节形成1横列。

②生活习性

寄主:榕树。

③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云南。

国外分布:美国。


3.刺绒蚧属

刺绒蚧属(学名:Physeriococcus),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绒蚧科的一个属。

(1)形态特征

雌成虫:虫体略呈球形。体表皮高度硬化。其外形与红蚧属(Ksrmococcus)很相似。触角和足均已退化。喙2节。气门很大。臀瓣虽退化,但还能见其存在。肛环具孔和8根肛环刺。多孔腺较丰富,有各种大小。具管状腺。体刺为圆锥形,只分布在虫体腹部最后几节的边缘。虫体背面具很多圆形或椭圆形孔。

(2)分布范围

本属目前已知1种,分布于我国云南,为我国特有属种。

(3)刺绒蚧

刺绒蚧(学名:Physeriococcuscellulosus)是绒蚧科刺绒蚧属的一种动物。

①形态特征

雌成虫:虫体球形。灰褐色,常有黑有横带,或浅褐色横带。背面分布有圆锥形的刺。体长约5.5mm,宽约5mm,高约3.5mm。触角退化为2或3节。足退化,呈小丘状突起。后足和中足有时可见分为2节,常具有较长的跗冠毛。肛环很小,宽椭圆形,长约0.060mm,具小孔和8根肛环刺。臀瓣彼此靠近,位于虫体的腹面不明显突出于体外。在臀瓣位置上具有几根刺和一根粗的臀瓣刺。腹部末端具有几根粗刺。多孔腺具7、8或9个孔眼,分布在虫体腹面。前气门附近有2-7个多孔腺组成的群,在后气门和后足附近也有成群的多孔腺分布。多孔腺在腹部和胸部常形成横带。五孔腺在虫体腹面后气门附近和胸部及腹部边缘成群分布。8字腺孔在虫体腹面边缘集聚成亚缘带,并伸到腹部和多孔腺一起形成横列。管状腺约分为2种大小,分布在虫体腹面。体刺圆锥形,分布在腹部末端。虫体背面具许多硬化的网眼,每个网眼里都有一个小管状腺开口。

②生长环境

寄主:石栎,栎。

③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云南(昆明)。

4.星绒蚧属

星绒蚧属(学名:Proteriococcus)是属于绒蚧科下的一个属。

(1)形态特征

雌成虫:虫体短卵圆形。触角6或7节。足正常发育,且较发达。肛环具1列孔和8根肛环刺。臀瓣发达,呈长圆锥形,硬化,内缘锯齿状,臀瓣背、腹面有颗粒状突起。虫体背面具强劲而顶端尖锐的体刺和管口周围高度硬化的管状腺。同时还具有很小的二孔管状腺。五孔腺分布在虫体背和腹面,在气门水平线上分布的数量较多。在虫体背面和臀瓣上分布有许多不规则圆锥形的突起。虫体腹面也分布有管状腺和管口硬化的腺体。虫体被毡状囊所包围。

(2)分布范围

本属目前已知1种,分布于我国云南,为我国特有属种。

(3)星绒粉蚧

星绒粉蚧(学名:Proteriococcusacutispinus)是绒蚧科星绒蚧属的一种动物。

①形态特征

雌成虫:虫体宽椭圆形。体长约3.0mm。触角6或7节,其中第3节最长,第4节次之。足较小,后足基节有许多透明孔,跗冠毛和爪冠毛球杆状,并长于爪,跗节稍长于胫节或几乎等长。臀瓣发达,强烈硬化。臀瓣刺短于肛环刺。肛环有成列环孔和8根长肛环刺。虫体背面的刺有各种长度,长圆锥形,顶端尖锐,布满虫体背面。虫体背面大管状腺数量很多,在虫体腹面大管状腺形成亚缘带。此外,大管状腺还分布在虫体腹部之中部。五孔腺在虫体腹面后半部形成亚缘带。在前胸气门前面和后胸气门水平线之背面五孔腺也有稀疏分布。小二孔管腺数量很多,分布在虫体背面。管口硬化的腺体分布在虫体腹面的中部并形成亚缘带。虫体背面和臀瓣上具许多圆锥形突起。虫体外被灰褐色毡状囊所包围。

②生长环境

寄主:柯树。

③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云南(昆明)。


5.根绒蚧属

根绒蚧属(学名:Rhizococcus),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绒蚧科的一个属。

(1)形态特征

雌成虫:虫体椭圆形或长形,通常腹部末端变狭,虫体的背面向上隆起,腹面平坦。整个虫体产卵时常被白色毡状或绵絮状卵囊所覆盖。虫体通常呈绿色、黄绿色或黄色。虫体表面柔软而富于弹性。臀瓣常高度硬化。虫体之体节分节明显。大多数种类具眼,但眼很小,不发达。触角7节,少数6节。喙大多数种类圆锥形,很少为圆形,3节或有时2节。足正常发育,后足基节无透明孔,胫节常短于跗节,或几乎相等,或稍短于跗节,爪下表面有小齿。胸气门开口宽圆.没有腺体分布。无前和后背裂。无腹裂。肛环常为椭圆形,具1列孔,或有一部分类群之肛环具不规则2列孔,其至有的只是局部具1列孔,很少无肛环孔者。肛环刺毛6-8根。在腹节第8节背板之肛环两侧具一对亚肛毛。臀瓣长而突出,圆锥形并有时高度硬化或具硬化板。臀瓣腹面具一根臀瓣刺和亚臀瓣刺,1-3根短毛,其背面具2-3根刺。体大刺稀少,仅沿体缘形成列或带或在臀瓣上分布,体背面无大刺分布,个别种类长刺在头胸部形成横带或横列,微刺长约10-15μm,分布在体背、腹面,形成横列或横带。圆柱状腺常有2种类型:瓶状或杯状管腺和微管状腺。圆盘状腺只有一种:五孔腺。刺孔群缺。体毛仅分布在虫体腹面:

本属主要危害禾本科Gramineae植物,也有些种类危害莎草科Cyperaceae、灯心草科Juncaceae以及个别种类危害豆科Leguminosae、黄芪Astragalus等植物的根茎部,或叶。

(2)分布范围

目前已知有59种,分布在古北区有28种,东洋区4种,澳洲区17种,新北区9种,非洲区1种。我国已记录有11种。

(3)圆根绒蚧

圆根绒蚧(学名:Rhizococcusoblongus)是绒蚧科根绒蚧属的一种动物。

①形态特征

雌成虫:虫体长纺锤形。体长约2.8—3.0mm,宽约1.2mm。触角7节,各节依次长(μm)为:Ⅰ-44.2,Ⅱ-36,Ⅲ-65.5,Ⅳ-54.7,V-30.6,Ⅵ-25.2,Ⅶ-41.3。后足基节有少量透明孔,腿节长约210μm,胫节长约170μm,跗节长约175μm,爪表面具小齿,爪冠毛长于爪,爪冠毛顶端膨大。臀瓣发达而硬化,臀瓣端刺发达,其长约为310μm,臀瓣腹面亚端毛长约80μm及另1根毛长约55μm。臀瓣背面生有粗细不同的3根刺,其长约60μm。肛环具孔和8根肛环刺,其长约为135μm。体刺圆锥形,在第1—7腹节各节每侧有4—5根刺沿体缘排成1列,长刺约50-66μm,短刺约30—45μm,分布在体前面的刺顶端尖锐,分布在体后面的刺顶端圆钝,头部背面有4根刺。在头胸部和第1-2腹节背面亚缘区有13—19μm长的小刺成列分布,在体背面有6—12μm长的小刺成横列分布。五孔腺分布在虫体腹面。大杯形管腺长约16—19μm,宽约8—11μm分布在虫体背面形成横列,小杯形管腺长约16μm,宽约4-6μm,分布虫体在腹面形成纵带。虫体腹面分布有长短不等的体毛,在臀瓣中区形成横列。

本种与广布欧洲的Rhizococcusinsighis很相似,但它们之间的不同可以从虫体之体亚缘区小刺来区分,后者头胸部和第1—2腹节背面亚缘区无小刺成列分布。

②生长环境

寄主:野燕麦,白粉藤,狗牙根的叶下。

③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新疆(伊宁)。

国外分布: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 动物界全系列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