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动物界全系列】介壳虫总科—胶介壳虫科〈胶蚧科〉

这个是认证

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2024-06-30 09:08 上海

82182 0 0

介壳虫总科—胶介壳虫科〈胶蚧科〉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节肢动物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有翅亚纲

新翅下纲

半翅目

胸喙亚目

介壳虫总科〈蚧总科〉

胶介壳虫科〈蚧科〉

 

胶介壳虫科(学名:Kermesidae)又名胶蚧科,是半翅目下的一个科。本科昆虫通称胶蚧。主要分布于中美、南美、大洋洲、南部非洲和东南亚,其中约40%的种类记载于亚洲南部。经济价值较高的紫胶蚧仅产于中国、印度、缅甸、泰国和越南。在中国已记载有3属7种。


1.特征

本科雌成虫体形十分特殊,通常为近似球形、梨形或扁凸形的紫色囊状物。体壁柔软。体外由半球形胶壳包围。胶壳由紫、紫红、紫褐、黄褐、橙黄、橘红或黑褐等色。体节几乎全部消失,仅腹部腹面中部可略见分节痕迹。口器、触角与后胸气门位于胶壳的腹面、肛门所在的尾瘤以及与前胸气门相连系的臂和臂板形成三足鼎立状位于壳背,背中刺位于上述三者之间。口器由喙基片、喙(1~2节)和口针组成。在胶蚧属中,第2节喙突成双叶状,称口后叶。触角2~5节,呈锥状瘤突,为短式触角,或呈圆柱状,称长式触角。触角顶端常生有数根刚毛。胸气门2对,后胸气门位于口器下侧,前胸气门移向体背侧,形状比后胸气门大,并与一锥柱状臂和臂板相连,以利呼吸。有的种类臂较短或无臂,但臂板存在。管板边缘为硬化框,中部平坦而具若干刺状五孔腺,或凹入成火山口状,常称为臂板坑。坑内又有若干小坑,称为内坑。内坑为许多小管包围一中心大管,形成臂板图案。气门口有一群五孔腺,此腺有时组成气门腺路,分布于前胸气门与臂板之间,无腹气门。肛门有发达的肛环,肛环具孔和肛环刺10根,并被包围于尾瘤之下。尾瘤常有各种类型,或长或宽,主要由肛上板组成,其末端具有各种类型的齿突或刚毛,称为肛饰。肛饰有两种类型:一种为短肛饰,即肛环刺长出肛饰之外;另一种为长肛饰,即肛环陷入,肛环刺不伸出肛饰之外。在尾瘤和2臂之间有一背中刺。背中刺分刺身与刺基2节。刺身高度硬化,刺基则为膜质。刺基和刺身内有一串葡萄状腺体,单枝或多枝,通入刺身之顶,分别称为单枝式和多枝式。有的种类在刺基中有一内鞘包住腺体。虫体体面分布有管状腺、五孔腺和多孔腺。多孔腺分布于阴门周围,称为围阴腺。围阴腺在尾瘤之后的腹面排成2纵列,每列又结成大小不同的群落。有的类群无围阴腺。本科的重要代表是著名的紫胶蚧(俗称紫胶虫)。

2.种类

胶蚧科可分为2亚科,8或9个属,约80余种,其中紫胶亚科包括5或6个属:①紫胶蚧属(Kerria),②翠胶蚧属(Metatachardia),③赤胶蚧属(Tachardiella),④澳胶蚧属(Austrotachardiella),⑤澳赤胶蚧属(Austrotachar-dia),或再加上伪紫胶蚧属(Laccifer)。角胶蚧亚科包括3个属:⑥非洲角胶蚧属(Afrotachardia),⑦角胶蚧属(Tdchardina),⑧奇角胶蚧属(Patatachardina)。

胶蚧科雌成虫能分泌大量树胶质覆盖物。如紫胶蚧所分泌的紫胶是国防工业和其他一些工业的重要原料。但有些种类的胶质很坚硬,还难以利用;有些种类则是经济树种和观赏植物的害虫。

3.紫胶虫

紫胶虫(Lacciferlacca)是属于昆虫纲同翅目胶蚧科的一种昆虫。紫胶虫成虫为雌雄异型。紫胶虫是南亚热带特有的昆虫,在世界上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印度及斯里兰卡,中国分布于云南、西藏、广东、广西、福建、贵州、湖南、台湾等省区。紫胶虫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昆虫,生活在寄主植物上,吸取植物汁液,雌虫通过腺体分泌出一种纯天然的树脂—紫胶。紫胶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地应用于多种行业。


(1)形态特征

紫胶虫有雌雄之分,变态不同,形态也不一样。雌虫为不完全变态,雄虫为完全变态,雌虫一生经过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雄虫则要经历卵、幼虫、前蛹、真蛹和成虫五个阶段。

①卵

圆形,紫红色,卵壳薄而透明,一般0.4-0.6mm。

②幼虫

刚孵化的幼虫似船形,在整个幼虫期,雌虫有三个龄期,雄虫只有两个龄期。它们的形态有很大不同。

一龄幼虫:雌雄两性一般难以区分,虫体长约0.6-0.8mm,宽0.2-0.3mm。体节明显,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在虫体前端,有单眼、触角各一对,口针一个。胸部分三节,有胸足3对,气门两对,腹板一对。前气门位于中胸,较大;后气门在后胸,较小。腹板上有蜡腺,分泌白色蜡丝。腹部八节,狭长,末端有肛门一个,肛门四周肛板上有6根肛环刚毛和两根细长的臀瓣刚毛。

二龄幼虫:虫体较一龄肥大,长0.9mm,宽0.4mm,头、胸、腹区分不明显。单眼和臀瓣刚毛消失,触角和足均已退化,肛环刚毛从一龄时的6根增加到10根。二龄中期和后期,雌雄个体可以用肉眼区分。雌虫体型较粗短,腹部第三节有背突。雄虫体形似长筒形,颜色比雌虫更鲜红,没有背突。

三龄幼虫:只有雌虫才出现三龄,虫体更肥大,长约1.2mm,宽0.8mm,背突明显。

③前蛹

为雄虫独有。长约1.1mm,宽约0.6mm。口器退化,出现触角和胸足的雏形,透明,短小,不分节。腹部末端肛门消失,有一个阳茎鞘突。有翅型具有一对透明的翅芽。

④真蛹

亦为雄虫所独有。长1.1~1.8mm,宽0.4~0.5mm,一般较前蛹粗短。但触角与胸足显著伸长,而且分节比较明显,阳茎鞘角质化,淡黄色。有翅型具有一对大翅芽。

⑤成虫

雌成虫体形差异较大,有囊形、近球形、纺锤形等。一般长约4.3mm,宽约2.6mm,分节不明显。头部有口器一个,口器前后各有口突一对。有单眼两对,触角一对。胸部有足三对。胸部有前气门和后气门各一对。前气门位于中胸腹板下方,较大。后气门位于后胸,较小。前气门上方有一腹板突起,上生一骨化板叫膊板。板上面着生蜡丝,叫膊板蜡丝。腹部第三节上即原来背突的地方长出一根背刺,这是雌成虫的重要特征。腹部末端三节延长成管状,称为肛锥,有肛门和生殖孔各一个。肛门周围有肛环缨和10根肛环刚毛。雄成虫分有翅型和无翅型两种。无翅型无翅,体长约1.4mm,宽约0.4mm,比有翅型略小。有翅型在中胸着生一对膜质翅,一般体长约1.7mm,宽0.6mm。有翅或无翅型成虫均为紫红色,头、胸、腹分界明显。腹部末端有阳茎鞘一个和两根细长的白蜡丝。


(2)紫胶虫的分泌物

紫胶。是一种天然树脂,是一些多羟基羧酸的内脂和交脂的复杂混合物,主要成分为罂子桐酸和三环萜烯酸。被广泛用于医药、军事、机械、皮革、造纸、油墨、食品等行业。我国的云南、西藏等地是紫胶的主要产地,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越南等国亦是紫胶的产地。

紫胶虫主要寄生于牛肋巴、秧青、泡火绳、三叶虫及大青树等二百余种树木,最早关于紫胶虫的记载,是3世纪的张勃所撰的《吴录》,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虫部·紫铆》。〔集解〕引《吴录》日:九真移风具,有土赤色如胶。人视土知其有蚁,因垦发以木枝插其上,则蚁缘而上,生而凝结,如螳螂螵蛸子之状。人折漆以染絮物,其色正赤,谓之蚁漆赤絮,此即紫铆也。”这是最早的有关紫胶的记载,紫胶又称为紫铆、紫铲、紫梗、紫俳、草茸和赤胶。《吴录》所谓“人视土知蚁”,“则蚁缘而生漆”之记载表明,当时人们已知紫胶是一种蚁产生的。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载:“真腊国使沙门隗沙尼拔陀言,蚁运土于树端作窠,蚁壤得尔露而成紫铆。”段氏将紫胶产地归于波斯和真腊,似不确,但段氏所记分明已晓紫胶是一种状似蚁的虫产生的。

唐代李珣《海药本草》作紫铆,并引《广州记》云:“生南海山谷。其树紫赤色,是木中津液成也。沼湿痒疮疥,宜入膏用。又可造胡燕脂,余滓则玉作家使也。又骐辚竭之脂也。欲验真伪,但嚼之不烂如蜡者是也。”李珣在这里指明紫胶药用功能,但是错认为紫胶由木津液所成,又把紫胶和骐瞵竭混为物。实际上骐瞵竭又作麟麟竭,是棕榈科一种多年生藤本植物果实分泌出来的,干后凝成血块状的树脂,与紫胶分属两物。

宋马志《开宝本草》载:“按别本注言:‘紫铆(紫胶)、骐瞵竭二物同条,功效全别。紫铆色赤而黑,其叶大如盘,铆从叶上出。骐辚竭色黄而赤,从木中出,如松脂也。”将紫胶与骐瞵竭区别开来,是为进步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部·紫胶》:“〔集解〕:(时珍曰)紫胶出南番。乃细虫如蚁、虱,缘树枝造成,正如今之冬青树上小虫造白蜡一般,故人多插枝造之。这里李时珍认为紫胶虫分泌紫胶如同虫白蜡在冬青树上分泌白蜡的认识是对的,但是他并未指出,白蜡虫是雄虫泌蜡,而雌虫不泌蜡,而紫胶虫是雌虫分泌紫胶,雄虫不分泌紫胶,因此放养时要用雌虫,惜古人并无辨别雌虫雄虫的记载。紫胶种胶枝选择也很复杂,古人也少有有关记载,但紫胶的放养为中国之独有。

 

 

# 动物界全系列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