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人效比要向拼多多看齐?小红书被曝“挥刀”裁员

这个是认证

雷达财经

2024-07-08 23:43 江苏

71144 0 0

雷达财经出品 文|莫恩盟 编|深海

互联网行业的裁员之风,吹向了小红书。

据凤凰网科技报道,小红书近日开启了新一轮的裁员计划。有小红书员工称,裁员目前进行到了锁HC(Headcount,俗称“人头”,也就是所谓的岗位编制)阶段,正在进行人员盘点,但还没有进行官方通报。

据悉,本轮人员调整主要聚焦于绩效在3.5-以下的员工,包含3.5-和3.25,该部分员工约占员工总数的30%。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公司此番传出裁员消息之前,小红书近段时间以来便频繁进行内部组织架构调整。有声音认为,小红书前述种种举动的背后,实则是其在社区运营和商业化探索方面所面临的焦虑。

一方面,小红书希望平台的用户活跃数据能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另一方面,小红书也希望通过发力直播电商业务来进一步改善公司此前较为依赖广告业务的营收结构。

对于小红书此番裁员,有一种说法称是因为新高层对公司的人效比不满意,高层认为小红书当前的人效比只能达到拼多多的一半。由于小红书去年并未披露官方的财务数据,外界暂无法得知小红书的具体人效比。

雷达财经注意到,拼多多的人效比的确十分惊人。与其相比,包括阿里、京东、腾讯在内的三家互联网巨头也均败下阵来。2023年,拼多多员工人均创收1422.97万元、人均创利344.92万元。

据雷达财经统计,从人均创收指标来看,拼多多是阿里的3.1倍、京东的6.78倍、腾讯的2.46倍;从人均创利指标来看,拼多多是阿里的9.91倍、腾讯的3.08倍,更是京东的76.69倍。在极致的人效比下,拼多多成为了越来越多同行们的假想敌。

小红书被传启动新一轮裁员

浓眉大眼的小红书,再次“挥刀”裁员。日前,有媒体报道了小红书裁员的消息。

有小红书员工称,目前裁员进行到了锁HC阶段,正在进行人员盘点,但还没有进行官方通报,内部也都在等邮件。多家媒体就此向小红书方面进行求证,暂未获得回应。

有消息人士称,小红书此次裁员涉及多个部门,包括电商产品部门、商业化部门以及社区技术部门等部门的员工都有可能面临裁员的命运,而公司的其他部门如职能线也有裁员情况。

雷达财经注意到,早在2022年4月,市场上就曾传出过小红书裁员的消息。彼时,据36氪从多个独立信源处获悉,小红书多个业务部门正在进行人员缩减,核心业务线“社区”人员规模变动较大,产品、技术、平台等部门也都有波及。

有多位知情人士表示,相当一部分部门裁员比例在10-15%之间,另一位被优化的“社区”部门员工透露,自己所在的组优化比例约为20%,也有部分员工表示,自己所在的组暂时没有优化迹象。

对于当年所传出的裁员消息,小红书关联公司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当时曾通过“上海网络辟谣”回应称,网传“整体性裁员”实为正常的人员汰换。

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进一步解释道,当年3月起,小红书按照惯例开展企业年度绩效考核工作,基于年度绩效考核结果进行正常的人员汰换。考核面向所有正式员工(含试用期内员工),绩效不合格员工通常占比 10% 左右。此次因绩效不合格进行协商解除劳动关系的员工约占员工总数的 9%左右,与网传消息中“20%”的比例不符。

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还表示,对于涉及到的员工,公司正妥善开展协商工作,进行一对一沟通,根据劳动法等相关法规与其协商解除劳动关系,给付N+1经济赔偿,并做好员工权益保障相关工作。

据悉,小红书此前施行的是“361”绩效考核制度,即将绩效评分标准整体按照“361”比重分配:30%优秀,60%中等,10%末尾。

而近期传出的这轮裁员,媒体也在报道中提到,小红书本轮人员调整主要聚焦于绩效在3.5-以下的员工,包含3.5-和3.25,该部分员工约占员工总数的30%,该消息得到了多位小红书内部员工的确认。

内部组织变动频繁,小红书难掩焦虑

此番传出裁员消息的背后,小红书近来在内部组织架构方面的变动也颇为频繁。

据晚点Latepost报道,去年年初,小红书先将直播业务提升为独立部门,统一管理直播内容与直播电商等内容。同年8月,小红书再次整合电商业务与直播业务,组建了全新的交易部。

据悉,小红书目前主要的一级部门包括社区部、商业部以及交易部。具体而言,社区部可以算得上是小红书的基础部门,该部门由小红书创始人星矢(薯名)直接负责,下设社区产品、内容运营、市场等部门;负责广告业务的商业部,由小红书CMO之恒(薯名)负责。

相比前两大传统部门,小红书成立不久的交易部则承载着小红书当下重点发力电商业务的“野心”,该部门由小红书COO柯南(薯名)带队。

据凤凰网科技,2024年以来,小红书的二级部门空降了不少新的负责人,目前社区产品由帕鲁(薯名)负责,内容运营由云帆(薯名)负责,社区市场部门则由白板(薯名)负责。

今年年初,曾在快手供职的叶恒加入小红书,此前在快手电商担任产品一号位的他,目前主要负责小红书的增长产品、生态产品以及视频产品。

今年6月,小红书电商二级部门电商运营部组织架构也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电商运营团队不再由银时(薯名)一人负责,更改为多位负责人共同管理。

其中,行业商家组由银时负责;买手组由美贤(薯名)负责;新成立的Key Account组,由玄霜(薯名)负责,同时玄霜兼任美奢服商业化负责人;东丈(薯名)拉通电商策略中台与商业化部门的策略中台、效能中台、战略团队,形成商业和电商的中台大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轮架构调整之前,小红书的买手运营和商家运营两个业务刚刚合并不久。此前这两个部门均为独立运营,合并之后由原直播业务负责人银时统一负责,并向小红书COO丁玲汇报。

有声音认为,小红书一连串的调整背后,实则是小红书在公司经营方面面临的焦虑。在社区运营层面,小红书希望日活、月活等用户活跃指标能有新的突破;在商业化层面,为了帮公司找到广告业务之外的第二增长曲线,小红书不得不在直播和电商业务方面“恶补”功课,从而弥补自己与阿里、京东、抖音、快手等新老电商玩家之间的差距。

今年春节,小红书豪掷重金成为了春晚的笔记与直播分享平台。通过此次合作,网友可以直接在小红书上同步购买春晚舞台上种草的好物。据小红书披露的数据显示,春晚期间整场直播总曝光10亿+、观看量2700万+,直播间用户互动次数超1.7亿。

此后,小红书也积极筹备各种各样的电商促销活动,覆盖38妇女节、春季穿搭、618等促销节点。其中,小红书在618的投入力度颇大。

数据显示,截至6月10日,小红书电商618直播间的订单量为去年同期5.4倍,店播GMV为去年同期5倍,小红书单场破百万买手数量为去年同期3倍。

小红书电商运营负责人银时表示,“直播是小红书电商上最主要的载体,直播电商是小红书电商中重要的发力方向。”小红书电商希望通过“买手+店播”的双轮驱动,帮助商家积累销量和声量,沉淀自己的用户。

有市场人士认为,和许多社区平台一样,营收较为依赖广告业务一直是小红书们商业化较难突破的瓶颈。一方面,相对单一的营收模式不利于公司的业绩增长和持续发展,也难撬动资本的热情;另一方面,过于商业化,又有可能对社区的用户生态环境造成损伤。具体平衡点,需要大厂慎重权衡。

传裁员系不满人效比,拼多多成“行业标杆”?

关于小红书此番裁员的原因,有内部员工称内部流传的说法是小红书的新高层对公司目前的人效比不满意,高层认为小红书当前的人效比只能达到拼多多的一半。而此次裁员波及的对象,也主要是各个部门内绩效表现偏低的员工。

巧合的是,天眼查显示,被拿来做人效对比的小红书和拼多多,公司注册地都位于有着“魔都”之称的上海。由于小红书目前还未登陆资本市场,因此其不需要定期向外部公开自己的财务数据。

不过,身为上市公司的拼多多,则有公开数据可查。那么拼多多的人效比到底是怎样的?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末,拼多多共有17403名员工。2023年,拼多多共录得营收2476.39亿元,同期拼多多的净利润为600.27亿元。

若按前述数据粗略计算,拼多多去年平均每个员工可以创造1422.97万元的收入、344.92万元的净利润。而将时间线进一步拉长来看,自2018年起,拼多多的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指标便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图源:同花顺iFinD)

即便与同处互联网赛道的其它巨头相比,拼多多的人效比也有着明显的优势。截至2024财年年末(阿里财年非自然年末,对应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阿里巴巴共有204891名在职员工。2024财年,阿里录得9411.68亿元的营收、713.32亿元的净利润。据此计算,阿里巴巴2024财年的人均创收、人均创利指标分别为459.35万元、34.81万元。

截至去年年末,京东共有517124名在职员工。去年全年,京东录得10846.62亿元的营收、232.57亿元的净利润。据此计算,去年京东员工的人均创收、人均创利指标分别为209.75万元、4.5万元。

相比前面这些以电商为主要业务的玩家,在社交和游戏领域布局更甚、更广的腾讯去年共斩获6090.15亿元的营收以及1180.48亿元的净利润。按照截至去年末105417人的在职员工数计算,腾讯去年每名员工人均创收577.72万元、人均创利111.98万元。

从人均创收指标来看,拼多多是阿里的3.1倍、京东的6.78倍、腾讯的2.46倍;从人均创利指标来看,拼多多是阿里的9.91倍、腾讯的3.08倍,更是京东的76.65倍。

这意味着不论是人均创收指标,还是人均创利指标,拼多多在这四家互联网厂商中均处于领先的位置。换言之,虽然拼多多的员工体量最小,但其平均每个员工为公司创造的价值却最高。

事实上,不止小红书一家公司将拼多多视为对标选手,就连阿里、京东两家大厂也都意识到了拼多多的威胁。

去年下半年拼多多市值还未正式超过阿里之际,就曾有阿里员工感慨道,“此刻难眠,也不敢想,拼多多市值直接来到1855亿美金,相比我们的1943亿,差距仅80亿,着实吓一跳。那个看不起眼的砍一刀,快成老大哥了。“

看到员工的帖子后,身为阿里创始人的马云回帖称,“要祝贺pdd过去几年的决策,执行和努力。谁都牛x过,但能为了明天后天牛而改革的人,并且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和牺牲的组织才令人尊重。回到我们的使命和愿景,阿里人,加油!”

马云“坚信阿里会变,阿里会改”的发声过后不久,刘强东也在京东内网笃定发声,“无论如何,我不会躺平,也希望兄弟们绝不躺平”。但刘强东也直言,京东现在组织庞大臃肿低效,改变起来确实需要时间。

有分析指出,在当前整体大环境不是十分乐观的情况下,降本增效成为了不少互联网企业的共识。由于许多公司此前处于业务不断拓展、规模不断壮大的阶段,公司的体量也变得愈发庞大。受此影响,“大公司病”的情况也愈发严重。

当业绩增速放缓,如何用更少的人力创造更多的效益便成为了许多企业努力的目标。在此背景下,许多大厂们过上了勒紧裤腰带的日子。不过,大公司追求极致人效比的背后,其员工通常也需要承受较高的工作强度。

此前有媒体报道,拼多多员工一度实行“11-11-6”工作制,员工上午11点上班,晚上11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有时,他们甚至需要加班到凌晨,工作时间超过70小时/周,一个月近300小时。

今年5月,京东也传出了严抓考勤的消息。据媒体报道,京东零售在当时调整了午休规则。新规要求每天早上9点统计上班工位人数,班车若晚点需提交证明照。午休时间缩短至1小时,期间不得熄灯。

此外,京东还严禁代打卡行为,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相关人员。为评估员工工作饱和度,晚6点下班的员工需接受工作饱和度考量。与此同时,微信群非工作的全部解散,所有沟通全部咚咚进行。

在内部讲话中,刘强东也态度严肃地强调称,“接下来,只要业绩好,永远都不用加班加点;业绩达到平均水平,你只要拼搏,公司永远不会辞退你;但是业绩不好,又从来不拼搏的人,公司一个都不能容忍,都会逐步通过各种手段全部淘汰出局。”

此番传出裁员消息的小红书,虽然人效比大概率不及拼多多,但社交平台上不时也能看到小红书内部员工流动性较强、员工工作强度大、35岁以上员工占比少、招聘时“婉拒”35岁以上应聘者等类似的吐槽。

另据蓝鲸新闻报道,一位小红书员工向其表示,小红书近来也在进行提高团队效率的举措,“例如查考勤,小红书是早10晚7,但员工需要在在闸机内待够8小时,时间排名靠后的话会被HR谈话”。

还有小红书前员工向媒体透露,“我周围的人平均司龄大概只有半年,工作两年以上的人能被称为‘活化石’,不少人进来 3、4 个月就会离职。”

有互联网观察人士指出,一家企业想要追求更高的效益时应该将销售额等结果指标作为考核的重点,而不是单纯在考勤方面下功夫。一味地在工作时间、考勤打卡等过程指标上施压,可能会加剧员工的反感,影响到员工的身心健康,加速员工的流失,反而不能很好地起到提升公司经营效率的作用。

此外,前述人士还指出,在强抓考勤的制度下,还有部分员工可能抓到公司管理考勤的漏洞,这些员工看似达成了公司在考勤方面的要求,但实则在工作中摸鱼,让公司抓考勤的管理沦为形式主义。

# 金猫榜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