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动物界全系列】半翅目—颈喙亚目〈头喙亚目〉

这个是认证

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2024-07-16 09:31 上海

59859 0 0

半翅目—颈喙亚目〈头喙亚目〉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节肢动物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有翅亚纲

新翅下纲

半翅目

颈喙亚目〈头喙亚目〉

 

颈喙亚目(学名:Auchenorrhyncha),亦作头喙亚目,是昆虫纲半翅目之下四个亚目之一,包括有各种各类的蝉,可再细分为蝉下目(Cicadomorpha)及蜡蝉下目(Fulgoromorpha)。颈喙亚目的学名auchenorrhyncha源于希腊语的αὐχήν(颈或喉)及ῥύγχος(喙)。

颈喙亚目物种分布于全世界,而且所有物种均以植物为食。这些昆虫有不少还是多种可令植物致病的病毒与真菌的载体。


1.形态特征

中大型,活泼,善跳;触角短,刚毛状或鬃状;喙出自头后部;跗节3节;翅脉发达,前翅至少有4条纵脉从翅基部发出;雌虫有3对产卵瓣。喙着生在前足基节以前;触角刚毛状;前翅有明显的爪片;跗节3节。活泼善跳,飞翔能力强,许多雄虫能发音。

2.分类

颈喙亚目的成员本来属于同翅亚目(更早前作同翅目),但后来同翅亚目并认为是一个并系群,所以被一分为三;其他旧属同翅亚目的物种,例如蚜虫、介壳虫等昆虫现时被归到胸喙亚目。

颈喙亚目是否一个单系群,至今还在争议中,因为还有未清楚的地方。对于不相信这个亚目是单系群的文献作者,他们索性把本亚目之下的两个下目提升到亚目的层级,即Clypeorrhyncha(==Cicadomorpha)及Archaeorrhyncha(==Fulgoromorpha)。在过往的十年,都有支持颈喙亚目是单系群的研究证据,较新一点的研究还指出颈喙亚目物种有一条单系的演化线。

3.下属下目

蝉下目(Cicadomorpha)

蜡蝉下目(Fulgoromorpha)

4.蜡蝉下目

蜡蝉下目(学名:Fulgoromorpha),颈喙亚目的一个下目。

(1)下属科

蜡蝉总科(Fulgoroidea)

峻翅蜡蝉科(Acanaloniidae)

小头飞虱科(Achilidae)

仄腹蜡蝉科(Achilixiidae)

菱蜡蝉科〈菱飞虱科〉(Cixiidae)

稻虱科〈飞虱科〉(Delphacidae)

锥飞虱亚科(Asiracinae)

凯利飞虱亚科(Kelisinae)

飞虱亚科(Delphacinae)

飞虱族(Delphacini)

长飞虱族(Saccharosydnini)

凹距飞虱族(Tropidocephalini)

长突飞虱亚科(Stenocraninae)

长翅飞虱科(Derbidae)

象蜡蝉科(Dictyopharidae)

象蜡蝉亚科(Dictyopharinae)

短翅象蜡蝉亚科(Orgeriinae)

蛾蜡蝉科〈青翅飞虱科〉(Flatidae)

叶蛾蜡蝉亚科(Flatoidinae)

蛾蜡蝉亚科(Flatinae)

蜡蝉科(Fulgoridae)

瓢蜡蝉科〈圆飞虱科〉(Issidae)

残管蜡蝉科Kinnaridae)

短足蜡蝉科Lophopidae)

粒脉蜡蝉科〈缟飞虱科〉(Meenoplidae)

脊唇蜡蝉科(Nogodinidae)

广翅蜡蝉科(Ricaniidae)

蚁蜡蝉科(Tettigometridae)

扁腊蝉科〈军配飞虱科〉(Tropiduchidae)

(2)蜡蝉总科

蜡蝉总科(学名:Fulgoroidea)昆虫纲半翅目蜡蝉下目现存唯一的一个总科,为一个较大的分类群,目前描述记载的种类超过一万种。

蜡蝉属于一类植食性昆虫,许多种类为农业害虫。蜡蝉的成虫、若虫均生活在植物上,以植物汁液为食,多数1年发生1代,有些1年能发生4~5代,多以卵越冬。具有分泌蜡质的习性,蜡具有保护作用,许多种类能够分泌蜜露。

(3)菱蜡蝉科

菱蜡蝉科(学名:Cixiidae)为半翅目的一个科。本科是蜡蝉中较大的类群,全世界已知有将近200属2000多种,分布在世界各地。中国目前记载的菱蜡蝉在100种左右。

本科的物种能传播植物病原体而引起黄化病。菱蜡蝉通常身体较小;前翅膜质,翅脉具有毛的颗粒;雄外生殖器结构复杂;雌虫尾节常具蜡腺域,产卵器长而外伸;卵呈椭圆形,产在植物表面,覆盖有蜡质;若虫腹部具蜡丝。

①斑帛菱蜡蝉

斑帛菱蜡蝉(学名:Borysthenesmaculatus)为菱蜡蝉科节肢动物。分布于低海拔山区,数量不多,喜欢停栖于阴暗的树林或岩壁。

a.形态特征

体长4-5mm,展翅14mm,触角粗短黄褐色,喙细长,末端黑色,前翅淡灰褐色或披白粉,翅膀后缘内凹,外缘弧圆,翅膀后段具一横向的带状斑纹,前中段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云雾状斑纹,翅脉褐色。

b.种群分布

分布于低海拔山区,数量不多,喜欢停栖栖于阴暗的树林或岩壁 。本属二种,本属另一种为Borystheneslacteus Tsaur & lee, 1987 (特有),形态不明。

②斜纹贝菱蜡蝉

斜纹贝菱蜡蝉(学名:Betacixiusobliquus),体长4.5mm,翅展11.0mm。头部黄褐色,喙淡褐色;复眼黑褐色,单眼暗红色。前胸背板黄色,侧边略带褐色。中胸背板黑色,末端及侧缘黄褐色。前翅透明,略带黄褐色,翅脉黄褐色,翅痣黑褐色,从翅痣基部向后缘方向由1黑褐色弧形横带。后翅透明,略带黄褐色,翅脉褐色。足黄褐色,胫、跗节有深色条斑。中胸背板具纵脊3条。后足胫节外侧刺3根。

(4)象蜡蝉科

象蜡蝉科(学名:Dictyopharidae)昆虫纲半翅目蜡蝉总科中的一科,含有超过150个属,近760个物种。中国记录约有2亚科12属。


①下属亚科

象蜡蝉亚科(Dictyopharinae)

短翅象蜡蝉亚科(Orgeriinae)

②瘤鼻象蜡蝉

瘤鼻象蜡蝉(学名:Saigonagibbosa),象蜡蝉科动物。

a.形态特征

体长15.0mm,翅展28.0mm,头突5.0mm。体背面栗褐色,腹面黄褐色,头突表面具波状纵脊7条;唇基淡褐色,侧缘黄褐色。复眼深褐色;触角赭色。前胸背板中脊草黄色;中胸背板中脊处有1明显的草黄色纵带。翅透明,前翅翅痣黑色,近梭形;前后翅脉纹深褐色。足黄褐色。腹节黑色,其背面散布黄褐色斑点。

b.种群分布

主要分布于湖南,福建,台湾。

③中华象蜡蝉

中华象蜡蝉,象蜡蝉科动物。

a.形态特征

体长18mm(含口吻),体背绿色,复眼淡黄绿色,口吻向前尖突,头至前胸背板有蓝绿色的纵纹,脊突状,翅膀常绿色透明,翅脉绿色至黄绿色,翅室多长形,不具翅痣或不明显,翅端宽,长及腹端,各脚绿色细长,跗节黄褐色,停息时身体倾斜。本属台湾生物纲仅纪录一种,而野外的调查有多种形态,中、日、韩等国外的学名相当杂乱,本种依据中国图鉴编写,近似种中野象蜡蝉 Dictyophara nakanonis、伯瑞象蜡蝉 Dictyophara patruelis等。分布于500-900公尺山区,稀少。

b.分布

分布于陕西、重庆、四川、浙江、广东、台湾等地。

④伯瑞象蜡蝉

伯瑞象蜡蝉(学名:Dictyopharapatruelis),象蜡蝉科动物。

a.形态特征

体长8.0~11.0mm,翅展18.0~22.0mm。体绿色,死后多少变黄色。头前伸成头突,长约等于头胸长度之和。头突背面和腹面各有3条绿色纵脊线和4条橙色条纹。翅透明,脉纹淡黄色或浓绿色,端部脉纹和翅痣褐色。胸部腹面黄绿色,侧面有橙色条纹。腹部腹面淡绿色,各节中央黑色。足黄绿色,有暗黄色和黑褐色纵条纹;后足胫节侧刺5个。

b.分布

东北,陕西,山东,江苏,浙江,湖北,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云南。

(5)蛾蜡蝉科

蛾蜡蝉科(学名:Flatidae),又称青翅飞虱科,为半翅目的一个目,模式属为蛾蜡蝉属(Flata)。

①下属亚科

叶蛾蜡蝉亚科(Flatoidinae)

蛾蜡蝉亚科(Flatinae)

②碧蛾蜡蝉

碧蛾蜡蝉(学名:Geishadistinctissima)中文别名为碧蜡蝉、黄翅羽衣;分布区域中国各地。为农作物的害虫,危害植物的全株,造成花落,减产。

a.形态特征

成虫体黄绿色,顶短,向前略突,侧缘脊状褐色(图一)。额长大于宽,有中脊,侧缘脊状带褐色。喙粗短,伸至中足基节。唇基色略深。复眼黑褐色,单眼黄色。前胸背板短,前缘中部呈弧形前突达复眼前沿,后缘弧形凹入,背板上有2条褐色纵带;中胸背板长,上有3条平行纵脊及2条淡褐色纵带。腹部浅黄褐色,覆白粉。前翅宽阔,外缘平直,翅脉黄色,脉纹密布似网纹,红色细纹绕过顶角经外缘伸至后缘爪片末端。后翅灰白色,翅脉淡黄褐色。足胫节、跗节色略深。静息时,翅常纵叠成屋脊状。卵纺锤形,乳白色。老熟若虫体长形,体扁平,腹末截形,绿色,全身覆以白色棉絮状蜡粉(图二),腹末附白色长的绵状蜡丝。

b.生活习性

中国各省产茶区均有分布。为害茶、油茶、柑橘、桃、李等。成虫体长6~8 mm,淡绿色,中胸背有4条赤褐色纵纹;前翅大,长方形,翅脉网状,周缘赤褐色,后翅扇形,乳白半透明。在长江下游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枝梢内越冬。成虫无趋光性,飞力弱。成、若虫活泼善跳,喜阴湿,怕阳光,在叶背刺吸。

c.发生规律

年发生代数因地域不同而有差异,大部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枯枝中越冬。第二年5月上、中旬孵化,7~8月若虫老熟,羽化为成虫,至9月受精雌成虫产卵于小枯枝表面和木质部。广西等地年发生两代,以卵越冬,也有以成虫越冬的。第1代成虫6~7月发生。第2代成虫10月下旬至11月发生,一般若虫发生期3~11个月。

d.分布地域

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与直辖市。成虫、若虫剌吸寄主植物枝、茎、叶的汁液,严重时枝、茎和叶上布满白色蜡质,致使树势衰弱,造成落花。

(6)瓢蜡蝉科

瓢蜡蝉科(学名:Issidae)又名圆飞虱科,是半翅目下的一个科。

恶性席瓢蜡蝉(学名:Sivalokadamnosus)是山东省最近发现的新害虫。首次记述了其幼期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其天敌种类,首次报道其寄生性天敌宽额螯蜂Dryinus latus Olmi。该虫在山东商河1年发生2代,以卵在寄主枝条内越冬。雄性和雌性生殖器特征,包括外生殖器和内生殖系统,并提供了雌雄性外生殖器及内生殖系统特征图。研究结果表明恶性席瓢蜡蝉雄性精巢2个,其外被黄色薄膜,每个精巢具18个精巢小管。雌性生殖孔属于双孔类型;卵巢2个,每侧卵巢具9个卵巢小管,卵巢小管为端滋式;侧输卵管基部具生殖附腺(glandula oviducti lateralis)。

(7)广翅蜡蝉科

广翅蜡蝉科(学名:Ricaniidae)为半翅目的一个科。


①广翅蜡蝉

广翅蜡蝉,昆虫类节肢动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陕西、河南、江苏、浙江、湖北、台湾、广东等地。

a.形态特征

若虫大多为白色,尾部粉絮状,善跳跃,体长1mm左右,肢节有六,身若无尾蝌蚪状,似“白裙舞者”,体积小而不易被发现。成虫头胸部黑褐色至烟褐色,足和腹部褐色,体长6.0~7.5mm。

前翅褐色至烟褐色;翅外缘有两个较大的透明斑,其中前面的1个形状不规则,后面的1个长圆形,内有1小褐斑;翅面上散布有白色蜡粉。后翅黑褐色,半透明,基部色略深,脉色深,中室端部有1小透明斑。后足胫节外侧刺2根。

b.寄主

苹果、桃、李、梅、杏、樱桃、枣、柑橘、桑、茶、油茶、板栗、油桐、棉、柿、黄麻、大豆、玫瑰、迎春花、腊梅、杨柳、桂、咖啡、可可、洋槐。

②日本广翅蜡蝉

日本广翅蜡蝉(学名:Ricaniaspeculum),常见于水晶花、桑树等树上。若虫的腹末有很多白毛,形成毛束。

a.形态特征

体长6至9毫米,虽然与碧蛾腊蝉不是同一科,但是关系相近,常常在一起发生。前翅茶褐色,中间有两条白色花纹。

翅展28~30(mm),雌大雄小。淡褐色略显紫红,被覆稀薄淡紫红色蜡粉。

前翅宽大,底色暗褐至黑褐色,被稀薄淡紫红蜡粉,而呈暗红褐色,有的杂有白色蜡粉而呈暗灰褐色;

前缘外1/3处有1纵向狭长半透明斑,斑内缘呈弧形;

外缘后牛部脉间各有一近牛圆形淡黄色小点,翅反面比正面的斑点大且明显。后翅淡黑褐色,半透明,前缘基部略呈黄褐色,后缘色淡。

卵 长椭圆形,微弯,长径1.25mm,短径0.5mm,初产乳白色。渐变淡黄色。若虫 体长6.5~7(mm),宽4~4.5(mm),体近卵圆形,翅芽处宽。头短宽,额大,有3条纵脊。

近似咸虫,初龄若虫,体被白色蜡粉,腹未有4束蜡丝呈扇状,尾端多向上前弯而蜡丝覆于体背。

b.生活习性

常见于水晶花、桑树等树上。若虫的腹末有很多白毛,形成毛束。当遇到危险时,利用强大的足向空中跳跃,并将其毛束展开,然后像降落伞似的飘然落下。

年生1代,以卵在枝条内越冬,翌年5月间卵孵化,为害至7月底羽化为成虫,8月中旬进入羽化盛期,成虫经取食后交配、产卵,8月底田间始见卵,9月下旬~10月上旬进入产卵盛期,10月中下旬结束。

成虫白天活动,善跳、飞行迅速,喜于嫩枝、芽、叶上刺吸汁液。多选直径4~5(mm)枝条光滑部产卵于木质部内,外覆白色蜡丝状分泌物,每雌可产卵150粒左右,若虫有一定群集性,活泼善跳。

 

 

# 动物界全系列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