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价格战的表象是抢夺市场份额,在没有增量甚至缩量的市场上以价换量,进而将竞争品牌挤出市场。
不过,如果只把短期销量作为终极目标,那这家车企一定没有看明白世界大局和中国经济转型正在发生什么。说白了,这是一种短视的行为,或者说是一家没有追求的企业。
不得不说,有些车企的思维层级太低了,在全球大变局下,玩的还是二十年前内斗的老套路。如果现在还不收手,打过了,可能导致自主品牌战略性溃败。
理性的分析一下,合资品牌尽管在这一轮价格战中很被动,但实话实说,并没有伤害跨国车企巨头的根本。中国车企站在中国市场看全球,而跨国车企站在全球的视野中看中国市场的问题。
跨国车企很快就想明白了,如果要继续打下去,完全可以无视,不再跟进。原因很简单,价格战受伤害最大的中国品牌,等你把很多中国品牌干掉,外资有足够的资本卷土重来。
最先做出反应的是宝马,紧跟着是奔驰和奥迪,都退出了价格战。很快,大众、丰田、本田和沃尔沃等品牌,也决定从7月起调整终端政策,降低终端优惠力度,不再进一步降价。
接下来,可能有更多的合资品牌跟进,再然后是造车新势力。初期可能是试探性的回撤,优惠幅度逐步减少,但这种大趋势,已经形成了。
从整体的经济和消费格局看,卷价格也已经到了极限,在触底反弹,茅台经历了一轮快速降价后,最近开始反转。如果细心观察,会发现很多门类的消费品,也出现了类似的动作。
01. 不是合资跟不起
价格战是不是正当的竞争,其实并不好界定。重庆汽车论坛上争论白热化,有人说卷过了会导致低质竞争,不过,价格战的发起者回应,内卷就是竞争,竞争推动发展。
到底有没有卷过分,要看两个方面:一是汽车行业整体的利润率。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5月,汽车行业利润率为5.3%,相对于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6.1%的平均水平,汽车行业仍属偏低。
有人可能会说,你利润低,是你的经营水平不行。那利润较高的车企,或者说有能力发起价格战的车企,利润情况如何呢?
2023年,比亚迪的净利润尽管有300亿元,但净利润率只有5%,并不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多少。
有人计算称,2023年比亚迪获得的补贴高达290亿元。如果这个数据属实,那可能是拿补贴的资金打价格战。不过,实在话,该数据无法考证,因为新能源汽车可以叠加多级政府补贴,以及可以通过汽车产业链上的多个子分公司申报领取。准确数字,应该只有车企自己知道。
不过,2024年5月底,CZ部发布了当年首批节能减排补贴资金总额为229.33亿元,比亚迪独得79.26亿元,占总额的34.56%。从这组数据可以推算,比亚迪每年获得补贴金额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新能源汽车补贴已经持续十几年,最初一辆新能源乘用车,在销售端的补贴金额可达8万元,比亚迪是最早享受到政策红利的车企。
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有些车企拿得多,可以说是通过国家支持获得了竞争力,有些车企拿得少,价格战打起来就要吃亏。当然,这不能怪别人,国家的政策是平等的。
但要弄清楚的是,拿到巨额补贴现金流的车企,是获得了产品和技术的竞争壁垒,还是因为拿到了额外的现金流,通过巨额补贴的资金去打价格战。如果是后者,当然会导致不公平。
很显然,我们要特别警惕第二种情况。这里我们只提出一个假设,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全球车企巨头根本不会惧怕,因为他们在全球的利润,远远超过发起价格战的中国车企,体系盈利能力,也远超补贴获利的车企。
汽车行业的竞争,并不是两三年夺取市场就算获胜。历史上自主品牌吉利、长城和比亚迪的销冠头衔多次易主,稳住头把交椅的很难超过三年,原因很简单,通过政策和产品周期的崛起,从来不是长期主义。
要泼一瓢冷水给狂妄的民族主义者的是,跨国巨头的体系和长期战略定力,远超中国车企所想。现在,他们在中国退出了价格战,可能已经意识到了这场价格战背后的意图或者实际效果,并不能拖垮他们。
价格战和其他的战争一样,说白了就是烧钱。目前中国车企的资金实力,和全球车企根本不是一个级别,通过不赚钱或者极限压低利润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不太可能获胜。
BBA和大众、丰田、特斯拉能被7.98万元打垮?不太可能。最后挤垮的,可能还是同一战线的兄弟——自主品牌。
值得警惕的是,外资品牌正在另一个竞争维度上布局。雷克萨斯为什么会进口销售十几年后忽然决定国产?一是此时可以在中国独资建厂;更重要的是,丰田的固态电池不但技术成熟,而且现在成本也已经打下来,一旦大规模投产,中国新能源车将面临巨大的威胁。
02. 不排除战略溃败
2014年,中国过去扩张化的信贷和规模化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终点。“三去一降”开始主导中国经济结构宏观转型,即去杠杆、去风险、去产能和降成本。
不过,有一个产业并没有“三去一降”,相反,它在快速的加杠杆、扩产能,那就是代表高端制造业的汽车产业。当年,第一批造车新势力成立了,此后十年间,几十个造车新势力诞生,上千万辆的规划产能开建,数千亿的投资砸了进去。
很明显,高层的战略并不是为了让大家在窝里斗,这么大的产能,窝里根本没有这么大的市场。
只不过2018年后的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反全球化博弈加剧,发达国家的右倾开始主流化,导致了逆全球化浪潮,阻碍了自由贸易,产能被迫阻断在窝里。这种外面的市场都还没打开,倒是在窝里内斗、兄弟阋墙的局面,不是高层希望看到的。
有人问,干掉外资品牌,窝里也有2300万辆的市场,也够过上好日子的?只能说,这种想法要么天真,要么没格局、没追求。
如果只能自己玩,那么搞了十几年的汽车战略就已经宣告失败。现实也并没有将全球化道路堵死:一是世界经济不太可能完全孤立,中国汽车去不了漂亮国,还可以去其他国家;二是如果干掉合资品牌,大概率是和西方完全脱钩断链,我们失去的市场远不止2000万辆。
科技越发展,理论上越需要全球分工。所以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全球化一定是主旋律。宣扬在窝里干掉合资,可以说是鼠目寸光,这种想法对于中国车走向全球,有百害而无一利。更何况,号称成本优势的新能源车企龙头,在全球竞争中,也未必是全球巨头的对手。
不排除跨国巨头一直在等待时机来摘桃子。
上面肯定是有高人的,要不然怎么会放特斯拉进来独资,以及批准正在筹划的雷克萨斯独资建厂。“鲶鱼”是真正的技术创新派,不太可能通过价格战打趴。
合资车企存在的意义,还不只是为中国车出海创造全球自由贸易样本,更有可能是中国车企集团反向合资、走向海外的跳板。
说句客观的,无论从市场竞争的角度,还是从全局上看,价格战发起者都该收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