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纸影再舞青春梦,传承创新共谱华章

这个是认证

湘影笙笙

2024-07-21 17:43 湖南

1029044 0 0

指导老师:傅燕翔,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通讯员:向孙贤、汤珊珊、陈思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探讨数字技术在文化保护与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挖掘湘潭非遗纸影文化的独特价值,7月8日至13日,湘潭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赴湘潭市鹤岭镇暑期社会实践团调研拜访了升平轩纸影博物馆,与湖南皮影戏省级传承人、吴氏刀法创始人吴升平老先生及其孙吴氏纸影第二十二代传承人、湘潭纸影戏影偶制作技艺传承人吴渊老师作深入交流,探讨数字化创新想法,并参与颐养院慰问演出、开展儿童暑期课堂等志愿服务活动,在调研与实践中深入了解湘潭纸影非遗文化与发展现状,分析数字科技如何助力纸影文化发展,提炼湘潭纸影文化的独有内涵与价值,推动其传承与创新。

专访传承人:传承与创新的交融之路

吴渊老师与实践团就纸影艺术在新时代的传承现状及其数字化发展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吴渊老师强调,纸影艺术的传承应让观众参与进来,通过非遗进校园、社区,以及线上直播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这项艺术。他认为,数字化是文化发展的趋势,对于纸影艺术而言,数字化技术不仅能使内容更加形象化,便于理解,还能通过3D建模等技术保护和修复古代纸影人偶。然而,在实践团成员向他介绍和展示纸影仿真虚拟平台并询问他的看法时,吴渊老师指出了当前纸影仿真虚拟平台的不足,如复原度不高、空间图案布置杂糅等问题,尽管纸影仿真虚拟平台新颖,但其落地性不强,纸影艺术需要更多元化的文创包装、更具现实意义的剧本剧目和更广泛的数字化应用。

通过访谈,实践团成员再一次明确了文化数字化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确定了纸影数字化的可行性,同时也明白了在构建纸影数字化平台上仍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量。任何文化的发展都需要与时俱进,探古寻新意,古道新思量。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需要承担起属于我们的文化使命,助推文化数字化的实现,助推文化传承,纸影数字化尝试就是一个新的开始。


(图为实践团与吴渊老师讨论照片)

颐养院慰问:纸影戏的情感共鸣

实践团成员于7月9日前往锦德颐养院为老人们带去了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纸影表演,不仅唤醒了老人们对往昔艺术的深情回忆,还在青年与长者之间搭建了一座跨越时空的文化桥梁。活动中,经典剧目《天官赐福》、《岳飞平金兀》、《刘海砍樵》等在幕布上的生动呈现,唤起了老一辈人的珍贵记忆,并通过朗诵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向党的历史致敬。

实践团成员陪伴老人观看表演,即使有些老人年事已高,言语表达有障碍,但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惊喜与满足,掌声和欢笑是对这场文化盛宴最真挚的回应。在锦德颐养院举办的纸影表演活动不仅展现了纸影艺术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且是对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生动诠释。


(图为实践团与传承人吴渊的合影)

调研升平轩纸影博物馆:传承与创新的现代启示

为了深入挖掘湘潭非遗纸影奥秘,创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实践团有幸调研了升平轩纸影博物馆。升平轩博物馆是由湖南皮影戏省级传承人吴升平及其家人筹资建设,致力于展示和传承湘潭纸影戏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私人博物馆。馆长吴渊先生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博物馆的使命,强调了通过创编符合时代主题的纸影戏,如以中小学生防溺水为主题的创新纸影戏,来展示传承与创新纸影文化的重要性。

博物馆的“表演教学室”收藏了各式各样的影偶,展示了中国南北方以及不同国家的皮影艺术。吴升平老人的创新精神体现在纸影人物的动态效果上,如“吹胡子瞪眼”和“面部提拉机关”,使得纸影人物更加生动。实践团成员因此受到启发,提出了将数字化与纸影结合,创造出换装换脸的数字纸影的想法。

“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已成为非遗传承发展的共识。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非遗技艺“潮”起来,就需要用数字化手段赋能非遗纸影的创新实践,探索“非遗+”的新时代模式,走出一条既让百姓喜闻乐见,也让文化生生不息的非遗纸影传承之路。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传承人们的合影)

非遗入社区:童心绘梦,影韵传情

7月11日实践团与吴渊老师合作,在湘潭市雨湖区三义井社区举办了一场暑期课堂。首先,实践团通过播放《远游48小时》综艺片段和与孩子们问答互动,激发孩子们对纸影戏的兴趣。然后,孩子们体验了传统乐器板子、壳子等,组起了“小小传承人乐队”为影戏配乐。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影偶,站在幕布之后体验这一手艺过程,给社区孩子们带来了一次难忘的非遗趣味课堂和沉浸式表演体验。

次日,实践团在风车坪纸影艺术馆与吴渊老师共同开展纸影实践课,让孩子们感受古老非遗的艺术魅力,培养文化自信。实践课程中,实践团成员通过有奖竞答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深入讲解纸影的结构、色彩和使用方法。实践团利用现代音响设备,为孩子们表演了蜘蛛侠的自白,随后孩子们两两一组在戏台上亲自体验演绎纸影,创作出如蛇精大战奥特曼等富有创意的故事。实践团还与老师合作,用纸影演绎了一则防溺水寓言故事,通过这种生动的方式让孩子们学习安全知识。

文化的火炬代代相传,滋养着孩子们纯真的心灵。卓越的传统、崇高的价值观、古老的故事,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如同不灭的火焰,由前辈传递给后辈,维系着文化的绵延不绝和勃勃生机。文化宛若涓涓细流,滋润着成长的每一步,引导他们在美好的文化氛围中汲取养分,激发对美的热爱、对善的憧憬和对真理的不懈追寻。


(图为实践团与孩子们的合影)

窑湾纸影行:纸影戏绽放传统与创新的火花

7月13日,实践团与吴渊老师相约参加以“千年雨湖 青春归来”为主题的老潭州纳凉季系列活动,共同见证纸影的魅力。实践团成员在吴渊老师的指导下,亲手搭建了纸影戏台。他们学习了如何利用竹子的韧性、传统的榫卯结构以及三角形搭建模式,搭建出一个既灵活又可靠的戏台。

在活动准备期间,实践团成员接受了湖北文理学院编导专业学生的采访,分享了对纸影传播发展的看法,并展示了由成员设计的影偶模型。演出中,吴渊老师向观众介绍了纸影的历史,并和老师傅们表演了两场经典剧目:《天官赐福》和《岳飞平金兀》。随着灯影的流转,经典人物在荧幕上栩栩如生,观众们的情绪也随之起伏。

本次窑湾纸影行,不仅是湘潭纸影在公众面前的又一次亮相,还是传承接力赛的交替,更是纸影逐渐回归人们视野的一次铺垫。纸影戏的舞台不仅是展示这一文化遗产的窗口,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它让更多人得以亲近这份珍贵,深化对传统文化的感知与情感。纸影,作为一种文化的使者,正以实际行动,编织着与民众生活的紧密联系。

(图为窑湾现场演出的照片)

老匠人的精巧工艺与不懈坚持孕育了新一代的传承者,新锐的演绎为新时代的孩童播撒了文化的种子。纸影戏的演出不仅增进了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推动了传统文化的延续,增强了群众的文化自豪感,激发了社会对非遗保护的关注。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需要承担起属于我们的文化使命,助推文化数字化的实现,助推文化传承。“古老非遗,快乐传承”,湘潭大学实践团一直在路上!



# 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
# 纸影非遗
# 实践总结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发表评论
本主题已被锁定,无法回复,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