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央企市值管理工作正在逐步往纵深演进,二级市场存在哪些投资机会

这个是认证

证券市场周刊

2024-08-28 13:20 北京

63086 0 0

文丨余前广‍‍‍‍‍

编辑丨谢长艳‍‍

根据公开报道,7月以来,中国海诚、西部建设、天山股份、莱斯信息等央企体系上市公司或明确将市值管理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之一,或发布年度市值管理工作计划,这些具体举措引起二级市场高度关注,也印证央企市值管理工作正在逐步往纵深演进。

今年1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考核分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在前期试点探索(指:中国宝武、中国建筑)、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当前,在宏观经济形势、新“国九条”等政策环境下,央企作为国民经济的顶梁柱,上市公司如何有效强化市值管理,成为政府、企业、监管层、投资人各方面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现结合宏观经济、监管政策、资本市场等基本情况,作一些探索性分析。

央企上市公司基本面如何

市值管理工作都有哪些具体措施

根据Wind数据,央企上市公司共455家(以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中国科学院等中央国家机关为认定依据;其中A+B有12家,单B股有2家)。

从上市板块分布看,上交所主板有238家(占比52.3%),科创板有34家(占比7.5%);深交所主板有38家(占比8.4%),创业板有141家(占比31%);北交所有4家。

从当前市值分布看(截至8月16日收盘),市值在2万亿元以上的有2家(中国移动、工商银行,属全市场市值排名前二),1万亿—2万亿区间的有5家(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石油、中国银行、中国海油),5000亿—1万亿区间的有5家(中国人寿、中国石化、中国神华、长江电力、中国电信),2000亿—5000亿区间的有12家(占比2.6%),1000亿—2000亿区间的有25家(占比5.5%),500亿—1000亿元区间的有31家(占比6.8%),100亿—500亿元区间的有173家(占比38%),50亿—100亿元区间的有102家(占比22.4%),10亿—50亿元区间的有100家(占比22%)。

从行业分布看(按申万一级行业分类口径),机械设备行业有44家(占比9.7%),国防军工行业有42家(占比9.2%),公用事业行业有32家(占比7%),计算机行业有31家(占比6.8%),交通运输行业有23家(占比5.1%),建筑装饰行业有23家(占比5.1%),基础化工行业有21家(占比4.6%),电力设备行业有19家(占比4.2%),汽车行业有19家(占比4.2%),非银金融行业有19家(占比4.2%),有色金属行业有18家(占比4%),电子行业有17家(占比3.7%),医药生物有17家(占比3.7%),通信行业有16家(占比3.5%),石油石化行业有15家(占比3.3%),钢铁行业有13家(占比2.9%),农林牧渔行业有11家(占比2.4%),社会服务行业有11家(占比2.4%),建筑材料行业有11家(占比2.4%),传媒行业有9家,房地产行业有9家,环保行业有7家,银行业有7家,商贸零售行业有6家,煤炭行业有5家,轻工制造行业有3家,纺织服饰行业有3家,食品饮料行业有3家,家用电器行业有1家。

按国务院国资委提出的“一利五率”经营指标体系进行考量:从利润指标看,2023年归母净利润在3000亿元以上的有2家(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同时属全市场利润排名前二),2000亿—3000亿元区间的有2家(农业银行、中国银行),1000亿—2000亿元区间的有3家(中国石油、中国移动、中国海油),500亿-1000亿元区间的有5家(邮储银行、中信银行、中国石化、中国神华、中国建筑),100亿—500亿元区间的有21家(占比4.6%),50亿—100亿元区间的有20家(占比4.4%),10亿—50亿元区间的有82家(占比18%),5亿—10亿元区间的有57家(占比12.5%),1亿—5亿元区间的有132家(占比29%),5000万元—1亿元区间的有30家(占比6.6%),1000万—5000万元区间的有22家(占比4.8%),50万元—1000万元区间的有8家,经营亏损的有71家(占比15.6%,其中:亏损上亿元的有58家,亏损上10亿元的有25家,亏损上50亿元的有2家)。

从净资产收益率(ROE)指标看,2023年ROE在20%以上的有9家,10%—20%区间的有118家(占比25.9%),5%—10%区间的有153家(占比33.6%),0-5%区间的有103家(占比22.6%),录得负值的有71家(占比15.6%)。

从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看,2023年人均创收在5亿元以上的有2家(京沪高铁、中信金属),1000万—5000万元区间的有15家(占比3.3%),500万—1000万元区间的有41家(占比9%),100万—500万元区间的有313家(占比68.8%),50万—100万元区间的有69家(占比15.2%),15万—50万元区间的有14家(占比3.1%)。2023年人均创利在1亿元以上的有1家(京沪高铁),500万—1000万元区间的有2家(中信金属、中国海油),100万—400万元区间的有10家(占比2.2%),50万—100万元区间的有38家(占比8.4%),10万—50万元区间的有191家(占比42%),0—10万元区间的有141家(占比31%),录得负值的有71家(占比15.6%)。

从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指标看,2023年研发费用率在20%以上的有7家,10%—20%区间的有29家(占比6.4%),5%—10%区间的有101家(占比22.2%),3%—5%区间的有101家(占比22.2%),1%—3%区间的有78家(占比17.1%),0-1%区间的有102家(占比22.4%)。

从营业现金比率指标看,2023年该指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营业收入)大于100%的有11家(占比2.4%),50%—100%区间的有19家(占比4.2%),30%—50%区间的有27家(占比5.9%),20%—30%区间的有51家(占比11.2%),10%—20%区间的有99家(占比21.8%),0-10%区间的有179家(占比39.3%),录得负值的有69家(占比15.2%)。从收现比(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角度看,2023年该指标在300%以上的有2家(中航产融、南国置业),200%—300%区间的有2家(湖北能源、中船应急),150%—200%区间的有4家,100%—150%区间的有220家(占比48.4%),50%—100%区间的有202家(占比44.4%),在50%以下的有6家。

从资产负债率指标看,2023年资产负债率在90%以上的有15家,80%—90%区间的有23家(占比5.1%),70%—80%区间的有51家(占比11.2%),60%—70%区间的有58家(占比12.7%),50%—60%区间的有67家(占比14.7%),40%—50%区间的有83家(占比18.2%),30%—40%区间的有67家(占比14.7%),20%—30%区间的有53家(占比11.6%),10%—20%区间的有32家(占比7%),在10%以下的有6家(中国稀土、中船特气、中船汉光、中铁特货、博雅生物、国新文化)。

2023年有息负债率在90%以上的有2家(邮储银行、农业银行),80%—90%区间的有6家,70%—80%区间的有5家,60%—70%区间的有6家,50%—60%区间的有20家(占比4.4%),40%—50%区间的有20家(占比4.4%),30%—40%区间的有50家(占比11%),20%—30%区间的有55家(占比12.1%),10%—20%区间的有77家(占比16.9%),在10%以下的有214家(占比47%;其中:在1%以下的有70家,洪都航空、金自天正、航天工程、沃顿科技、晋西车轴、大庆华科、中公高科、中信尼雅8家有息负债率为0)。

进一步考察央企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方面的表现: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评(最近一期为2022年度)看,获评A档的有202家(占比44.4%),B档的有216家(占比47.5%),C档的有16家(占比3.5%),D档的有1家(航天动力)。

从Wind ESG考评看,获评AA级的有19家(占比4.2%),A级的有124家(占比27.3%),B级的有22家(占比4.8%),BB级的有82家(占比18%),BBB级的有208家(占比45.7%)。

从机构调研情况看,2023年机构调研家数在500家以上的有4家(海康威视、华润微、国投智能、迪瑞医疗),300-500区间的有12家(占比2.6%),100-300区间的有43家,50-100区间的有43家,20-50区间的有61家(占比13.4%),10-20区间的有31家,1-10区间的有56家,无机构调研的有139家(占比30.5%)。2024年初至7月31日被调研次数在20次以上的有7家(深南电路、驰宏锌锗、远光软件、云南铜业、天玛智控、长安汽车、节能风电),10—20次区间的有25家(占比5.5%),5—10次区间的有62家,1—5次区间的有246家(占比54.1%)。

从回购股票情况看,2023年回购金额在20亿元以上的有1家(宝钢股份),5亿—10亿元区间的有3家(中国石化、中远海控、海康威视),1亿—3亿元区间的有7家,5000万元—1亿元区间的有2家,1000万—5000万元区间的有20家,100万元—1000万元区间的有37家,10万元—100万元区间的有9家。2024年初至7月31日回购金额在10亿元以上的有1家(宝钢股份),5亿—10亿元区间的有2家(中国建筑、保利发展),1亿—4亿元区间的有5家(国电南瑞、中国软件、招商南油、国投资本、启明星辰),5000万元—1亿元区间的有9家,1000万—5000万元区间的有15家,100万元—1000万元区间的有24家,10万元-100万元区间的有12家,10万元以下的有1家。

从股权激励情况看,189家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占比41.5%);25家实施了员工持股计划(占比5.5%)。

从现金分红情况看,2023年度股利支付率在100%以上的有5家(长春一东、安迪苏、西藏矿业、桂冠电力、江中药业),50%—100%区间的有65家(占比14.3%),30%—50%区间的有201家(占比44.2%),10%—30%区间的有74家(占比16.3%),10%以下的有3家。2023年度分红金额在1000亿元以上的有2家(工商银行、建设银行),500亿元-1000亿元区间的有5家(中国移动、农业银行、中国石油、中国银行、中国海油),100亿-500亿元区间的有10家,50亿-100亿元区间的有9家,10亿-50亿元区间的有55家(占比12.1%),1亿-10亿元区间的有146家(占比32.1%),1000万元-1亿元区间的有111家(占比24.4%),100万元-1000万元区间的有17家。上市以来分红率在100%以上的有8家(国统股份、中信国安、中成股份、易华录、保利联合、云南旅游、电科芯片、本钢板材),50%—100%区间的有64家(占比14.1%),30%—50%区间的有194家(占比42.6%),10%—30%区间的有146家(占比32.1%),在10%以下的有3家。

从市值管理视角看

央企上市公司从何入手

比照国务院国资委的综合要求,央企上市公司当前在市值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强化,比如:部分上市公司市值体量偏小(市值在50亿元以下的占比将近1/4),这与央企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在所处行业的功能定位是不相称的;行业分布有待优化(电子、医药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偏低),2023年度研发费用率低于1%的占比将近1/4,央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成果需要进一步在资本市场上得到体现;部分上市公司近年经营连续亏损,净资产收益率(ROE)低于5%的占比在1/3左右,部分企业有息负债率在50%以上,人均创利低于10万元的占比将近一半,员工持股计划覆盖面较低,这显示部分企业经营效益不佳、产业链竞争优势不强,央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夯实基础、激发活力;2023年度无机构调研的占比在30%左右,一半以上ESG评级偏弱,部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评偏低,现金分红比例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这说明部分央企上市公司对市值管理工作认识不够深刻(若干央企体系上市公司已出现强制退市情形),缺乏体系化的总体部署和具体安排。

结合新“国九条”、退市新规等政策约束进行具体考察,以交易类退市为例: 35家上市公司近期收盘价低于3元,或有面值退市的潜在风险 (特别是重庆钢铁、辽港股份、节能铁汉、南国置业、中南股份、光大嘉宝、石化油服、马钢股份、华侨城A等9家上市公司近期股价低于2元,或已处于面值退市危险区)。B股市场相对不活跃,2家上市公司(宁通信B、天雁B) 市值近期经常低于10亿元,或有市值退市的潜在风险 (值得警醒的是,归属央企体系的建车B已成为市值退市第一股)。这些需要央企上市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的政治高度,深入研究监管政策变化,提前分析潜在风险,从经营战略、并购重组、投资者关系等方面综合施策,进一步优化市值管理工作,及早规避退市风险。

《商界局外人——巴菲特尤为看重的八项企业家特质》将资本配置作为CEO核心职责之一,并将再融资、并购、分红、回购股票等列入超级工具箱。从境内资本市场动态、中期政策环境看,监管层阶段性收紧IPO政策、鼓励上市公司综合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方式提高发展质量,这为央企上市公司发挥体制优势、优化业务布局、提升市值体量带来了潜在红利、提供了时间窗口。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央企上市公司可以从业务基础、产业链优势、科研实力、生态圈伙伴等客观情况出发,聚焦国之大者、围绕国之所需,紧扣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重点领域(如: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卡脖子”技术)进行具体布局,抓住并购重组的有利时机,进一步优化商业模式、增强竞争优势、提升经营绩效,以企业经营的改善助力市值管理的进阶,加快向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迈进。

央企上市公司强化市值管理

给二级市场带来哪些潜在投资机遇

央企上市公司具备显著的体制优势,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渐趋从严的监管态势下, 部分产业竞争优势突出、经营现金流稳健、分红政策可持续的头部央企,对二级市场投资者而言,有着战略性的中长期研究价值。 央企上市公司进一步加强市值管理,有利于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中长期增厚股东回报,蕴含着二级市场的潜在投资机遇。近年来,以银行(如: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水电(如:长江电力、华能水电)、中药(如:东阿阿胶、江中药业)为代表的央企上市公司股价、市值屡创历史新高,充分体现了优质央企的内在价值,给了二级市场中小投资者丰厚回报。

从价值投资视角看,央企头部上市公司竞争优势强、经营韧性足、生命周期长,行业进入壁垒高、公司治理规范,分红政策稳定、股利支付率正边际上行, 在低估值时介入或是获得更稳健投资回报的理性策略。 对央企上市公司进行考察:从PB角度看(截至8月16日收盘),78家处于破净状态(PB<1),12家PB<0.5(华侨城A、信达地产、鞍钢股份、新钢股份、光大银行、天山股份、五矿资本、中国铁建、安道麦A、华锦股份、中南股份、重庆钢铁)。从PE角度看,104家PE<15倍,38家PE<10倍,5家PE<5倍(华电辽能、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中铁、光大银行)。从静态股息率角度看(近12个月),57家在3%以上,16家在5%以上,3家在6%以上(中粮糖业、中国外运、华贸物流)。

受流动性偏弱、大众关注度不高等影响,B股市场估值相对更低。从PB角度看(截至8月16日收盘),9家处于破净状态(PB<1),6家PB<0.5,2家PB<0.3(安道麦B、深康佳B)。从PE角度看,5家PE<15倍,4家PE<10倍,2家PE<5倍(长安B、一致B)。从静态股息率角度看(近12个月),6家在3%以上,5家在5%以上,2家在7%以上(长安B、宝信B)。

(作者系千栗资本总经理。本文已刊发于8月24日《证券市场周刊》,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本刊立场。文中提及个股仅作举例分析,不作投资建议。)

# 市值管理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