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魏建军「需要」周鸿祎

这个是认证

孟永辉

2024-09-02 09:21 浙江

66773 0 0


长城汽车的创始人魏建军,罕见亮相了魏牌蓝山的新车发布会。

同样地,魏建军给最近大火,并且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摇旗呐喊的周鸿祎有了一个罕见的评价。

当有人问及,魏牌蓝山会不会找周鸿祎来试驾之后,魏建军称,魏牌蓝山更多地是需要广大用户的认可,而不是所谓的网红。

虽然周鸿祎后面对于这件事给予了回应,并且声称非常同意魏建军的看法,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魏建军对于时下火热的企业家网红,似乎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不得不说,对于正在风生水起的周鸿祎来讲,魏建军的这一说法,多多少少是泼了一盆冷水的。

原因在于,魏建军对于网红的看法,更多地折射出来的是,大部分企业家,特别是传统企业家对于网红和流量的普遍认知。

然而,如果仅仅只是因此就认为周鸿祎的这样一条企业家网红路线是行不通的,很显然是一棍子打死的表现。

只有认清了魏建军「打脸」周鸿祎的背后逻辑,并且找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我们才能真正认清这样一场「误会」背后的真正原因。

外界对于魏建军对于周鸿祎的看法的误读,更多地是站在了话题和热度的角度,并未真正理解魏建军和周鸿祎之间的共性。

因此,他们也不会把握魏建军「打脸」周鸿祎的内在逻辑,更加不会对这样一个事件,得出一个较为完整且清晰的认识。

我们都知道,现在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从幕后走到台前,通过自身的积累和沉淀来打造自身的IP。

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我们看到了张朝阳、俞敏洪,同样也看到了周鸿祎,就连魏建军这样的传统汽车行业的大佬,同样也加入到了打造自我IP的浪潮里。

不得不说,通过企业家本身的积累,的确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聚集到大量的粉丝,实现自身IP的成功打造的。

通过企业家自身IP的打造,的确可以对自身的企业带来一定正向的影响。

这一点,我们业已从雷军的个人IP对于小米的助力上看出一丝端倪。

同样地,我们也可以从周鸿祎在打造了个人IP之后,对于360的正向驱动上看到这一点。

在周鸿祎走上了企业家网红这条道路之后,他不仅为自己所投资的哪吒汽车进行过带货,同样还为360的大模型、AI搜素以及360儿童手表等一系列的360产品和服务进行代言。

可以说,通过周鸿祎的网红效应,360已经省下了不少的广告费,并且为360产品和服务的销售带来了不少的销量。

对于魏建军来讲,其实同样也进行过企业家IP的尝试。

无论是其亲自下场试驾小米SU7,还是其对于自家企业的试驾,无一不是这样一种现象的直接体现。

可以说,现在的企业家,早已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参与公司的日常经营,同样还要不断地用自身的影响力来为自家的产品进行代言。

对于他们来讲,这不仅是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样是一次向自身的用户展现自我的窗口。

对于广大的消费者来讲,同样是一次绝佳的宣介。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加入到了网红直播的赛道上。

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周鸿祎之所以会加入到打造个人IP的潮流里,更多地看到的是,企业家IP本身的影响力,以及其所释放出来的巨大的能量。

说到底,周鸿祎并不是为了成为网红而网红,更不是为了网红而忘记了做企业。

相反,周鸿祎现在更多地做的是,将个人IP与自家的产品和服务结合在一起,将个人IP与行业的发展大方向结合在一起,从而超脱了单纯意义上的我们所认识的网红的意义和内涵。

因此,周鸿祎的网红,并非仅仅只是单纯意义上的流量网红,而是一种全新的网红。

如果对这样一个进行定义的话,我更加愿意将其定义成为一个类似于马斯克式的企业家网红。

之所以会有如此多的企业家投身到网红的行列里,其实,并不是不务正业,而是看到了这其中所透露出来的新机会。

透过马斯克、雷军等先行者们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一点。

如果我们分析特斯拉和小米这两家企业的成功秘诀的话,以马斯克、雷军为代表的企业家网红所获取到的巨大的流量,以及有这些流量所转化成的用户,无疑是一个最不可被忽视的重要力量。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现在的企业家网红,成为了为公司产品和服务寻找潜在用户的捕捉器。

通过企业家网红,我们可以获取到足够多的流量,然后通过将这些流量再度进行沉淀和转化,便可以获得一个用户的入口。

对于周鸿祎来讲,他之所以会投身到网红企业家的行列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

站在这样一个角度,我们再去看魏建军对于周鸿祎的说法,其实同样是没有矛盾的。

按照魏建军的说法,魏牌蓝山更多地是需要用户的认可和满意。这其实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可以说是说到了点子上。

但是,我们同样要看到的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魏牌蓝山的用户,它同样需要经过海量流量的过滤和筛选。

可以说,每一个流量都有成为魏牌蓝山用户的潜质。

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周鸿祎的网红企业家的路线,其实就是通过获取到海量的流量,然后将这些流量进行再度转化,变成真实的用户。

这是每一家企业,每一个产品,必然都会走过的道路。

因此,魏建军所说的和周鸿祎说做的,其实是没有矛盾的。

他们只不过是站在各自的角度来进行了不同的表达而已,如果仅仅只是因此就说魏建军对于周鸿祎不欢迎,抑或是魏建军不赞同周鸿祎成为企业家网红,未免有些以偏概全了。

不得不说,现在中国的新能源造车市场,的确正在发生着一场深度且彻底的变革。

无论是在资本市场上,还是在消费者市场上,中国的新能源造车市场,早已陷入到了一场红海之中。

对于每一个新能源造车市场上的玩家们来讲,其实亟待需要一场深度而全面的赋能。

这样一场全面而深度的赋能,并不仅仅只是体现在资本的助力上,而是更多地在于对于新能源造车玩家们的流量赋能上。

或许,正是看准了这样一个契机,当周鸿祎开始宣布进入到打造个人企业家IP的赛道上的时候,他首先将发力点便选在了新能源造车的赛道上。

同样地,对于长城这样的传统老牌车企来讲,其实,同样需要类似的助力和支持。

这其实是与周鸿祎投身到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的初心是不谋而合的。

如果我们站在这样一个角度再去评判和分析魏建军与周鸿祎之间的逻辑,便会得出一个和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看法。

说到底,无论是魏建军也好,还是周鸿祎也罢,他们都是希望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得更好的,走得更远的。

如果仅仅只是拿着魏建军的这一说辞,就简单地去诋毁周鸿祎,抑或是试图借着这一噱头,试图去掀起一场全新的骂战,其实是大可不必的。

只有真正站在促进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更好地发展的角度,只有真正站在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摇旗呐喊的角度,才能真正理解魏建军和周鸿祎两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环节所做的贡献。

结语

魏建军「打脸」周鸿祎的背后,其实,更多地是一场误会。

说到底,魏建军和周鸿祎都是在各自不同的领域里在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应有贡献。

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魏建军和周鸿祎其实是殊途同归的。

无论是魏建军口中的用户,还是周鸿祎身上的流量,他们都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过程当中不可被低估的力量。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知道,所谓的魏建军「打脸」周鸿祎,或许仅仅只是一种理解的失误,它无法完整地反映魏建军的真实意图,更加无法认识到周鸿祎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支持的决心和勇气。

—完—

# 科技
# 互联网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