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越质疑越接近真相:宋代学者对伪《尚书》的辨伪之路

畜泰堂

2024-09-23 23:52 江苏

80784 0 0

在学术研究中,质疑传统和经典并非一种破坏性的行为,反而是推动知识进步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在对古代经典的研究中,质疑有时比盲目信奉更能接近真相。宋代的学者们正是通过质疑伪《尚书》,深化了对经典的理解,为学术的独立思考打开了新局面。他们的质疑精神引导我们思考:当面对历史和经典时,质疑是否是一条通往真相的必要之路?

从西汉到宋代的辨伪历程

从西汉到宋代,关于伪《尚书》的质疑与辨伪经历了一个漫长且复杂的历程。这一过程不仅反映了学术思潮的变化,也体现了不同时代学者在对经典文献真伪问题上的态度转变。

张霸:最早的《尚书》造假者

张霸所伪造的《尚书》一〇二篇,在当时就已经被人发觉了。《汉书•儒林传》说:“世间所传百两篇尚书,出东莱人张霸,分析合二十九篇以为数十,又采左氏传、书序为作首尾,凡百二篇,篇或数简,文意浅陋,成帝时,求其古文者,霸以能为百两征,以中书校之,非是。霸辞受父,父有弟子尉氏樊并,时大中大夫平当,侍御史周敞,劝上存之,后樊并谋反,乃黜其书。”王充《论衡•正说》篇说:“至孝成皇帝时,征为古文尚书学,东海张霸,案百篇之序,空造百两之篇,献之成帝,帝出秘书百篇以校之,皆不相应,于是下霸于吏。吏曰:霸罪当死,成帝高其才而不诛,亦惜其文而不灭,故百两之篇,传在世间,传见之人,则谓尚书本有百两篇矣。”我们根据这两则记载,可以确切地知道张霸所上的《尚书》是假造的。

马融:质疑经典真伪

东汉时期的马融对《尚书》的质疑集中在《太誓》篇。

孔颖达:唐代学术的系统化与伪《尚书》问题的正式提出

到了唐代,伪《尚书》问题进入了更加系统化的讨论阶段。孔颖达在其编撰的《尚书正义》中正式提出了“伪《书》”这一概念。他认为西汉的张霸伪造了《尚书》中的24篇。这一观点标志着伪《尚书》问题在学术界的正式提出,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然而,孔颖达的观点并非无懈可击。他的质疑主要基于对古文《尚书》的误解。实际上,孔颖达误将古文中失传的16篇拆解为24篇,并认为这些篇章是张霸伪造的。这一错误在当时并不罕见,因为唐代学者在面对传世文献时,常常依赖有限的文本资料和不完整的传承链条。因此,孔颖达的观点虽然存在问题,但它为后来的学术讨论奠定了理论基础,推动了伪书辨别工作的发展。

这一时期,学术界对于经典文献的质疑精神逐渐增强。学者们开始不再单纯地依赖先贤的注释,而是通过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对经典文献提出新的理解和质疑。孔颖达的工作,虽然没有彻底解决伪《尚书》的问题,但它推动了伪书问题在学术界的进一步讨论,使得质疑经典的声音逐渐被认可。

吴棫:宋代学者的辨伪高峰

到了宋代,质疑伪《尚书》的讨论达到了一个学术高峰。

吴棫(字才老)是宋代对伪《尚书》进行系统研究的第一人。他撰写的《书裨传》十二卷被认为是宋代辨伪研究的里程碑之作。在这部作品中,吴棫运用了文体学的分析方法,详细对比了孔安国传下的《尚书》与伏生版本的文体差异。他发现,孔安国版本的语言过于平易,而伏生版本则显得艰涩难读。这一差异让吴棫提出,孔安国的《尚书》版本很可能经过了后人润色甚至伪造。


质疑背后的学术深度

与唐代学者的质疑相比,宋代学者的辨伪工作不仅涉及伪篇,更深入地探讨了真篇的真实性。程颐和苏轼是宋代疑古思潮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质疑涉及到了《尚书》中的多个篇章。程颐对《金縢》篇的怀疑,苏轼对《胤征》和《顾命》篇的质疑,表明宋代学者不仅关注伪作,更深刻思考了经典文献的传承和文本的内在逻辑。

尤其是苏轼的质疑,是具有极大的学术勇气的。他不仅怀疑伪篇,还大胆提出了对《康诰》篇首段内容归属的质疑,认为该段应属于《洛诰》。这一超越传统的见解反映了宋代学者对经典文献的整体性和文本传承的复杂性进行全面审视的学术态度。

这种质疑精神,使宋代学者不再仅仅是捍卫经典的信徒,而是积极的批判者和探索者。他们的质疑,不仅推动了对《尚书》伪篇的揭露,也为后来的学术研究铺平了道路。相比之下,唐代学者则更多侧重于维护经典的权威性,很少主动对真伪篇进行深入的质疑。这种对比体现了宋代学术精神的开放性和创新性。


考据的兴起

宋代学者的质疑不仅是对经典文献的批判,更推动了考据学的发展。吴棫的研究方式是一种典型的考据学思维,通过文体、语言的差异分析,揭示了文本的不同来源。考据学的兴起,标志着宋代学术由对经典的盲信走向了以理性和证据为基础的深度研究。

吴棫通过对孔安国和伏生传下的《尚书》版本进行文体对比,发现孔安国版本过于平易,缺乏古文的艰涩特征,由此推测孔安国所传版本可能经过了后人的润色甚至伪造。这种基于文体和语言特征的分析,正是考据学的核心方法。


质疑的局限与突破

尽管宋代学者的质疑精神为学术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他们的工作也存在局限性。例如,苏轼对《康诰》首段的质疑,实际上基于文本表面差异,忽略了古文今文在传承过程中的变化。而吴棫的质疑虽然基于文体分析,但有时也因为证据不足而导致误判。

此外,朱熹虽然高度评价了吴棫的疑辨精神,但他同时也维护了理学派的经典地位。朱熹对伪古文的质疑非常全面,但他并未完全推翻伪篇,而是通过调停的方式维护了部分伪文的权威性。这种矛盾反映了宋代学者在质疑与捍卫传统之间的张力。

然而,正是这种质疑和捍卫的张力推动了宋代学术的前进。质疑使学者们不断接近真相,而捍卫传统则为学术研究提供了稳定的参照系。通过这种动态平衡,宋代学者在质疑过程中逐步厘清了《尚书》伪篇的真相,并为后世学者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宋代学者对《尚书》的质疑,展现了他们在学术研究中的勇气与独立思考精神。通过不断质疑,他们揭开了伪《尚书》的真相,并为考据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这种质疑精神不仅推动了学术进步,也为后世学者提供了思考的模板。

对于当代学者来说,质疑依然是通向真相的重要途径。我们应当继承宋代学者的质疑精神,不盲目接受传统权威,而是通过深入研究、仔细分析,最终接近真相。同时,质疑并非目的,而是一种工具,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复杂的历史和文本。

通过宋代学者的辨伪之路,我们看到:越质疑,越接近真相。这种精神在当今学术研究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