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动物界全系列】花蜂类—蜜蜂科

这个是认证

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2024-10-04 10:04 上海

28460 0 0

花蜂类—蜜蜂科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节肢动物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有翅亚纲

新翅下纲

膜翅目

细腰亚目

蜜蜂总科

花蜂类

蜜蜂科

 

蜜蜂科(学名:Apidae)是膜翅目、蜜蜂总科之下最大的一科,包含了许多常见的蜂类,如蜜蜂、熊蜂(英文:bumblebee)、无针蜂(英文:stingless bees)、木蜂(英文:carpenter bees)、兰花蜂(英文:orchid bees)和杜鹃蜂(英文:cuckoo bees)等。不少蜜蜂科物种作为授粉的媒介,在自然界和农业生产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1.分类史

历史上传统的分类:

兰花蜂属 Euglossa

熊蜂属 Bombus

蜜蜂属 Apis

无蛰蜂属 Meliponula

除此之外,现今的蜜蜂科还包括了之前被分到条蜂亚科(Anthophoridae)和栉距蜂亚科(Ctenoplectridae)的所有蜂属(genera)。尽管蜜蜂科中最常见的一些蜂种具有社会性,但是绝大多数却是独居的,包括一部分的劳动寄生型蜂种。

旧时蜜蜂科包含四个族(蜜蜂亚科:蜜蜂族、兰花蜂族,熊蜂亚科:熊蜂族和无蛰蜂族),这四个族连同条蜂亚科下的所有族以及栉距蜂亚科,现在被重新分类(有些从科降级为族)成为蜜蜂亚科下的族。在生物分类学上将组一级的分类向下移成为了一种趋势,2005年一个巴西的分类法对此更进一步而将所有现存的蜜蜂科一起命名为“Apidae”,然而并没有被文献资料广泛接受。

2.形态特征

体小型到大型,长2~39mm。多数体被绒毛或由绒毛组成的毛带,少数光滑,或具金属光泽;中胸背板的毛分枝或羽状。雌性触角12节,雄性13节。前胸背板短,后侧方具叶突,不伸达翅基片后胸背板发达。翅发达;前、后翅均有多个闭室,但前翅翅室变化大,亚缘室2~3个;前翅上有1径褶穿过1m-Cu横脉上的气泡(在其他细腰亚目中穿过M脉);后翅具臀叶,常有轭叶。雌性腹部可见6节,雄性7节。

3.社群阶级

一个蜜蜂群体有几千到几万只蜜蜂,由一只蜂后、少量的雄蜂和众多的工蜂组成。

(1)蜂后

蜂后,亦可称为蜂王,是蜜蜂群体中唯一能正常产卵的雌蜂。蜂后所产的未受精的卵(孤雌生殖),只能发育成雄蜂。如果是受精卵,则按需要发育成工蜂和新的蜂后(双套染色体)。蜂后死后,蜂群会哺育新的蜂后。

蜂后的寿命可活3到5年,而雄蜂只能活几个月,工蜂的平均寿命(在采蜜季节)只有45天上下左右。所以蜂后通常是蜂群中其他成员的母亲,故有人也把蜂后称为母蜂。

(2)雄蜂

雄蜂在蜂群中的作用是与蜂后交配,一般在繁殖季节出现多,交配后不会立即死亡。雄蜂的精液可以在蜂后的体内保存数年而保持活力并具有授精能力。雄蜂的体型要比工蜂大,翅长,飞行能力强;全身呈黑色,腹部花纹不如工蜂明显,但是与蜂后一样,因为无针所以不具备攻击能力,所以被蜜蜂蛰伤的情形其实都是工蜂所为。雄蜂的食量大,因此工蜂会根据繁殖的需要和巢内食物的多寡来决定雄蜂去留。

(3)工蜂

工蜂是蜜蜂群体中数量最多且最为忙碌的成员。工蜂除了出外采蜜,供蜂群食用外,还有要负担保护蜂群不受袭击等工作,可是工蜂的地位非常低微,特别是连生育能力也没有。工蜂并非天生没有繁殖能力,而是在出生后被夺去。它们可否发育成蜂后,取决于它们出生后的饮食。从卵中孵化后,如果它们连吃五天的蜂王浆,蜂体发育速度就快,16天就能发育成能生育的蜂后;但相反,若它们只吃了两三天的蜂王浆,厨余,发育速度就会变得慢了,21天后才能变成虫,长大后它们虽然仍是雌性的,但却失去了生育能力。

4.生活方式

(1)蜂巢

蜂巢是指由蜜蜂属所建造的一种封闭结构,作为他们居住以及繁殖后代的地方。天然的蜂巢存在于野生蜂群之中,可能会占据树木中空的部分等空间;而人工养殖蜜蜂则常被养在养蜂场内通称为蜂箱的人造蜂巢。有相当多种品种的蜜蜂都会建造蜂巢,但其中只有西方蜜蜂和东方蜜蜂被人类驯化。天然蜂巢的作用跟鸟巢相类,其作用为保护居住在里面的动物。

蜂巢的内部结构称为蜂房,蜂房由一系列以蜂蜡制作,紧密排列的六角柱体蜂室所组成,蜜蜂用这些蜂房来储藏食物如蜂蜜和花粉;蜜蜂也在这些蜂房中培育后代,它们会将幼虫、卵及蛹藏在个别的蜂房中。

(2)食物

蜜蜂依靠采食蜂蜜为生。蜂蜜为蜜蜂的热量来源。花粉为蜜蜂的营养来源。年轻的工蜂会分泌蜂王浆给蜂后食用,食用蜂王浆是蜂后寿命长达3–5年的原因之一。


5.交配

蜂后一生只会婚飞一次,一星期大的蜂后会选择晴朗的日子出巢进行婚飞,蜂后会飞到特定的雄蜂聚集区域(英文:drone congregation area,缩写:DCA)吸引雄蜂。DCA 位于空中大约1/12到1英里高处。 蜂后飞到 DCA 后附近会开始徘徊很多的雄蜂,雄蜂群会一直跟随在蜂后身后,飞一段时间后体弱雄蜂会开始掉队,蜂后会等到最后还跟着的强壮雄蜂,与雄蜂在空中交配。蜂后一生只有一次的婚飞,会尽可能的与多只雄蜂交配,多达15雄蜂,整个飞行和交配过程需要10到30分钟,雄蜂交配不久后死亡,生殖器会停留在蜂后身上,下一只雄蜂会先排除前一只雄蜂的生殖器再继续交配。最后一只雄蜂的生殖器会等到蜂后回到巢内待工蜂去除(为防止精液流失),蜂后回到巢内经2–3天后会开始产卵。

6.生殖与遗传

雄蜂为未受精之卵细胞发育而成,精子系假减数分裂而成。雄蜂为发育周期最长的种类,从卵到成虫需24天。雄蜂为蜜蜂里唯一不具有螫针的蜂种。雄蜂有良好的飞行能力,这是与蜂后交配成功概率的保证。工蜂从卵发育到幼虫需11天,卵期3天,幼虫期9天。工蜂幼虫此后经过5次脱皮进入蛹期。蛹期9天后,羽化破茧。蜂后为发育周期最短的蜂种,只需16天。蜂后为蜜蜂社群的唯一母亲,一天可产卵1500–2000颗卵。蜂后的寿命可达3–5年。

7.信息交流

(1)化学方式

蜜蜂腺体释放出的一种微量化学信息物质,被称为信息素,也叫外激素。依靠空气或个体间的接触进行传播,对同种个体间来说传播的是一种“语言”,接受的个体能理解这种“语言”的含义,作用于行为或生理反映。

(2)行为方式

主要是舞蹈,最典型的是圆舞和摆尾舞。舞者是采集蜂中的侦察蜂,舞台是巢内与地面垂直的巢脾。侦察蜂跳什么舞根据所探查到的蜜源的方向与距离不同而选定。如果侦察蜂在离蜂巢100米之内的地方发现了蜜源则跳圆舞,整个过程是这样的:当侦察蜂带着在那里采集的花蜜回到巢内后,先是在巢脾上安静地呆一会儿,然后把花蜜慢慢地吐出来,挂在嘴边,由周围的同伴用喙把其吸走。接着侦察蜂便跳起圆舞,一会儿向左转圈,一会儿向右转圈,但轨迹总是圆的。对于蜜源的质量,是通过跳舞的激情来表示的,即花蜜越多越甜,就跳得越起劲。

最近的研究表明:采集蜂在回巢时以“8字舞”的方式进行信息沟通并不是蜜蜂与生俱来的本能——2023年3月10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谭垦和团队因为这个颠覆学界认知的发现首次登上了《科学》封面。它揭示了脑容量很小的无脊椎动物也具备“言传身教”的能力,相互交流和学习是蜜蜂社会取得成功的基石。

(3)物理方式

利用声与光传递信息。所谓声,就是蜜蜂振翅的声音。比如蜂王双翅振动发出的声音被称为“歌唱”,“歌声”通过巢脾传递,这是因为蜂王振动双翅是靠胸肌的振动而带动的,由于胸肌紧贴巢脾就将其振动声波传播开来,当蜜蜂感受到后,便产生停止活动的反应。再如,侦察蜂飞舞发出的“呼呼”声,有“调兵遣将”的作用,一旦产生了新蜂王,就必然分蜂,这时侦察蜂发出的这种声音,便引导蜂群飞向新巢。

8.防卫

蜜蜂的腹部末端长有长长的螫针,当人们因为害怕而扑打它时,它们就有可能出于自卫而蛰人,蛰人后它们也会死去。这是因为蛰针是由一根背刺针和两根腹刺针组成,而螜针又与大、小毒腺和内脏器官相连,腹部刺针末端长有很多小倒钩。当蜜蜂蛰人时,小倒钩会牢牢地勾紧人们的皮肤。当蜜蜂试图飞离时,刺针就会连同部分内脏一起被拉出体外,蜜蜂也就因而死去。不过,当它螜咬其它有着硬质表皮的昆虫时,因小倒钩没法勾紧光滑的表面,蜜蜂也就不会死去。

此外,蜜蜂不喜欢黑色物体和绒毛状物体,以及酒、葱、蒜等散发的刺激性气味,而女人常用的香水则会吸引蜜蜂。

9.主要价值

蜜蜂是一类有严格社会性生活的昆虫。同一巢中,形态、职能各不相同,各司其职。

本科世界上约知有3500种,我国已记载有303种。蜜蜂因飞舞花间,为多种农作物传粉作媒,使之增加产量,为人类生存立下了不朽的功劳。蜜蜂在筑巢、酿蜜、育儿过程中所生产的王浆、蜂蜡及工蜂体内的蜂毒,都是极其宝贵的中药材。

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云:“蜂尾垂锋,故谓之蜂,蜂有礼范,故谓之萤。”礼记云:“范则冠而蝉有矮”,化书云:“蜂有君臣之礼,是矣”。

从以上的记载可见,我国2000多年以前,已经知道蜂,并且也已经食蜜。在公元前一二世纪所著的《神农本草经力上则把“蜂蜜”和“蜜蜂”列为上品,并说:“生岩石者为石蜜”,可见2200年前人们已经把蜜作为药用。

蜜蜂是对人类有益的昆虫类群之一。它为农作物、果树、蔬菜、牧草、油茶作物和中药植物传粉,产量可增加几倍至20倍。据美国报道,蜜蜂为洋葱传粉增产效果甚为明显。养蜂酿蜜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人早在4000多年以前就已经开始饲养中蜂。世界上大约有蜜蜂5000多万群,年产蜂蜜60万吨左右,蜂蜡和蜂胶都是轻工业的原料。通常情况下,一只工蜂一天外出采蜜40多次,每次采100朵花,采到的花蜜只能酿0.5克蜂蜜。采蜜时它们停在花朵中央,伸出管状“舌头”吸取甜汁。回到蜂巢,再将花汁吐在一个空的蜂巢中,晚上再把甜汁重新吸到体内进行酿造,然后再吐出,再吸进去,如此吞吞吐吐,要进行100到240次,最后才酿成香甜的蜂蜜。蜂蜜还将花粉带回巢,作为自己的口粮。

10.下属亚科

蜜蜂亚科(Apinae)

杜鹃蜂亚科(Nomadinae)

木蜂亚科(Xylocopinae)

11.杜鹃蜂亚科

杜鹃蜂亚科(学名:Nomadinae)是蜜蜂科下的一大亚科。


(1)特征

这一整个亚科的的物种都行偷窃寄生(Kleptoparasitic),它们会在不同蜜蜂属的物种作为宿主,身为寄生型物种没有携带花粉的外罩。其外观看起来像黄蜂。所有的物种都具有在宿主不在时,其雌性进入宿主蜂巢并将卵置入宿主蜂窝的行为特征;其幼虫会在蜂窝里发育,孵化后杀死宿主幼虫,成长到一龄幼虫时就已特别适应宿主蜂窝的环境,它们具有可杀死寄主幼虫的长上颚,在蜕皮至二龄时就会退化,此时食性会转变为食花粉和花蜜。另一个不寻常的行为是它们经常“休息”,并用下颚抓住植物的茎跟叶。

(2)下属族

鹰爪斑蜂族(Hexepeolini)

木斑蜂族(Nomadini)

隐孢子虫蜂族(Epeolini)

拟砂斑蜂族(Ammobatoidini)

新斑蜂族(Neolarrini)

砂斑蜂族(Ammobatini)

 

 

# 动物界全系列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