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散文家印宗贵笔下的《老家》,从贫困角落到希望乐土的蜕变

八链名人

2024-10-13 21:10 福建

24718 0 0

近日,散文家印宗贵在网上发表了一篇散文,名字叫《老家》。文章充满情感与深度,以作者的老家——一个位于广西的深山村庄为背景,细腻描绘了该村从贫困到繁荣的蜕变过程。文章开篇便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老家往昔的贫困景象:崎岖的山路、泥泞的雨季、破旧的土坯房、孩子们艰难的求学之路以及村民们辛勤劳作却收获甚微的生活状态。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老家过去的艰辛与不易,更为后文的蜕变埋下了伏笔。

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的宽阔道路铺设、特色农业项目引入、学校设施改善、医疗条件提升以及互联网等现代科技的使用,都为老家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这些变化不仅带来了物质上的富足,更重要的是激发了村民们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他们积极投身于家乡的建设与发展中。

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在时代变迁中顽强拼搏与华丽转身,颂扬了村民们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对老家未来发展的美好期待与坚定信心,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老家深深的眷恋与无尽的牵挂。让我们一起走进印宗贵的《老家》,感受它的蜕变。以下为全文:

老 家

文/印宗贵

在广西那片广袤而多彩的土地上,我的老家深藏在一个小小的山村里。那是一个曾被贫困的阴霾重重笼罩的地方,仿佛被岁月遗忘在时光的角落。

老家的路,往昔是那般崎岖难行,蜿蜒曲折的小道犹如一条被生活压弯的脊梁。每逢雨季,便化作一片泥泞不堪的泽国,每迈出一步都像是在与命运进行一场艰难的角力。鞋子深陷泥沼,拔出时需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仿佛是要挣脱贫困那无形的枷锁。土坯房星星点点地散落于山坡之上,破旧的屋顶在岁月的侵蚀下摇摇欲坠,墙壁上的道道裂痕宛如老家饱经沧桑的面容,默默诉说着生活的艰辛与不易。那残破的门窗,在风中发出“嘎吱嘎吱”的哀鸣,犹如低沉的哭诉,痛陈着命运的多舛。

村里的孩子们,从学前班或者一年级开始,就要去遥远的学校寄宿。每周日,小小的身影背着沉重的书包,里面装着一周的米、盐、油,艰难地走在山路上。那山路崎岖不平,杂草丛生,孩子们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一不小心就摔倒。到了学校,他们自己淘米,送去食堂蒸饭。每餐的菜只有简单的黄豆,没有一点油水。就这样,他们一直待到周五才能回家,回家的路同样漫长而艰辛。

曾经,这里只有窄窄的山路,路面坑坑洼洼,石头突兀。后来,慢慢有了石沙路,但也崎岖不平,孩子们走在这样的路上,常常是尘土飞扬,一脚深一脚浅。从家里到学校,要走两个多小时,一路上,他们的脚磨出了水泡,肩膀被书包勒得红肿,但依然咬牙坚持。

村里的房子,大多是破旧的瓦房,四面透风。冬天,寒风从缝隙里钻进来,冻得人瑟瑟发抖。夏天,雨水又会顺着瓦片的缝隙滴落,屋内潮湿阴暗。家里的家具简陋至极,一张破旧的木桌,几条摇晃的板凳,就是全部的家当。

田间的土地,贫瘠而干涸,犹如被上天遗弃的荒原。人们日复一日地辛勤劳作,每天天还未亮,便能看到村民们扛着锄头,背着竹筐,匆匆走向田间。播种时节,他们弯腰弓背,双手沾满泥土,仔细地将每一粒种子埋进土里,眼神中充满了期待。然而,贫瘠的土地难以提供充足的养分,种子常常发芽率不高。除草施肥时,他们头顶烈日,汗水如雨滴般洒落在土地里,却难以滋润生活的干涸。为了给土地增加肥力,他们不得不四处收集农家肥,肩挑背扛,艰难地在山路上跋涉。即便如此,庄稼还是常常面临缺水的困境,灌溉用水需要从远处的溪流一桶桶挑来,沉重的水桶压弯了他们的腰。到了收获的季节,如果赶上好年景,还能有些许盈余,若是遇上灾年,比如暴雨冲垮了田埂,或是干旱让庄稼枯萎,所有的辛苦都可能化为泡影。即便如此,他们从未放弃对土地的坚守,因为那是他们生活的希望。他们精心呵护着每一株幼苗,如同呵护着自己的孩子,时刻关注着庄稼的生长状况,防虫、防病,每一个环节都不敢疏忽。

村里的孩子,那一双双清澈的眼眸中闪烁着对知识的炽热渴望。他们每天早早起床,走好几里山路才能到达那简陋至极的学校。教室里,破旧的桌椅摇摇晃晃,斑驳的黑板字迹模糊。借着昏黄微弱的灯光,他们努力地学习,书本上的每一个字都仿佛是通向未来的钥匙。上学的路充满了艰辛,夏日里要忍受酷热和蚊虫的叮咬,冬日里又要顶着寒风和霜雪。他们没有像样的书包,只能用旧布缝制成简单的袋子;铅笔用到很短了还舍不得扔,套上一个小竹筒继续使用。作业本正面写完了写反面,每一页都写得密密麻麻。即便没有漂亮的书包和齐全的文具,他们依然对知识充满敬畏和渴望。为了节省本子,他们会在写完的页面背面继续写字,直到纸张再也无法承载更多的字迹。然而,由于贫困,很多孩子不得不早早辍学,回家帮忙干活,他们的梦想被现实无情地击碎。

老人们则常常坐在自家门口,目光呆滞地守望着日出日落,他们脸上纵横交错的皱纹里,深藏着岁月的沧桑和生活的愁苦。他们经历了太多的风雨,见证了太多的苦难,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那些贫困留下的伤疤,不仅刻在了他们的身体上,更烙印在了他们的心灵深处。曾经,村里的电力供应极度不稳定,频繁的停电让夜晚变得格外漫长而黑暗。家中没有一件像样的电器,唯一的一台老旧收音机,成了了解外界的唯一窗口,却也时常充斥着嘈杂的噪音。村里的医疗条件简陋到令人心碎,小小的感冒都可能演变成危及生命的重症,因为去镇上的医院要徒步翻越数座山岭,走过漫长而艰险的山路。老人们生病时,往往只能依靠一些土方子来缓解病痛,他们默默忍受着身体的不适,只为不给家里增添负担。有些老人为了补贴家用,还会编制一些竹篮、草帽拿去集市卖,尽管收入微薄,但也是一份努力。他们的衣服缝了又缝,补了又补,舍不得买一件新的。

家里的妇女们,除了操持家务,还要喂养家禽家畜,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天刚蒙蒙亮,她们就起床生火做饭,然后去河边洗衣服,冰冷的河水冻得双手通红。回来后又要打扫庭院、喂养鸡鸭,一刻也不得闲。缝补衣物时,在昏暗的灯光下,一针一线都倾注着对家人的关爱。到了赶集的日子,她们背着沉甸甸的背篓,走十几里山路去集市,只为了能把家里的农产品换成微薄的收入,补贴家用。她们会为了几毛钱的差价和商贩讨价还价,只为了能多给家里买点必需品。家里的饭菜常常是简单的青菜和粗粮,只有在过年过节时才能吃上一点肉。

然而,即便身处如此困境,老家依然拥有着最纯净的天空。蓝天白云是它永恒的美丽画卷,青山绿水是它与生俱来的无价珍宝。那葱郁的山林,是大自然慷慨赋予的绿色宝藏,每一片树叶都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坚韧;清澈的溪流,奔腾着不息的生命活力,水花溅起的瞬间,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欢快乐章。这里的风,带着泥土的芬芳和野花的清香;这里的雨,滋润着万物的心灵,也滋养着人们对未来的一丝憧憬。那灿烂的阳光,毫无保留地洒在田野上,仿佛在为这片土地注入无尽的希望与力量。

每当晨曦初现,鸟儿欢快的歌声唤醒沉睡的村庄。它们在枝头跳跃欢唱,仿佛在为新的一天热情欢呼。每当夜幕降临,璀璨的星光如同镶嵌在黑色天幕上的宝石,照亮了人们归家的路途。这里的人们,虽然一直生活在贫困之中,却始终保留着那份最质朴的善良和最纯粹的真情。邻里之间的互助互爱,是生活中最温暖人心的底色。一家有难,八方支援,那份浓浓的乡情,在艰难困苦的时刻显得无比珍贵,宛如黑暗中的明灯,给人们带来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力量。农忙时节,大家相互帮忙,收割庄稼,共享丰收的喜悦。哪家做了好吃的,也会给邻居们送去一份,传递着温暖与关怀。村里的节日总是充满了浓厚的氛围,大家聚在一起,唱歌跳舞,暂时忘却生活的艰辛。

如今,时代的春风终于徐徐吹进了这个曾经被遗忘的小山村。新的宽阔道路正在热火朝天地铺设,犹如一条希望的纽带,连通了外面那个精彩的世界。车辆的轰鸣声打破了往昔的沉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政府大力扶持的特色农业项目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乡亲们纷纷投身于经济作物的种植,果园里的果树郁郁葱葱,茁壮成长,枝头挂满了沉甸甸、鲜嫩多汁的果实,仿佛是大地捧出的一颗颗璀璨明珠。

现代化的农业技术逐步引入,科学高效的灌溉系统让曾经干涸的土地重焕生机,肥沃的土壤孕育出了丰收的无限希望。学校的设施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善,明亮宽敞的教室、崭新舒适的桌椅、丰富多样的图书,孩子们的脸上绽放出更加灿烂如花的笑容。他们在知识的浩瀚海洋中尽情畅游,勇敢地追逐着属于自己的远大梦想。村里还建起了设施完备的卫生室,小病小痛不再成为困扰村民的难题,大家的健康有了更坚实可靠的保障。互联网也走进了村子,让村民们能及时了解外面的信息,为农产品打开了更广阔的销售渠道。一些年轻人开始回乡创业,开办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村里还成立了合作社,统一收购和销售农产品,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新的民居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取代了过去的土坯房和破旧瓦房。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再也不用去远处挑水。村里的文化活动也日益丰富,建起了文化广场,晚上人们在这里跳舞、健身,享受着美好的生活。电力供应稳定了,家用电器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电视、冰箱、洗衣机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

从以前的山路到石沙路,再到如今平坦的水泥路,交通的巨变让村里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孩子们上学不再艰难,一辆辆校车穿梭在乡村道路上,载着希望和梦想前行。

老家,在岁月的滚滚洪流中,正奋力褪去贫困的沉重外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活力。而我,无论漂泊多远,那份对老家的深深眷恋和无尽牵挂,永远都如同一颗种子,深埋在心底最柔软的角落。那是我生命的根基,是我灵魂的栖息之所,是我永恒的精神家园。我见证着它的过去,满怀着对它未来的美好期待,坚信在时代浪潮的汹涌澎湃中,老家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书写下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它将不再是贫困的代名词,而是充满希望与幸福的乐土,是每一个漂泊游子心中最温暖、最坚实的港湾。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家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发展。山上的树木更加繁茂,溪流更加清澈。村里开始发展生态旅游,游客们可以来这里徒步、登山、露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为了吸引更多游客,村里还举办了各种民俗活动,如传统的歌舞表演、手工艺制作展示等,让游客们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

教育方面也有了更大的进步,不仅学校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师资力量也得到了加强。越来越多的孩子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大山,去追寻更广阔的天地。同时,也有一些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村民们的环保意识也逐渐提高。他们不再随意砍伐树木,而是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垃圾分类也逐渐推行开来,村里变得更加整洁美丽。

老家的变化日新月异,每一次回去都能感受到新的惊喜。曾经的贫困小山村正在向着富裕、文明、美丽的新农村迈进。我相信,未来的老家会越来越好,成为人们向往的宜居之地。

而我,也会一直关注着老家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生活更加幸福美满。因为这里是我的根,是我永远的牵挂。

作者简介

印宗贵,广西东兰人,花香乡中心小学语文教师,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会员,中国作家网注册会员,国际注册汉语教师,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三秦艺术研究院理事,西宁市作家协会理事,广西楹联书画院院士,广西楹联学会会员,广西书法教育学会理事,广西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库人才,广西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河池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河池市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西宁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安双笔书法学会会员,巴彦卓尔市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东兰诗联学会理事,东兰作家协会会员,中网书联书画院理事,春蕾诗社社员,第十届半朵中文网专栏作家。

书法作品和文学作品散见于《书法报》、《中华诗词》、《中华辞赋》、《广西文学》、《广西诗词》、《河池日报》、《红水河文艺在线》、《河池文艺圈》、《魁星楼文艺》、《凤山文学》、《白鹭文刊》、《诗刊》、《星星诗刊》、《诗歌月刊》、《诗刊》、《新文青》、《诗文化》、《扬子江诗刊》、《中国校园文化》、《诗•淑颖》、《牡丹》、《心潮诗词》、《中国电力报》、《散文诗》、《壮美八桂》、《绿水诗刊》、《中国散文》、《莽原》、《奔流》、《人生与伴侣》、《中国诗歌》、《厦门文学》、《小说月刊》、《小小说月刊》、《三角洲》、《红豆》、中国作家网、半朵中文网、网易新闻、今日头条、经典文学网、湖北广播电视报等。

# 印宗贵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