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动物界全系列】花蜂类—切叶蜂科

这个是认证

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2024-10-18 17:56 上海

28587 0 0

花蜂类—切叶蜂科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节肢动物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有翅亚纲

新翅下纲

膜翅目

细腰亚目

蜜蜂总科

花蜂类

切叶蜂科

 

切叶蜂科(学名:Megachilidae)是属于昆虫纲膜翅目针尾下目蜜蜂总科的一科,为一种分布广泛的科。


1.生活习性

切叶蜂科制作蜂巢的主要材料为土壤及树枝。底下各种皆以花粉及花蜜为食,部分品种以掠夺其他种蜜蜂所采集的蜂蜜维生。

与其他同属蜜蜂总科的科目不同,其他科目的毛粉刷主要位于后腿,而切叶蜂科的毛粉刷仅限于腹部腹面。

切叶蜂科是最有效率的传粉昆虫之一,因为它们类似游泳的采蜜动作能有效授粉。

2.下属亚科

毛腹蜂亚科(Fideliinae)

切叶蜂亚科(Megachilinae)

3.毛腹蜂亚科

毛腹蜂亚科(学名:Fideliinae)是切叶蜂科下的一个亚科,也是一种寄生性蜂类。它们通常会寄生在鳞翅目昆虫的幼虫体内。毛腹蜂亚科的物种数较少,分布范围也较窄,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与其他寄生性蜂类不同的是,毛腹蜂亚科的雄性蜂并不具备钩状的生殖器,而是具有锯齿状的结构。此外,毛腹蜂亚科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来了解。

4.切叶蜂亚科

切叶蜂亚科(学名:Megachilinae),切叶蜂科的一个亚科。

(1)下属族

黄斑蜂族(Anthidiini)

刺胫蜂族(Lithurgini)

切叶蜂族(:Megachilini)

壁蜂族(Osmiini)

(2刺胫蜂族

刺胫蜂族(学名:Lithurgin),膜翅目切叶蜂科的一个族蜜蜂。

刺胫蜂属(学名:Lithurgus),膜翅目切叶蜂科的一个属蜜蜂。

①黑刺胫蜂

黑刺胫蜂(学名:Lithurgusatratus),膜翅目切叶蜂科刺胫蜂属的一种蜜蜂。


a.形态特征

雌性:16~18 mm。体黑色。头与胸等宽;上颚宽钝,具3钝齿;唇基倾斜,表面粗,刻点深且大,中央具一平滑纵脊;额区隆起;颊与复眼等宽;颅顶端缘较直;中胸盾片四周密被细刻点,中部皱状;小盾片稍隆,基半部粗纹状,端半部刻点密;前足基节膨大;足具粗刻点,前足及中足外侧各具2排棘,自基部至顶部逐渐增大;后足胫节外侧棘突大且不规则;腹部扁平;各背板基缘及端缘光滑,中部刻点细小。翅透明;翅基片、翅痣及翅脉均黑褐色。体毛少,颜面被灰白色绒毛;唇基端缘具一排黄褐色刚毛;颅顶毛褐色,杂少量黑褐色毛;中胸及足黑褐色毛,尤以胫节及第1跗节毛最长,刚毛状;腹部1~5节背板端缘具窄的白毛带;第5节端缘及第6节被黑毛;腹毛刷黑褐色。

雄性:14~16 mm。与雌性主要区别为:第7背板端缘呈三角形;后足各节均膨大,胫节无棘;体毛长且密。

b.生活习性

采访植物:棉花、荆条、木槿、蜀葵、菊科。

c.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北京、河北(涿州)、辽宁(沈阳)、山西(太谷)、上海、江苏(镇江)、安徽(宁国)、浙江(天目山)、山东(齐河)、河南(安阳)、广西(桂林、陆川)、四川(南充、秀山)、海南、云南(西双版纳)。

国外分布:越南,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印度尼西亚。


②额突刺胫蜂

额突刺胫蜂(学名:Lithurguscotnutus),是膜翅目切叶蜂科刺胫蜂属的一种蜜蜂。

a.形态特征

雌性:13~14 mm。体黑色,腹部1~5节背板端缘具细白毛带;第6节背板被红褐色毛。上颚宽,3齿;额具宽的隆突,边缘圆;唇基及额突表面密被皱状刻点;复眼宽为颊宽的3/5;颅顶、颊及中胸均被细密的皱状;腹部背板2~5节背板基部刻点细,余较稀。触角鞭节、翅基片、翅痣、翅脉均深褐色;翅浅黄色透明;足黑色,各跗节均黑褐色;距黄褐色。体毛灰白;唇基端部、眼侧额突上表面、触角窝、颊、中胸、并胸腹节及腹部第1节背板均被灰黄色长毛;1~5节背板端缘具细白毛带;第6节背板密被红褐色毛;腹毛刷灰白色。

雄性:11~13 mm。与雌性主要区别为:第1背板密被灰白色毛;2~6节背板端缘具灰白色毛带。

b.生活习性

于砍伐后残留的老树干中筑巢,沿纵向或横向筑巢室,多巢室或2巢室,巢室间具中隔。

c.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新疆(乌鲁木齐)。

国外分布:欧洲,阿尔及利亚,小亚细亚。

 

# 动物界全系列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