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谁还记得在大同百货二店买自行车的往事?

大同日报

2024-11-05 00:19 广东

55862 0 0

大同古城是大同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不可估量的稀缺资源。古都情结扎根于每个大同人的心灵深处。大同日报新媒体编辑部开辟专题栏目 《老照片故事》 ,以珍贵的老照片来讲述大同故事,留住古城记忆,记住大同乡愁。

第一季共60期已圆满推送,《老照片故事》第二季,继续挖掘古城记忆,寻找时光深处的大同文化底蕴。

光阴的故事里

尽是岁月变迁

在泛黄的老照片里

总有一段段美好回忆

老照片里记录着泛黄的故事

老照片里藏着每个人的秘密

老照片里收藏着老大同人的记忆

那些沿街的商店、银行

菜店、理发店里

曾经包容着老大同人的职场生涯

那些胡同、大院、街巷

排房、筒子楼

曾经收纳着老大同人几辈人的

平凡生活……

第116(下)期 讲述人:王秀梅

原工作单位:大同市百货二店

1970年我从大同三中初中毕业了,那一年我们这一批学生很幸运都分配了工作。毕业时找工作的过程也很简单,老师根据同学们的情况分到各自要去的单位就行了。分配是分批进行,先是商业单位,后来是其他的一些厂子如汽修厂、内燃机厂、皮毛厂等地方国营单位。像铁路、柴油机厂、机车厂、化工厂等是后期才能分去的,我们班有3人去了柴油机厂。

▲中学时的王秀梅

我们几个人被分配到大同市百货二店,老师带着我们到百货二店交接了一下就走了。当时到商业单位上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商业单位站栏柜(大同话“当售货员”)不好听,但很实惠。

▲参加工作后的王秀梅

工作后几个月,我就用攒的钱给我妈买了一台缝纫机,把我妈从缝衣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我也长大了,能帮我妈做事了,用缝纫机做衣服的事我也能干。当时我大姐在服装厂上班,一般都是她裁我缝,我妈的负担减轻了不少。

▲王秀梅在朝阳寺后街的家中

百货二店大约就是现在华林商厦麦当劳那个位置,离我家特别近,十来分钟就到。百货二店是个综合性商店,一楼烟酒副食、五金电器、钟表文具、日用搪瓷;二楼服装鞋帽、布匹针织。1972年我们商店成立了一个外宾专柜,专柜里是一些市面上很难见到的茅台酒、中华烟之类的商品,需用外汇券才能购买。

▲王秀梅在自家窗前的留影

我刚去时在一楼的五金组,卖自行车、缝纫机。当年的自行车主要有三个品牌,天津的红旗、上海的永久和凤凰。红旗、永久牌卖得多一些,除了标准型28车外,还有一种加重的。加重车是在前保险叉另加了一副电镀钢棍做的副叉,后衣架也有两根支撑棍。还有一种更加重的,连车的横梁都是上下两根。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才出现了“大链盒”的车子,以及弯梁的26车子(被称之为“坤车”)。“坤车”一出现,就成了女青年特别是未婚女青年趋之若鹜的目标。谁要是能买到一辆“坤车”,那比现在开奔驰宝马还牛气。再后来又有了锰钢车子,锰钢车比原来的车子重量轻了不少,骑起来轻快,年轻人骑上真是风光啊!

那时的自行车非常紧俏,一般都是单位发号,凭号才能购买。价格一百六七十块左右,是一般人五六个月的工资,不吃不喝才能攒够钱。当时人们的工资除了生活必备的花销外所剩无几,要买一辆自行车非常不容易。

▲王秀梅(左二)和同事们在百货二店时的留影

过去单位的工会都有互助会,像家里有急事、有病或是婚丧嫁娶这类急用钱的,可以向互助会借钱,过后再逐月归还。像买车子、手表、缝纫机这类大件,一般不好向互助会借钱,于是就有了“打汇”。具体就是一个班组、车间,有一个既热心又有威望的人牵头,一个人一个月出十块钱,十几个人就能“汇”一百多块。这一百多块按参加人需要钱的紧要程度使用。等于每个人向参加的同事借钱,可以缓解要买大件物品没钱的窘迫,好比现在向银行贷款分期付款一样。

▲民兵训练后的王秀梅(后排中)和同事们

我们五金组一天也就十来辆车的指标,分来多少卖多少。男同志在后面组装,装好了放在前面柜台卖。到后来,我们女同志也学会装车子。买车的人先交“号”、交钱,隔一天再来推车。

自行车是金贵东西,买回车子不算,还有后续的事情。要买自行车蜡,经常打点蜡;要拿红的、绿的或者黄的电工塑料带把大梁这些容易磨损的地方缠起来保护,实际上后来发现缠起来的地方车漆都捂得没有了光泽;还要在前后轮圈轴上套一个花花绿绿的毛圈圈,可以把前后轴擦得亮亮的。总之,就如同现在新手买了一辆小汽车,铺地板、包座套、贴膜。

自行车是紧缺商品,没号买不到。我们组里也有脑子灵活的人,买上各种零件自己攒车。车子紧俏,各种零件自然也紧俏。不过我们就是卖这些东西的,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买,碰上啥买啥,等上半年左右,差不多就能攒够一辆车的零件。这车子就成了红旗的大梁、飞鸽的手把、永久的前后轮,虽是各个品牌拼起来的,但骑起来没问题。

▲王秀梅在红会堂前的留影

当时我们许多同学都在各个商业单位上班,大家互通有无、互相帮忙。想吃肉了,找在肉铺上班的同学,买肉可以给你割点肥的,帮你买点不要号的骨头;想吃点心了,找卖糕点的同学,点心贵又要粮票,可以帮你买点心渣渣,虽不好看但也能解馋。商店卖紧俏东西的时候,我们预先要找一个角落,最少是两面靠住墙才能卖东西,不然柜台被挤塌了那是分分钟的事情。那真是个没有卖不了东西的年代,啥也剩不下,残次品、坏的也能卖了。

说起来这日子也就过去三十来年,我们国家发展得这么快,我有时候甚至怀疑是否还有过那些日子,想想真如做梦一般。还是现在好啊!愿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盛,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红火。

王秀梅近照

陈雁秋

大同资深摄影人陈雁秋先生拍摄了很多大同古城老照片,作为老大同人,他为这座老城拍下很多珍贵的影像,为我们记录下老街古巷的点点滴滴。同时,他也正在收集整理老照片里大同人的故事。

上面这个地方您熟悉吗?如果您与这个地方也有故事,期待您分享出来,请在留言区写下您的故事,或投稿给我们。

投稿邮箱:hy1200@126.com

策划:贺 英

责编:菅雨婷 校对:周建新

审核:邓 琳 监制:杨 刚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