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总科—斗牛犬蚁亚科〈蜜蚁亚科〉(上):斗牛犬蚁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节肢动物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有翅亚纲
新翅下纲
膜翅目
细腰亚目
针尾下目
蚁总科
蚁科
斗牛犬蚁亚科〈蜜蚁亚科〉
斗牛犬蚁亚科(学名:Myrmeciinae)又名蜜蚁亚科,隶属于蚁科,曾经广布世界,但现在只分布于新喀里多尼亚及澳洲,该亚科的工蚁可以交配和繁殖,他们能在蚁后死后继续维持群体存活。
1.分类史
斗牛犬蚁亚科是由意大利昆虫学家 CarloEmery(英语:Carlo Emery) 于1877年建立,起初的名字是 Myrmeciidae,以该亚科的模式属斗牛犬蚁属命名,1882年,该亚科被法国昆虫学家 Ernest André 更动为 Myrmicidae 科(蚁科的前身)下的一个族,但在1905年被移动到针蚁亚科下。
斗牛犬蚁亚科早期只有一个属斗牛犬蚁属(Myrmecia),2003年时 Ward 和 Bardy 重新描述了该亚科,并将其增加至2族4属;2006年从早使新世的丹麦、加拿大及华盛顿中描述了4属9种,其中1属由地位未名的物种组成。
2.生活习性
该亚科蚂蚁因为它的侵略性行为和强力的针刺闻名于澳大利亚。它们的毒液对过敏体质的人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与很多严重的过敏反应一样,如果紧急处理将会是致命的。这些庞大而又警惕的蚂蚁有着很特殊的特征,大眼睛、细长的上颚。他们有着超强的视力,视野能达到1米。牛头犬蚁是少有能无后繁殖的蚁种,雌性工蚁能交配繁殖,因此在失去蚁后之后依然能保持群落的繁盛。据记载一个Myremecia pyriformis 无后群落在1998年被人工饲养,在之后三年期间依然能繁殖出新的工蚁。
3.饮食习性
犬蚁亚科的牛头犬蚁的主食为小昆虫、蜜汁(植物中甜的粘稠的液体、或者来源于某些昆虫分泌)、种子、水果、真菌(蘑菇)、树胶、花蜜等等。因为他们生活在丛林中,所以很少接触到人类社会的食物。成年的牛头犬蚁主要以蜜汁为食,但幼虫则是肉食性的,需要工蚁捕猎小昆虫来喂养。工蚁通常也会反刍出食物供其他蚂蚁使用。
牛头犬蚁的天敌是一种黑蚂蚁,它们体型很小,利用数量优势来袭击牛头犬蚁群落。
4.哲学意义
哲学家亚瑟·叔本华(ArthurSchopenhauer)的主要作品《意志和表象的世界》(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中曾以牛头犬蚁作为一个范例去说明生存的意志:曾有人把牛头犬蚁切成两半,并放在一起,头部会用它锋利的上颚攻击尾巴,尾巴会用针刺防御头部的攻击。这个过程持续了一个半小时,直到它死绝或者被其他蚂蚁分开。这个现象多次实验均成功。
5.斗牛犬蚁属
斗牛犬蚁属(学名:Myrmecia)亦称为牛蚁或斗牛蚁,生活在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身体能够生长到3.7厘米,是体型较大的蚂蚁之一,亦长有一根毒刺。
(1)斗牛犬蚁
斗牛犬蚁(学名:Myrmeciapilosula)是一种蚂蚁,通常指多毛牛蚁,俗称牛蚁、犬蚁、狮蚁、牛头犬蚁、公牛蚁、英寸蚁、军士蚁、杰克跳蚁或者跳虫杰克。
①形态特征
澳大利亚的牛蚁是世界上最大的蚂蚁之一。其中短结牛蚁的体长可达37毫米。牛蚁的性情很凶暴。它们拥有锋利的锯齿状颚部和坚硬的蜇刺,敢于对抗任何挡路的敌人。不过,它们的武器主要还是用来对付猎物。
②生活习性
牛蚁拥有惊人的弹跳能力。它甚至能跳到胡蜂之类飞行的昆虫背上。
牛蚁是典型的伏击者。它们会隐蔽起来,有时候会躲在叶子下面,等到猎物经过时闪电般扑向对方身后,将刺插入对方的身体。然后,牛蚁就享用猎物的汁液,并将战利品残骸拖回蚁穴喂养幼虫。
③世界纪录
世界上最危险的蚂蚁是在澳大利亚沿海地区发现的斗牛犬(Myrmecia pyriformis),有几次这种刺痛足以在15分钟内杀死成年人。
(2)饕餮牛蚁
饕餮牛蚁(学名:Myrmeciaesuriens)也叫做塔斯马尼亚英寸蚁(Tasmanian Inchman),是牛蚁中的一种,常见于塔斯马尼亚。
①发现历史
1777年1月,库克船长的船队登陆在塔斯马尼亚的海湾。1月30日,医生William Anderson记录下当地的两种“麻烦”的昆虫,一种是蚊子,另一种是大黑蚁,它的针刺使人难以忍受,不过只持续很短时间。该昆虫后来被证实为饕餮牛蚁(Myrmecia esuriens)。
②形态特征
这种牛蚁最大体型的是蚁后能达到22-24mm(0.87-0.94英寸),雄蚁约16mm(0.63英寸),工蚁平均14mm-18mm(0.55-0.71英寸)。在牛蚁属里属于中等体型的品种,牛蚁属体型能从6mm(0.24英寸)至30mm以上(1英寸)。
这种蚂蚁主体是黑色,后腹部有一段橙红色斑纹。上颚、触须、脚均为橙红色。绒毛为黄色,并且很短,常见于头部,胸部,脚以及腹锤,关节处无绒毛。
上颚直长、里面有11颗小牙齿,第3、5、7、9颗牙齿特别大而且比其他牙齿长。英寸男有很好的视力,有利于在巢外防御和捕猎。
③生活习性
饕餮牛蚁栖息在塔斯马尼亚的森林、石头地、或者地底下,经常能在石头下或者倒下的树木下找到它们。它们的巢是土巢,用泥巴碎石或者一些植物盖着。
这种蚂蚁的工蚁常在小植物或者地表觅食,它们本来不是肉食性,以蜜汁和甜食为主要粮食,不过它们也会捕猎用来喂养幼虫。牛蚁的攻击性是闻名的,它们用上颚和针刺进行攻击。
饕餮牛蚁(Myrmeciaesuriens)和多毛牛蚁(Myrmecia pilosula)很相近,多毛牛蚁是大名鼎鼎的跳虫杰克,致命的毒虫。但饕餮牛蚁的毒性则从没记载,可能因为是它们毒刺造成的疼痛只是暂时的不足以致命,而且当地人民常把它们和其他针刺的昆虫归类到一起,当地人被针刺后只用一些树叶戳烂涂抹在伤口处就能缓解毒液。因此只有记载它们的针刺会造成疼痛,并没有毒性记载。
(3)剪齿牛蚁
剪齿牛蚁(学名:Myrmeciaforficata)外号也是叫英寸蚁,是牛蚁中的一种,生活在澳大利亚东南部,最常见就在塔斯马尼亚。
①形态特征
英寸蚁是最毒的牛蚁,体型由15mm-25mm(0.6-1英寸),不过相比起跳虫杰克侵略性就低很多。这蚂蚁全身棕紫色,黑色腹部。因为它们巨大的体型而获得该外号,最大的记录是25.4mm。它们的巢隐蔽在石头下面或者是一个小洞口。
②生活习性
和其他牛蚁一样,它们群居但捕食是独立完成的。
剪齿牛蚁是肉食和腐食的。它们用针刺攻击猎物,例如蛾、蜜蜂、火蚁等。它们的毒液在昆虫世界中是最强大的,引起过敏性休克是它们毒液强大的原因。
被牛蚁蛰到的症状和被火蚁蛰到的相似,反应是局部的,肿胀,发红,发烧,水泡的形成。心率上升,血压急降。3%的案例中会引起过敏性休克,急救方法和被蜂蛰一样。
(4)多毛牛蚁
多毛牛蚁(学名:Myrmeciapilosula)大名鼎鼎的跳虫杰克,也称为钩蚁、跳蚁、跳杰克等等。是牛蚁家族中一员,生活在澳大利亚。这种蚂蚁在该国各地均有分布,但大多数分布在Tasmania、rural Victoria、New South Wales和南澳大利亚。
①形态特征
这种蚂蚁是黑色或者红黑相间,有黄色或者橙色的脚、触须和上颚。它们通常10-12mm长,它们灵活的弹跳使他们获得了名号。它们的蚁巢隐藏在石头底下,或者选择直径大的碎石区下面。
和其他牛蚁一样,跳虫杰克也是独立捕食的,但群居。但它们攻击性十分强,会攻击不同巢的其他同类,甚至同巢间也会战争,因此他们的大群落并不常见。它们是孤独的猎手,视力敏锐、行动敏捷并可以实现短距离的跳跃。它们腹部长有蛰刺,其中拥有的毒液是昆虫世界中毒性最强之一。苍蝇被“跳虫杰克”注入强劲的酶和毒液之后,很快就无法动弹,几秒之内就会死去。“跳虫杰克”能将多少猎物带回巢穴,完全取决它自身的搬运能力。在这种残忍的捕食者面前,就连蜜蜂、黄蜂也要甘拜下风。它们非常好战,任何一点动静或是震颤都会激怒他们,而我们人类经常被它们误蛰。霍巴特救护车每周大约要出动一次,抢救被蛰伤的患者。患者表示:“你会感觉自己的整个身体都在颤抖、在发热,好像有一股热流通过你的静脉,然后整个身体就进入完全瘫痪状态。就在几分钟之内,你会觉得自己的生命仿佛枯竭了一样,那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感觉。”事实上,被“跳虫杰克”蛰伤后7分钟足以使患者脉搏停止跳动,生命体征消失。出现过敏性休克或直接死亡。当地医生表示:“大约1%的被蛰过的人都出现过周期性严重反应,这种病症要用肾上腺素来治疗。塔斯马尼亚岛上有4000人,他们随时可能被这种蚂蚁蛰死。
②毒性
医生们随后通过采集牛蚁(跳虫杰克)的毒液,研制出了专门对付这种毒液的解药,即毒液疫苗。
临床实验证实:当被注射过疫苗的人再次被牛蚁蛰到时不会有中毒反应;而没有注射疫苗的被蛰几分钟后出现不良反应:心跳加速,脉搏飞速跳动,血压不断飙升,全身发热,气管肿胀以致于呼吸困难,出现完全过敏性休克症状,身体对入侵毒液产生过激反应。如果不尽快注射肾上腺素,他就会因心率衰竭或窒息而死亡。
医生表示:“从引发过敏反应的角度来看,“跳虫杰克”要算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蚂蚁,它们极有攻击性,蛰起人来毫不犹豫,要是这种蚂蚁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也这么常见,说不定会有几十万人生活在被蛰的恐惧中,说不定会被它们蛰死。”
跳虫杰克基因组只有一对染色体,这是它们与外貌几乎完全一样的克氏牛蚁(Myrmecia croslandi)为数不多的区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