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大主题电影爆款频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社会效益和文化效应,日前,“坊间对话第36期:重大主题电影创作的新景观与新经验”在北京市文联举办,专家学者就重大主题电影的创作方式展开对谈,关注小人物的“向下看”创作方式引发专家学者的共鸣。
重大主题电影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1921》《长津湖》《志愿军》三部曲以及“我和我的”系列电影等作品,不但利用新兴数字技术手段使视听表现焕然一新,还将宏大叙事与个人情感相结合,故事峰回路转,人物性格鲜明,具有很强的审美吸引力。在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二级研究员皇甫宜川看来,以普通人的视角切入历史事件,是近年来重大主题影片创作的一大突破,“当前创作者更加关注展示历史背景下普通人的喜怒哀乐,通过个体奋斗折射出时代精神,让观众更有代入感,更易共情。”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研究员张卫也认为,中国重大主题电影呈现出平俗化、平民化、人性化、青年化、喜剧化的趋势。“宏大的国家行为并非远在庙堂之高,其最终目标是惠及万民。”张卫谈到,当重大主题渗透到草根百姓的日常生活,要求创作者展开历史的褶皱,以小人物的贡献凸显家国情怀。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副会长赵宁宇则建议创作者关注细节,重大历史事件中人物的衣食住行等细枝末节,不仅能够举重若轻地塑造人物性格,还能直观反映社会背景。
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胡智锋谈到,重大主题电影创作方向并非简单地“向上看”,而是要“向下看”,不仅仅需要理清历史事件脉络、熟读相关决议文件,“应该发现能够代表人民的典型形象,挖掘出饱满立体的人性内涵。”
据悉,本次对谈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北京电影家协会承办。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韩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