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德州市齐河县非遗传承人崔绪祥:一双手 一块泥 一片“陶心”在柴窑

乐陵融媒

2024-11-27 16:19 山东

24425 0 0

“柴烧陶器是在烧制过程中木灰飘落而引起器具表面熔融,每一件作品都是窑火随机变化的‘意外惊喜’,可以称得上是独一无二。”2024年6月14日,德州市齐河县古法柴烧制陶技艺非遗传承人崔绪祥向前来参观的收藏爱好者介绍柴烧陶器,古朴典雅的气息充斥着他的个人工作室,室内四周整齐摆放着形状各异的陶制茶壶、釉色温润的茶杯。

35岁的崔绪祥虽然年轻,但也是个制陶“老人”。1989年,崔绪祥出生在制陶世家,受父亲的影响,自小就学会了制陶技艺。2013年,山东艺术学院陶瓷专业毕业的他,在学长的介绍下前往淄博博山的北方陶瓷产区工作。也就在这时,崔绪祥首次接触到了柴烧陶器,斑斓温润的釉面、自然古朴的质感,瞬间引起了他的兴趣。

“古法柴烧制陶技艺最早可追溯到距今4000年前原始社会龙山文化,一直到唐代前后,柴烧制陶技艺代代相传。到了宋代前后,光泽无瑕的陶瓷器具深受大家喜爱,而自然不规则的柴烧陶器淡出人们的视野,技艺也出现了断层,如今柴烧陶器也大多分布在部分南方地区,学习起来比较麻烦。”崔绪祥介绍,为了更好地了解、还原出古法柴烧制陶技艺,他在工作之余大量翻阅资料,同时联系现存柴烧制陶技艺传承人,学习相关技艺。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崔绪祥决定利用传统的柴烧技艺自己烧制陶器。

好陶器,离不开好窑。2015年,崔绪祥辞去工作回乡建窑。“当时老家还有废弃的窑炉,为了节约成本,我就决定在此基础上改良重建。”崔绪祥介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在赵官镇崔桥村的一个小院内,崭新的窑炉拔地而起。

窑炉一建好,崔绪祥就迫不及待地烧制陶器,但现实却给予他沉痛一击。“第一次建窑,技术不成熟,炉内温度不够高,草木灰融不开,挂不上釉。”崔绪祥回忆道,“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继续改良。”随后,他多次前往泉州、厦门等城市,参观学习窑炉建设工艺,结合龙窑的结构,改进自己的窑炉,最大化利用热量,让木柴充分燃烧,提高窑炉内的温度。直到2017年,在经历了三次推倒重建后,建设的窑炉烧制出来的釉色有了波化流动感。

“柴烧作品的成功秘诀在于处理好土、火、柴、窑之间的关系,成也窑火,败也窑火,传统烧柴窑讲究‘一满二烧三熄火’。”崔绪祥介绍,柴烧陶器要入窑烧制四天四夜,过程中需不间断投柴,何时升温,何时保温,何时添柴,都要把桩师傅寸步不离,炉内温度达到1330℃至1350℃时进行封窑降温,7至10天后温度降至200℃以下就可开窑。

一次的成功并未让崔绪祥“得意忘形”。随后,他不断精进古法柴烧制陶工艺,选用黄河胶泥与矿料泥炼制腐化而成的陶泥为原料,加以拍、揉、印、贴、捏等方式进行创作,烧窑的柴火选用优质的松木燃料,同时再次对窑炉进行升级,创新改造出无烟柴烧窑炉。直至今日,从配泥到篆刻,再到烧制,每一项工艺流程崔绪祥都下足苦功,在一丝一毫间精雕细刻,于一点一滴中“百炼”成陶,成就了一件件精美的柴烧陶艺品。

“我现在主要是以茶具为主的创作,下一步计划将齐河本土文化元素融入创作过程中,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陶瓷文创作品。同时,开启线上直播,希望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古法柴烧制陶技艺得以延续和传播。”崔绪祥表示。

# 非遗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