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梧沐
在那一方素白的宣纸之上,董晓云用画笔勾勒出一片静谧的世界。她笔下的密林,像是岁月沉淀下的守护者,枝叶繁茂,层层叠叠,像是在低语着画中故事。观者的目光被牵引着,于这密林之中悠闲游荡,仿若迷失在时光的幽径里。而在密林深处,那若隐若现的民居或寺庙,宛如世外桃源般引人遐想,仿佛有高士于此隐居,远离尘世喧嚣,在这方净土中与自然对话,与心灵共舞。这般画面,恰是董晓云所秉持的“于画里游,在画里发现最真实的内心”理念的生动映照,又与她的童年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禅林深幽》 240x178cm 中国画 2019年
董晓云自幼受奶奶启蒙,沉浸在山西代县小山村的艺术氛围中,雁门关的巍峨与淳朴民风滋养了她的艺术灵魂。奶奶的“寒食”与“窗花”,如同明灯,照亮了她成为美术老师的梦想。历经努力,她考入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美术系,终成教师。三十余载教学生涯后,她深感艺术学养不足,遂赴中国美术学院深造中国传统山水,惊叹于美术界精品,深刻体会到中国画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而后,她领悟到“胸有古今,腕有万里,立身画外,存心画中”之真谛,成为她艺术探索的指引灯塔。
◎《空峪幽居》 240x178cm 中国画 2019年
一、艺术追求:画面独树一帜,作品借古出新
董晓云钟情于描绘恬淡、幽静、空寂的自然之景,她以独特的笔触和墨色,将一草一木、一山一石转化为蕴含深邃哲思的艺术符号。她的作品厚重大气、阳刚雄浑,笔墨质朴且内蕴华美,展现了当代女画家的卓然风姿。在笔墨运用上,浓淡墨色相宜相衬,干湿笔触错落有致,营造出山水画的层次感和神秘感。
◎《湘湖晚钟》 240x145cm 中国画 2024年
◎《巴山夜雨》 180x97cm 中国画 2020年
二、情感意境:攀登精神高峰,厚植文化底蕴
董晓云的山水画并非仅囿于技法雕琢,更在情感意境上攀登精神高峰。她将对自然的敬畏、对人文的洞察融入画中,绘就超脱尘世的空灵意境。她的作品云气轻盈、山峰巍峨,构图上既具视觉磅礴气势,又巧用留白与墨色变幻,增添灵动韵律。她巧妙拿捏写实与意象分寸,写意手法畅快淋漓,迁想妙得,捕自然精髓入画,融传统深厚功力与现代时尚美感,赋予国画新的生命力。
◎《草原巴特尔》 240x198cm 中国画 2018年
当今社会,百花齐放的艺术发展速度令人目不暇接。快餐文化汹涌而来,潮水般席卷着人们的生活,运用科技与艺术结合的表现手法也络绎缤纷,然而董晓云却如一颗坚守初心的苍松,不为外界喧嚣所动摇,她心中对国画的热爱反而愈发浓烈。她曾感慨地提到:“现在有更多的时间可以静下来‘心手合一’地画画,希望自己能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让更多人领略到传统国画的意境美、内涵美与其中深邃的思想。”她在画室里,一笔一划地书写着对传统国画的执着与热爱,那一幅幅画作,便是她无声的誓言和坚守的阵地。
◎《雨过春山》 69x69cm 中国画 2023年
◎《禅林雨后》 69x69cm 中国画 2024年
◎《溪山清韵》 69x69cm 中国画 2024年
◎《雨后山居》 69x69cm 中国画 2024年
◎《山居图》 69x69cm 中国画 2024年
国画,这一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艺术形式,其种类多,风格各异,每一种都承载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在笔者看来,时代的浪潮中传统国画是艺术之命脉,宛如灵动的溪流,顺势流淌于时代的长河之中。董晓云的画作里巧妙地融入时代特点,静谧而幽深的山水画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带给人们轻松悠闲的视觉享受。董晓云坚守着传统之基,与时代融合,在艺术路上定会走得更远。
(本文作者:郑梧沐,艺术媒体“八链名人”主编)
艺术家简介:
董晓云
董晓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书法家协会会员,包头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任伯年艺术纪念馆签约画家。
2015年就读中国美院山水高研班;2016年在中国国家画院进行山水画研修学习;2018年游学于北京。个人书画作品多次获全国性的奖项并入展,深受国内外藏家喜爱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