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潜意识都是来自父母无意识的遗传,遗传父母什么东西,父母无法决定,甚至生男生女父母都决定不了。潜意识是先天的,它决定着一个人后天需要什么,需要什么样的发展。电脑没有潜意识,没有自己的需要。
接受教育就是孩子的理性需要,孩子的感性需要就是好吃、贪玩,不好的感性需要就是打游戏,既浪费时间,又伤身体。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需要,有意识地创造一个利于学习者学习的条件。教育者无法给予学习者学习动力。因为学习动力来自学习者的内心深处。学习者的学习动力来自学习者的潜意识需要。
牛顿说,作用力始终等于反作用力。也就是说,动力始终等于阻力。如果没有阻力,也就没有动力;阻力大不起来,动力也会大不起来。所以,学习者的学习条件就是学习者可以克服的阻力。不同的学习者能够克服的阻力不一样。教育者就是提供这种阻力的人。当然,可以克服的阻力有大有小,多大的阻力最合适呢?这个就是一个很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如果阻力太大,学习者付出的代价就会太大;阻力太小,学习者的学习成绩就会太差。所以,这个也有个性价比的问题。
潜意识能力就是学习者的创新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产生需要的能力、产生灵感的能力,表现为兴趣爱好。所以,教育者尽量不要伤害学习者的潜意识能力,只能呵护潜意识能力。教育者无法有意识地提高学习者的潜意识能力,只可能有意识地提高学习者的显意识能力。学习者的显意识能力是以潜意识能力为根据、为内在动力的。学习者的潜意识能力来自父母的遗传,属于天赋的能力。所以,如果学习者潜意识能力比较弱,那么,他的学习能力也会比较弱。如果教育者让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习者克服较大的学习阻力,那么,学习者付出的代价就会很大。这个代价就是学习者的潜意识能力会失去很多。即使他们博士毕业了,也会因为潜意识能力的不足、创新能力的不足而无法取得足够的学术成果。俗称创造力枯竭。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呵护自己的潜意识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持续的创新能力,才能避免创造力枯竭。
教育的本质不是学习知识,因为电脑比人脑更能学习知识、储存知识。教育的本质就是充分利用学习者潜意识能力来提高学习者显意识能力。
普进峰 202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