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个,就明白成为著名作家的唐国明,靠什么精神力量能在岳麓山租居8平米、日食一餐,至今能坚守24年了
————————————————————————————————
有事或喜欢我唐国明书的朋友,可直接加我微信:13467607858
————————————————————————————————
唐国明,2016年出版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找到八十回后曹雪芹文笔的成名作《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另纠正了前八十回1000多处错误,删除第67回中不是曹雪芹的文笔,做出了《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先后在2019年、2022年出版了开创诗意流、半途主义长篇《零乡》部分草稿两部:《鹅毛诗》《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2018年作品《这样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3x+1》于上海作协、华东师大获奖。
————————————————————————————————
【半途主义就如前所未有的给世界带来“鹅毛风范、长风情怀”精神的唐国明,最初以《鹅毛诗》《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出版了成熟部分的《零乡》一书中表达的那样:不在过去,不在现在,不在将来,只在途上;不在别处,不在远方,只在路上;不在故乡,不在他乡,此刻只在半途之上。】
————————————————————————————————
具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的学者、诗者、智者,。
集找到《红楼梦》80回后曹雪芹文笔,前所未有地发现论证了两组项数相同数差为1为2的连续数之和的数差规律,开创鹅毛诗、半途主义、诗意流成就于一体;集文学家、哲学家、红学家于一身的著名作家唐国明作品
————————————————————————————————
居向阳村亭子间记(节选)——节选自著名作家唐国明诗意流半途主义长篇《零乡》
———————————————————————————————
∮11、写于2018年1月19日:奇景天成记
天以无为之力成此一奇观,安然于山中。我未来之前,无人命名,我去之后,也无人命名。藏之深山,不求声名播海外;安于路旁,无意于人迹所至。不依大江,只伴小溪,面朝高山,背负苍天;似风似水,似雾似云,如梦中求景而景在,似野中求诗而诗存。如梦而来,似梦而去,近在眼前,又远隔天涯。
所谓好景如荒山世外花开花落之清流,天然而在,自然而生,让你来之如梦,归去梦之。然我观之后,不知何年何月何日,此处又将会为天下人所知。在未知之前,此处在天下俗眼之外,知之后,此处又成天下一奇观。
天下人观此奇景,此奇景不观天下人。天下人找此奇景,此奇景不找天下人。天长地久修于此处,炼成奇观。成奇观终究逃不过高人慧眼识之,一被一人所识,终将为天下人所识。一被天下所识,不被天下所用,就被天下所观。
所幸者,路绕其背从其侧而过,而未被所废;所幸者,路无意到此,而此景被慧眼无意见之、识之、观之。
我来之,此处仍静好,我去之,未知此处将何存。既自然而成,就顺其自然而去。得大自在者,惟无形无影之清风;德配天地事,惟大雅大俗之圣贤能为。天命所在,我能为者,惟以一腔之力,用江河奔腾天下之势歌之而去。
∮12、写于2018年7月2日:来访者
2018年7月2日,有人来访,遇见之后,方知其人2017年来过,曾花200元买走我再现八十回后曹雪芹文笔一书。此次来说是来买《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闲谈之后,其人把书费给我,说不要其百回本《红楼梦》了,因读过其后20回,只想看看我写我自己的文章,另,更想读我的《零乡》。我因《零乡》还在修改之中,不想随意示人,便将有我读书故事《还有这样一个读书人》一文的书册一本送他。又见他第二次来,又送其“鹅毛帖”一幅。
他身胖,戴着眼镜,说话时稍有结巴。一到我房中,像一个寻宝人一样,四处随意翻寻,好像恨不得要把我的《零乡》找寻出来。其形态举止,很像一个写文之人,我又不敢确认。他临走时说,待我《零乡》出书之时或我自传出版之日,他再来找我买书。他说他对我的故事很有兴趣,同时也认为我是满肚子的墨水,却没有尽力用出来。
谈兴恰尽,我送其出门,他又再次问我,一天要写几个小时,我说,我是随意而为,有了写的冲动就写,没有写的冲动就不写。他又问我作息时间,我告诉他,我早上8点左右起床,晚12点前一定假睡。他似有所获,移动着他肥胖的身躯走下坡去。
其人来去如风,他以我为怪,我以他为怪。趁天黑日尽之时,潦草记之于2018年7月2日岳麓山下。
∮13、写于2018年7月3日:此在记
此在有一山,山上有一坡,坡上有一石,石下有一泉,泉下有一流,一流之下有一潭,潭上有一亭,潭下游鱼数十。有来此散坐者,有来此闲步者,三三两两,谈笑自如。
风是贴人的,人是贴景的,鱼是金光闪闪的;唯我闲云流水如草木无言,于此静坐了一年又一年。
潭边银杏,绿了又黄,坡上枫叶落霞一样飘飞了一年又一年。而我仍是一人一纸,一日一餐,陋居一室,坚守一梦,不知日月流逝,不识人间烟火,只觉一切生死,黄了又绿,绿了又黄,去了又来,来了又去,过眼无尘,不见着落。而我于此中,青春了一年又青春了一年。
若问此在何处,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14、写于2018年8月14日:一棵雷劈不倒、火烧不死的树
世上有树,已活千多年。千多年里,风吹雨击,冰熬火煎,成长成材。因植于村口,挡风配水护村,被拜为神,而免遭砍伐之祸。却因其长得太高,被雷击去其顶;因其长得太大,而被火烧去其心。相传烧三天三夜之后,从树底直烧透其顶,最后火才被暴雨浇灭,而残存幸活于世至今。
被雷击去其顶之树,我在他乡见过;被人为破坏,因树高冠大荫蔽稻田,由于本地村规,不能砍,而被人在树底削其皮一圈,而幸存活的大树,我在吾故土见过。而被雷劈不死,被火烧其心而不亡之树,我仅于故乡长安营镇大寨村见之。初见它时,是1996年9月,再见它时,已是2016年8月。初见它时是与一群在故乡县一中读书的高中生随行;其年,心怀让人认为不切实际梦想的我,在县城图书馆看书写作;再见它时,已是20年之后,是随作家采风团来观景写文。20年前真不知20年后,会以作家之身份来之。回想这20年所经所历,又何不似其树遭遇过“雷劈其顶,火烧其心”之艰难;又何不似此树,不改“雷劈不倒,火烧不亡,永不变其奋发向上,直抵苍穹,遮天盖地之志”。
这么多年来,曾老想从自身从其它故地事物,寻找故乡之魂,故乡之灵,寻找从自身中涌流而出的精神根源;是来自何处的精神文化底蕴,让我耳不红心不跳喝水吃饭一样向天下人随口喊叫出:“似神仙下凡,寻残觅缺,考古《石头记》残卷,不失长风情怀;如曹公再世,食风餐月,找回《红楼梦》全本,已具鹅毛风范。”“死心塌地,刳肝为纸,丢得起用得当学得专积得厚,闲云流水,是非任他众生论;居高临下,沥血书辞,看已透拿已定说已思悟已真,朗月清风,功过自留后人评。”“思危奋发图强,实事求是,认知世界真理,考古复原红楼梦;修德安和天下,与时俱进,改造现实命运,大声传唱鹅毛诗。”
找来找去,思去想来,我以“一餐饭先生”之精神而不变追梦之心,何不似生于故土长于故土的此树。我多年后随口呼喊出来的豪言壮语,何不似我小时站在我屋后看牛山山顶,立于群山之上,面对山涛雾海想对天下发出的雷霆之声。
想想长于斯生于斯,于高坡山顶深谷大沟老林下活下来的祖祖辈辈的故乡人,又何不是雷劈不倒、火烧不死,生生不息、人丁兴旺地存活于湘西南边地。
吾若有成,又何不是故乡此树——雷劈不倒,火烧不死,永不改其奋发向上之志,起地顶天——的精神发挥。虽此种精神或来自一人,或来自一树,或来自一县,或来自一省,又何不是来自吾整个中华及世界之文化,而形象于吾乡一树上。所以说,吾整个中华及世界之文化,更如一棵雷劈不倒、火烧不死的树。
我写此文时,其树还存,我写此文后,不知此树还能存活多少年。愿吾文长存,愿此树长青。
∮15、写于2018年11月15日:给未来夫人的一封信
亲爱的未来夫人,从1998年起到时下2018年,我已来长沙20年了。这20年里,我一直呆在长沙岳麓山湖南师范大学叫向阳坡又叫向阳村这个地方。自2001年秋起,就没有离开过向阳坡。
故乡山里人认为,我想成为一个作家,那是做梦;来到长沙湖南师范大学,我的同学认为我想成为一个作家也是做梦。但在2002年,我念完大学,决定在长沙将这个梦做到底时,我的一个大学同学便将他第一月的上班工资1000元借给了我。在实现这梦的过程中,2010年前,我还没有稿费养活自己。我是一边骗着父母在省文联上班,一边读书,帮人找书,做做家教,将自己读过的书摆地摊进行转卖再换书买书看。缺钱的时候,找同学借过,找书店老板朋友周转过。每一年一到开学交房租时,便将这学期的生活费用筹备好。
每到一个学期结束,湖南师范大学放假之时,我总会摸着口袋,一个人站在湘江边的江堤上,面对着岳麓山,背对着河东,不断地问自己,我是不是要离开长沙,要离开岳麓山了。离开了,我该怎么办,我的梦想怎么实现。
每年母亲的老胃病一犯,一住院,一个电话来,我又得匆匆赶回去。一坐在离开长沙回故乡的车上,我就问自己,我还能不能继续回来。每一次在车从老家进入长沙时,我的心不知道为什么,就安稳了,安然了,像从人间又回到了天上。
一年又一年过去,我一直没有离开这。哪怕曾经每天用3.5元打发自己的肚子,哪怕后来每天与向阳坡28号院子里的女孩中午、晚上一同分吃一个3元、4元的盒饭,哪怕有时身无分文了,把自己心爱的书用一个纸盒托着在校园木兰路宿舍门口叫卖到10元到20元就去填饱肚子。
我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努力地坚持着,不顾吃穿住行,只要能留下继续写作、看书,只要还能每天能在从溁湾镇到中南大学的麓山路上两边的书店里徘徊。即使这些书店里的书让我熟悉到每本书在哪个架子的哪个角落里,我一放下笔就会在这些书店里游览选书。我就这样不断读着,观察着世界变化,不断写着,听讲座听古典音乐,凡自己能涉及的文化领域都去涉及着。
为了将梦想在长沙岳麓山向阳坡进行到底,常写话告慰自己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隐居岳麓山云梦湖;贫则无忧富则无过,问学湖南师范大学向阳坡。
∮16、写于2020年7月14日:居向阳村亭子间记
于岳麓山之下,居最底层8平方米之内,与小衣柜、小书架、小卫生间、桌子、凳子、旧台式电脑、床、被子、书、杂志、纸、笔墨、扇子、电风扇、门四目相对,含情脉脉。
能为我发声者,皆是入窗吸我鲜血蚊虫与门外从下水道出来偷食的老鼠。
切片面包、鸡蛋、麦片、芝麻糊、热得快壶煮的茶,及每日于湖南师范大学校园内的小饭馆内的一餐,填我肚子之沟壑。
与赫石坡下岳王亭水潭金鱼,桃子湖中、吹香亭外枯荷,穿石湖边走廊,上岳麓山的斜径;这些不谈名利之友相交。与春夏风雨,秋冬红叶;不讲房车红颜知己相游。
常以清风明月当肉、闲云流水当骨,以《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鹅毛诗》《零乡》《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当酒为宴,待天下来往之友。
来于看牛山顶白云之上,曾是白云之子;寄于岳麓山星球之中,常以神仙自居。不问学江湖之外,只守8尺之室,与天地同进退,共生死。
身来尘世难足百年,将心留于几部百万年传世之书上,摆成长风情怀之骨,鹅毛风范之肉,煮江湖大海之汤,饱天下肠胃之饥,成就千古之名,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往。
∮17、写于2020年9月15日:此湖记
山中有湖,在穿石坡,曰穿石坡湖。湖在山中,我在山下。我来此山时,湖还没有。山中闲走见之后,从此便知山中已有此湖。此湖在山中,见之人知之。我在山下为文写诗,天下人已知之。然天下人知此山,也知山下有我此人,而还不知山中有此湖。所以写文告之天下,让天下人知之。
∮18、写于2020年10月6日:我为何编《零乡》一册
司马迁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我说:“借他山之石,补天地之缺,替天下代言,道古今之理,编《零乡》一册。”
我几乎所有的写作都是围绕《零乡》这部小说。可以说《零乡》这部小说贯穿了我以前所有的创作。几乎在之前所有发表、没发表的作品,都是从《零乡》里跑出去的。
海明威说过:没有修改过的稿件都是垃圾。而《零乡》这部小说的前稿件就在我觉得不满意时废弃过重写,重写之后,又在废弃的打印稿里读到那废弃的稿件,又觉得有可用的部分,但几十万字的稿件已经无电子版了,才想起自己曾发给过一位叫向英的女同学。便发信息问她,是否她的邮件里还有我那一个叫《零乡》的旧稿,她没多久便转发到我邮箱里来了,我便又开始折腾。折腾一阵,又觉得没意思,没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又废弃。废弃后,又不知过了几年,在扔打印稿时,又读到它,又觉得有用,找不到电子版又想到向英,问她,她竟然还保留在邮箱里。就这样重复地废弃了又觉得有用,折腾一阵又废弃,来来回回,每次的电子版都是由向英提供给我。直到《零乡》的写作思路有了转变,转变成写自己的自传,我又觉得那个废弃的《零乡》里有部分稿件大有用,于是又找向英要。
想不到2019年了,离第一次发给她差不多十多年了,她还存着,又给我发了过来。也幸亏她,《零乡》里有几万字都是改自那个我要废弃的《零乡》旧稿。
对于这个自传,用不用《零乡》这个名字,我思考了很久,想到一个文人说过,好的小说就如《红楼梦》那样,读去似乎就是天然的山河,于是我也就有了信心,便将写自己的自传小说决定叫了《零乡》这个名字。
这部小说似乎写尽了我人生2020年之前的事,至于日后还会不会将2020以后的事添加进来,这是以后的事了。
∮19、写于2024年9月6日:还有一个不靠明星名人炒作,不靠商业流量热搜的地方
只靠花红与草绿,像山歌天然、随意、自由,在神仙居住的高处,大隐于湘西南高原一角,杜鹃花、映山红开了又落、落了又开的城步;不知有多少山在水中,水在山中之湖,不知有多少“十万古田”“十里平坦”沼泽湿地苔藓密布的城步,一个“步”字,告诉世人,这里有一片被人遗忘的让你“永在途中”的山河。
从这里走出来的人,就是唐国明这样一无所有的城步山里人,一个“哦嗬”就能从胡山界村看牛山顶到有“岳麓书院”的岳麓山脚,即使租居八平米,每天吃一顿饭,也能坚持几十年,凭一人之力,以他的“鹅毛风范肉、清风明月骨、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似水浇不灭的火,火烤不干的水,如“雷劈不倒、火烧不死、风雨不垮”的流,干出找到《红楼梦》八十回后曹雪芹文笔,开创鹅毛诗、诗意流、半途主义这样前所未有、惊天动地的成就。给这个世界带来了“鹅毛风范、长风情怀”之风骨。
这就是在高处的高处的城步,在山上的山上的城步。你想来就来,你想走就走。来了有拦门酒相迎,坐下有油茶给你喝,走时有鹅毛云送你下山坡。
——————————————————————————————————
唐国明的书法:鹅毛帖
……………………………………………………
………………………………………………………………………………………………………………………………………………………………
半途主义,既是哲学思想,又是文学观念。其核心观念为:我们都是途中人,此刻我们都是一群在途上去成就自己,成就天下的人。就如半途主义开创者唐国明,用集诗、文 、史、数、哲于一体的诗意流方式,在他的最初以《鹅毛诗》《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出版了成熟部分的《零乡》一书中表达的那样:
此刻一切都在途上,面临着此刻命运;我们此刻的命运,即使千难万险,也要把握住一个又一个此刻,去成就自己与天下,去成就自己与天下那个渴望的归。让自己归于天下,归于奋发图强的途上。在无数不确定中,归于能看到摸到的天下此刻。
在瞬息万变,难以确定的世界,无归的我们,只有将天下、路途、此刻当作有归的故乡、有归的家。只有归于天下、归于路途、归于此刻,一个又一个此刻地乘风破浪;一个又一个此刻地归于途上与天下——抵达1时,再去抵达2;抵达2时再奋进地抵达4地将天下万古流传的事业开创。一个又一个此刻地跳出囚禁我们的牢笼,与时俱进的一个又一个此刻地突破,一点一滴地接近目的;丢掉那些过去、现在、未来的包袱,一个又一个此刻地去打破一个旧世界,开创一个新世界;一个又一个此刻地在无归之中,去给自己开创一个归。
此刻归处是零乡,此刻归处是《零乡》。
《零乡》就是一个唐国明式的世界,一部他乡人的史诗。
一部最初以《鹅毛诗》《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出版成熟部分,慢慢成就出来的他乡人史诗。
一部融文学思维、哲学思维、数学思维为一炉的诗意流百科全书式自传小说。
一部是文学也是哲学,是史诗也是百科全书,开创半途主义、诗意流先河的小说。
从文学哲学上说,“零乡”是我唐国明开创的一个词。《零乡》是一本没有固定形式和风格的作品。《零乡》是一个展示在无归的现实路上,表现不停进取乘风破浪精神的文本。
通过具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的主人公唐国明,在时世推移中一个又一个此刻突破困局、奋进的历程与所见所闻所思所诗。写出了人类处在迅速变化俗世中的困苦与挣扎,写出了人类困在无根、无确定性、无依靠感的现实。提出了“我们既不在过去,也不在现在,更不在将来,我们只是在途中、在此刻此处”的哲学观点。
通过“零乡”这一概念,强调了人类在途上、无归、老在此刻、此处的状态,以及人类在重复此刻、此刻重复、重复在此的无归悲剧里,不得不把此刻此处作为归,归于一个又一个此刻此处的哲学主题。
————————————————————————————————
唐国明2016年出版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找到《红楼梦》80回后曹雪芹文笔的书。
——————————————————————————————————————
唐国明说过:续写《红楼梦》一万年也没有意义
………………………………………………………………………………
唐国明在前人做出的文本成就基础上,纠正前80回文本中的不通、删除第67回中不是曹雪芹的文笔,将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找到的80回后曹雪芹文笔以考古复原的方式再现出来,无限真实地再现曹雪芹生前完成的百回《红楼梦》。——《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原名《唐国明考古复原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
————————————————————————————————
编辑
—————————————————————————————————————————————————
———————————————
唐国明,具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的学者、诗者、智者; 集文学家、哲学家、红学家于一体,集找到《红楼梦》八十回后曹雪芹文笔,前所未有地发现两组项数相同数差为1为2的连续数之和的数差规律,开创鹅毛诗、半途主义、诗意流成就于一身的著名作家。在《钟山》《诗刊》《鸭绿江》《延河》《星火》及其他国内外书报杂志上发表作品近100万多字,除出版了《红楼梦 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外,2019年、2022年先后出版了开创诗意流半途主义长篇《零乡》部分草稿两部:《鹅毛诗》集与《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