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蜂总科—小蜂科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节肢动物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有翅亚纲
新翅下纲
膜翅目
细腰亚目
寄生蜂下目
小蜂总科
小蜂科
小蜂科(学名:Chalcididae)是膜翅目的一科。
1.形态特征
体长0.2—5mm。有黑、褐、黄、白、红等颜色,无金属光泽。头胸部背面常有粗大刻点;头横宽,触角柄节长,端部有时呈锤状。足转节2节,跗节5节,后足基节极大,为前足基节的5—6倍,后足腿节通常膨大,内缘成锯齿状;胫节弯曲,生有2距。腹柄短,产卵器直而短。
2.生活习性
均为寄生性,寄生于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和脉翅目等昆虫的幼虫或蛹,是一类重要的天敌昆虫。重要的种类如广大腿小蜂(Bracchymeria obscurata Walker),寄生于粉蝶、松毛虫苞虫以及舞毒蛾等多种昆虫的蛹。
3.广大腿小蜂
广大腿小蜂(学名:Brachymerialasus)是膜翅目小蜂科大腿小蜂属的一种昆虫。中国,东南亚,夏威夷等地有分布。
(1)形态特征
雌蜂体长5.0-7.0毫米。黑色,翅基片淡黄色或黄白色,但基部暗红褐色。各足基节至腿节黑色,但腿节端部黄色;中、后足胫节黄色,腹面中部的黑斑有或缺,但后足胫节基部黑或红黑色。体长绒毛银白色。头与胸等宽,表面具明显的刻点。触角12节,柄节稍长于前3索节之和,梗节几乎长宽相等,第1-4或5索节长稍大于宽,6或7索节短于前面的节,棒节长为第7索节的2倍。胸部背面具粗大圆刻点,盾侧片上的稍小,中胸盾片宽为长的9/8。小盾片侧面观较厚,末端稍成两叶状。前翅长常超过宽的7/2-5/2,缘脉为前缘脉长的1/2;后缘脉长为缘脉的1/3和肘脉的2倍。后足基节强大,端部前内侧具一突起;腿节长为宽的7/4倍,腹缘具7-12个齿,第2齿有时很小。腹部短,卵圆形,稍窄和短于胸,产卵器略突出。雄蜂体长3.3-5.5毫米,索节腹面具毛状感觉器,后足基节腹面不具突起。
(2)生活习性
寄主:稻纵卷叶螟、稻螟蛉、粘虫、白脉粘虫、劳氏粘虫、大螟、稻苞虫、隐纹稻苞虫、台湾籼弄蝶、稻眼蝶、螟蛉悬茧姬蜂、稻苞虫凹眼姬蜂、螟蛉脊茧蜂、螟蛉绒茧蜂、稻苞虫鞘寄蝇、粘虫缺须寄蝇。
从蛹、围蛹或茧内羽化,单寄生。
(3)种群分布
中国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河南、陕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台湾、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印度,缅甸,爪哇,苏门答腊,新几内亚,越南,日本,朝鲜,菲律宾,斐济群岛,夏威夷。
4.红腿大腿小蜂
红腿大腿小蜂(学名:Brachymeriapodagrica),小蜂科大腿小蜂属的一种昆虫。
(1)形态特征
雌:体长5-6毫米;雄:体长4.5-5毫米。体黑色。触角柄节和梗节带褐色。翅基片白色,有时基部红黑色;翅透明,翅脉褐色,基部色淡。足基节黑色,跗节和爪黄褐色,其余部分褐色,有白色或黄色斑;前中足腿节末端、中足胫节基部和端部黄白色,前足胫节内面黄褐色,后足腿节红褐色(有时部分黑色),末端具黄白色斑,斑小而伸到内面,胫节基部之前背面和端部背侧方黄白色。头稍狭于胸;复眼较小;沿复眼有明显纵脊;触角漥不规则椭圆形。触角粗大,索节7节,第一索节的长宽几乎相等,以后各节渐短并渐粗;棒节2节,长度之和为第七索节的2倍。小盾片端部中央凹入,二齿状叶明显突出。亚缘脉为缘脉长的2倍多,缘脉为后缘脉的3倍多,后缘脉为痣脉的2倍。后足腿节腹缘通常9-11齿,齿较大而尖。腹部圆锥形,背面光滑;产卵管稍伸出体外。
(2)生物学特性
该种主要寄生于蝇蛹。在稻田的稻苞虫、稻纵卷叶螟寄蝇蛹内常可育出。据中国有害生物信息系统资料显示,在国内还寄生于蓑蛾,可能亦系寄蝇的寄生蜂。
(3)地理分布
北京、江苏、浙江、台湾、福建。
5.东方角额小蜂
东方角额小蜂(学名:Dirhinusheoporidum),膜翅目小蜂科。
(1)形态特征
体长3.5—5.0毫米。头部黑色;触角红黑色,棒节端部红褐色。胸部黑色有光泽;翅基片红褐色,翅略呈淡烟色。足基节黑色,前、中足转节褐色,后足转节黑色;前、中足腿节红褐色,后足腿节黑色;前、中足胫节褐色,后足胫节黑色;跗节全部褐色。腹部黑色有光泽。体披银白色细毛,背面毛略呈金黄色。
头部背面观长宽相近,与胸部几乎同宽,表面密布刻点,其间隙隆线形具纹;头部两角几乎平行,长为宽的两倍,约为头长的3/7,内角齿较外齿明显突出;后两单眼距为最小内眼距之半,上颊微肿,与复眼等长,头部侧面观近梯形;复眼内侧具隆线;触角窝位于复眼下缘水平线之下;触角洼腹缘镶边微弱,永不成角,后唇基片光滑肿起,颚眼距为复眼长径的2/3;触角柄节长,约为其后7节之和,梗节长为宽的2倍,环节末端微宽;4~10节逐渐增宽;第十节仅如4节一半长而宽却为其1.5倍。棒节向末端变尖。胸部刻点大而深。小盾片中部有微纵隆,无刻点巨。顶圆而突出,并胸腹节短,侧具2齿,一在中部,一在后端,后胸侧片近侧后缘具3齿,内小,中长而尖,外齿钝圆。腹柄长小于宽,具4条隆线。柄后腹最宽在中部稍前,第一节约为柄后腹的2/3—3/4,基部具12条纵隆线。
(2)地理分布
河北、黑龙江、内蒙古、台湾。
6.咸阳黑青小蜂
咸阳黑青小蜂(学名:Dibrachysbaormiae),膜翅目小蜂科。
(1)形态特征
雌蜂:体长2.50-2.90毫米。头、胸黑色微带青蓝或铜色闪光。头部刻点较密。触角柄节黄色,末端深褐色;梗节黑褐色,下侧及末端黄色;鞭节棕褐色至深褐色。足胫节、跗节端部黄色。缘脉为痣脉的1.80-2.10倍,后缘脉短于或等于痣脉,痣脉末端呈长方形,翅室有时具一微弱的浅黄或浅褐昙斑。并胸腹节的侧褶较弯曲。
雄蜂:头、胸部绿至蓝色而三角片及小盾片铜色。腹近基部有一黄点,有时扩大为一横带。触角黄色而梗节背面稍黑褐色。足除基节外黄色而腿节全部或部分褐色。
(2)地理分布
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