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动物界全系列】小蜂总科—广肩小蜂科(上):种子小蜂

这个是认证

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2024-12-15 10:06 中国

32375 0 0

小蜂总科—广肩小蜂科(上):种子小蜂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节肢动物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有翅亚纲

新翅下纲

膜翅目

细腰亚目

寄生蜂下目

小蜂总科

广肩小蜂科

 

广肩小蜂科(学名:Eurytomidae)是膜翅目下的一个科。

1.形态特征

体中等大,4~5毫米,雌雄同形或异形。前胸横宽与中胸约相等,体无金属光泽,头、胸常具粗大点刻,头正面观横形,触角着生于颜面中部,中胸盾纵沟明显完整,雌雄异形者雄触角鞭节呈柄状偏连并具束状长毛,腹柄长而腹短小,第1、2腹节往往覆盖其余腹节。

2.生活习性

植食性或寄生性。

3.主要种类

刺蛾广肩小蜂、天蛾广肩小蜂都是寄生害虫的有益寄生蜂;而刺槐种子小蜂、木撩种子小蜂等则是危害种子的害虫。

4.刺槐种子小蜂

刺槐种子小蜂(学名:Bruchophagusphilorobiniae),该虫危害刺槐种子,会严重影响种子的收成。抚顺地区发生较普遍。


(1)形态特征

成虫:雌虫体长1.8-2.6 mm。体黑色。头正面观横形,略宽于前胸背板;具短毛,密布点刻;面部略膨起。触角着生于颜面中部,略呈棒状,柄节技状,细长;触角窝相当大;柄节、梗节末端赤褐色。复眼卵圆形,单眼排列为钝三角形,侧单眼与复眼及中单眼间等距。胸相当短,背面驼状膨起,具短毛,密布点刻。前胸弧形,背面观横形;中胸盾片弧形;小盾片弧形膨起,末端国,长宽相等。翅脉淡黄褐色,前翅缘脉及前后附近下方略有云斑,后缘脉长于瘤脉,缘脉短于德脉。腹柄横形,腹部圆形光滑,产卵管鞘明显突出。雄虫体长1.5-2.6mm。体色及刻级与雌虫相似,其区别主要在触角及腹部,触角除梗节基部黑色外余皆黄褐色;腹柄扁平,长大于宽。

卵:纺锤形,长 0.2mm左右。一端具卵柄,其长为卵体长的2倍。卵体无色透明。

幼虫:越冬代幼虫体长 2.80-3.80mm平均 3.35 mm。体乳白色,弯曲。具褐色大颚。

蛹:越冬代蛹长 2.80-4.00 mm,平均 3.3lmm。第一代长 2. 10—2.50 mm,平均2.30 mm。蛹外被有一层膜。头胸部淡黄色,腹部白色。

(2)生物学特性

刺槐种子小蜂在北京1年发生2代,以第二代幼虫在种子内越冬。各虫态的出现及终止期各年略有差异。越冬代幼虫于5月上、中旬开始化蛹,中、下旬出现成虫并同时产卵。第一代幼虫出现或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6月中旬第一代幼虫开始化蛹,6月下旬至7月上旬出现第一代成虫。第二代幼虫的出现或是6月下旬至7月中旬,并以此代幼虫在种子内越冬。

据观察,成虫出现期虽每年略有差异,但显然与种子形成期是相一致的。成虫羽化多集中在清晨至中午,以10时最多。成虫羽化的当日即可交尾产卵。夜间不活动,飞翔力弱。越冬代成虫寿命2—8天,平均5.9天;第一代2-6天,平均3.3天。室内用蜂蜜和野花饲养的成虫,其寿命最长可达24天。成由用产卵管刺穿种荚,将卵产于种子内。被产过卵的种荚表面可见到黄色胶点。第一代成虫产过卵的种美可见到1个黄点。卵产于种子子叶壁上。以成虫羽化后的第二、三天产卵最多。未经交尾的雌虫也可以产卵,但下代羽化的成虫全部为雄虫。幼虫取食种子子叶而不伤及种皮。被害种荚逐渐变色并出现褐色斑点。有虫种子肥么表面凹凸不平,颜色灰暗无光泽。1粒种子中多为1头幼虫,极少数有两头。幼虫不转移。一生仅危害1粒种子。蛹期长短因世代而异。越冬代平均蛹期11.1天。第一代蛹期平均5.5天。蛹初期乳白色,最后变为黑色。

5.黄连木种子小蜂

黄连木种子小蜂(学名:Eurytomaplotnikovi),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广肩小蜂科,是一种生活在黄连木上的昆虫。


(1)形态特征

成虫:雌虫体长3-4.5mm,头、并胸腹节及后腹部第一节黑色,后腹部两侧有黑斑,其余红褐色。足、触角柄节及梗节暗黄色,棒节色较浅;翅脉黄色;足关节、胶节末端及附节黄色,附节末端、爪及整基部褐色,垫端部黄色。头攒宽,略宽于胸。触角长1.2-1.4mm;梗节长大于宽,担较第一索节为短;索节长大于宽,第一索节长为宽的2倍余,第五索节长为宽的1.5倍左右。头、胸的刻点不深,被白毛。前胸横长方形,中胸纵沟明显,小盾片前窄后竟占长宽大致相等。腹短于胸,光滑,略侧扁,呈卵圆形;腹柄短小横形,两侧各有一刺状突起;第四腹节背板最长,略长于第三节,腹末仅微呈梨状;产卵器微突出。雄虫体长2.6-3.3mm,体黑色。索节呈显著的桶状偏连。腹柄长几乎为宽的3倍。足黄色,后足腿节稍暗。触角长0.9-1.2mm。卵:乳白色。长椭圆形,长0.3mm,宽0.lmm,具丝状白色卵柄,柄与卵约等长。

幼虫:老熟幼虫两头尖,中间宽,头、胸向腹面弯版。体长4.3-5mm。初孵时乳白色,老熟后黄白色。头极小,骨化;上颚发达,镰刀状,黄褐色。

蛹:长3.2-4mm,胸宽1.2-1.6mm,初期白至米黄色,羽化前眼由桔红变为红色,体为黄褐色。

(2)生物学特性

在河北、河南大多数1年1代,少数2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果实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化蛹,蜗期15-20天。4月底5月初成虫开始羽化,5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羽化多在7-12时,此时羽化数占一天羽化总数的91.6%。成虫羽化后咬破果皮钻出果外,几秒钟之内便飞走,很少在果面上爬行。成虫白天在树冠外围飞舞活动、交尾、产卵,夜间在黄连木叶背面着落不动。当次日气温升至18℃时开始爬行,20℃时开始飞翔,大风、阴雨、低温很少活动。在产卵盛期如果阴雨连绵,对该虫发生不利。成虫交尾多在下午。交尾前雄虫用触角敲打雌虫触角,接触数次后开始交尾,历时12秒左右。

成虫寿命7-12天,最长的达18天。成虫产卵初期一般在5月上旬,盛期在5月中、下旬,末期在6月中旬。群体产卵期一般在60天左右。产卵前期视温度而异,成虫发生早,此时温度低,则产卵前期长些;成虫发生晚的,此时温度较高,则产卵前期短些,最短也在1天以上。雌蜂产卵前先在果面上爬行,用触角敲打果面,选择产卵部位,朋%选在幼果缝线及其两侧,其余在心皮上。然后用产卵器将果壁刺穿,把卵产入果内。一般1果只产1粒卵,特殊情况下,1果多卵(最多的1果内达14粒卵)。发生严重年份落卵的果达100%。单雌一生产卵少的10粒,多的31粒,乎均18粒。卵期一般3-5天。

幼虫孵出后,如果是多卵果,则先孵出的幼虫不是取食卵,就是互相残杀,直至1果内只剩下1个幼虫为止。幼虫分为5龄,在果内发育明显地分为3个阶段:缓慢生长阶段、迅速发育阶段和休眠阶段。在黄连木果实种胚膨大前,幼虫无论孵出早晚均在内果皮与胚之间活动,取食果皮内壁和胚外海绵状组织,食量甚微,生长缓慢,一直处于1龄阶段,故称缓慢生长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从产卵末期到幼虫蛀胚长达一两天。此阶段取食毫无危害。7月中旬开始当种胚膨大,子叶开始发育时,幼虫便咬破种皮,钻入胚内,取食胚乳和发育中的子叶,幼虫很快进入2龄,半月左右,幼虫将于叶食光发育到5龄。此阶段称为迅速发育阶段。此期子叶被害即造成减产或绝收。子叶被取食一空之后,幼虫发育老熟,进入休眠阶段。9月份以后虫果绝大部份落到地面,幼虫开始过冬。

(3)种群分布

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南、山西、陕西、苏联、伊朗、西南欧。

6.落叶松种子小蜂

落叶松种子小蜂(学名:Eurytoma laricis),膜翅目广肩小蜂科。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内蒙等地,主要为害兴安落叶松、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华北落叶松的种子。被害种子外观上无被害痕迹,但比重较轻。以幼虫危害多种落叶松属植物种子。造成种子中空,失去发芽能力。以致近些年来,东北地区落叶松人工造林用种子短缺和种子丰年不丰产。在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种子的被害率高达33%,严重影响了种子的产量和质量,威胁到造林绿化事业的发展。


(1)形态特征

成虫:雌蜂体长3mm左右,黑色无光泽。复眼赭褐色,口器、腿节末端、胫节、跗节黄褐色。头、胸、腹末端及足和触角密生细白毛。头球形、略宽于胸,3个单眼呈矮三角形排列;触角生于复眼下缘连线上方的颜面中部,11节;柄节长而梗节短、环节小、5索节、均长大于宽,3棒节几乎愈合。胸长大于宽,前胸略窄于中胸,卵圆形小盾片膨起。前翅长约为宽的2.5倍,翅面上匀布细毛,缘脉长约为痣脉的2倍、后缘脉略长于痣脉、痣脉末端鸟头状膨大;后翅缘脉末端具翅钩3个。后足胫节背侧方及第1、2跗节具较粗壮的银灰色刚毛。腹部侧扁,长于头胸之和,以第4腹节最长,产卵器鞘突出与腹末的数节共同形成略微上翘的犁状突起。雄蜂略小于雌蜂,体长约2mm,触角和腹部的形状与雌蜂不同,触角10节、5个索节均呈斧状向一侧突出、2棒节几乎愈合。后腹部第1节呈长柄状,余近球形。

卵:乳白色,长椭圆形,长约0.1mm。l根白色卵柄略长于卵。

幼虫:白色蛆状,呈C形弯曲,体长2-3mm,无足,头极小,上颚前端红褐色。

蛹:体长2-3mm,乳白色,复眼红色,羽化时蛹体黑色。

(2)生活习性

该幼虫有滞育性,生活史有年1代、2年1代和3年1代几种类型,以老熟幼虫在种子内越冬。翌年5月上旬幼虫开始化蛹,而继续滞育的则不化蛹;6月上旬成虫始羽化,6月中、下旬为羽化盛期;6月中旬成虫产卵于幼嫩的球果上,7月中旬幼虫孵化后蛀入种子内取食种仁,食完种仁后即老熟、并在种仁内越冬。

以早晨羽化居多,在种子内羽化的成虫有少部分无力咬破种皮而死亡;羽化初期雄蜂多于雌蜂,后期雌蜂多于雄蜂,雌雄比为1.9:1;室内以糖水饲养成虫时其寿命较长,雌蜂为17-34天,雄蜂为14-18天。每粒种子内只1条幼虫,每幼虫一生只食害种子1粒,无转移危害习性;被害种子外表无害状,成虫羽出时方可见到边缘较为整齐的圆形羽化孔。一般山腰林比山底和山顶受害重,阳坡比阴坡受害重,成熟林比幼林受害重。

成虫能飞,但传播距离有限,在自然界主要是幼虫、蛹借助种子的调运把它带到遥远的地方。由于幼虫在种子内的滞育时间很长,因此,不仅当年的种子需要检疫,而且隔年的种子也需要检疫。

 

# 动物界全系列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