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诗书画艺术疗愈随笔
冬雾,在冬至之时,犹为浓烈,但在茶马古道,各色各样的花,却是照开不误,即使是雪域高原,也有雪莲红景天之类,迎风冒雪,一展雄姿。
世人看惯了梅花香自苦寒来,赋予它君子之风,对其它的花,在冬雾弥漫之中是什么状态,一般不会太注意,太捧场。这是一种思维定势,从众心理。
其实,成簇的高达两三米的黄色野菊花,在冬雾中也足够冲击人的视觉。如遇红色的杂花绽放,那就是诗了,不用劳神费力去远方,你己经寻找到诗了。
古人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如果变为“诗化自然,直照心源”就是一种很好的疗愈了。
如果能用诗意的眼光观照大自然,感知万事万物,就是最高端的艺术疗愈。
食疗,品茶,颂钵,抄经,冥想,泡汤,听曲,徒步,饮酒……当今人们越来越喜欢与生活紧密结合的简单易行的疗愈方式了。
其实人类高度智慧发明的最成熟的疗愈方式,莫过于文学和艺术,但由于理解的复杂性和创作的重复性,审美的疲劳性,使得人们宁愿喝点茶,饮点酒,吃点美食,暴走山林……
西哲海德格尔说,诗意的栖居。常言道中国是诗的国度。今人挂在口头上说诗与远方。可见诗意不可或缺,但的确诗意难觅。
所以,艺术疗愈的简化版应运而生,但这些都是轻而易举可以复制的,例如敲颂钵,摆一大堆铜器,敲上几下,人人可为。要从中敲出诗意,听出诗意,太不容易。
诗意的眼光,诗意的栖居,一草一木皆视之为诗,包括冬雾中的红花,心有灵犀一点通,才是心理疗愈的高境界。
(孟勇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