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1
分享

“另类”生图产品,上线4个月拿下420万流量

这个是认证

白鲸出海

2024-12-25 18:44 中国

110948 0 1

伟大的想法画在餐巾纸上。

最近,编辑部用来做文章配图的一款产品,访问量在快速上涨。然后我们发现,这款产品在即刻上的讨论度也不低。

图片来源:即刻,侵删

Napkin AI 其本质也是一个基于文字/数字生成图片的产品,只不过与 Midjourney 等产品不同,Napkin AI 的主要生成的是“信息图”(例如时间线、流程图、逻辑关系图、韦恩图等),用于给社媒内容、博客文章、演讲等场景做配图。鉴于这类需求其实一直存在,也有不同的产品来满足,我们也对市场上的产品进行了盘点。

拥有看上去高大上的配图,其实始终存在门槛。Napkin 的产品理念,有点类似于“借助 AI 实现“高大上配图平权”。乍听起来确实是不少用户有这方面需求的,Napkin 切入市场也算顺理成章,但是盘点了一下市面上现有产品,却发现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缺口并没有那么大。

供给丰富的市场,Napkin 何以 4 个月拿下 420 万流量

信息图的制作以往主要通过 2 个途径来满足:1、办公产品,“办公三件套”一般会嵌入信息图制作功能,但是几个大厂的“办公三件套”中提供的“信息图”虽然样式够丰富,但风格较为单一,而且作图时需要用户自行理清逻辑、填入内容、再进行编辑和格式调整,制作起来十分费力。

Word 中用来做图的 SmartArt 功能

所以,有不少开发者都看到了这一需求,推出了为数不少的“作图”产品,也就是第 2 种,专门用于制作信息图的产品。

这类产品,比如 Excalidraw 和 Lucid 等,其逻辑本身是一个空白画板,用户利用其提供的工具和素材来自由创作,好处是不受模板束缚, 坏处是自己准备好内容之后还要去构思呈现方式,门槛高。而且由于“做信息图”本来就属于锦上添花,所以几个因素叠加,这些产品流量都比较一般。以 Excalidraw 为例,做了比较长时间,我也看到很多知识工作者都有在用,但月访问也就是 250w 左右。(最近他们也加入了 AI)

还有一种是卖模板的,例如 venngage。

Excalidraw(左),Lucid(右),这两款绘图产品的网站流量分别是 255 万和 437 万

而在 AIGC 时代来临之后,ChatGPT 等综合性 AI 产品(包括各种 AI Agent 产品)、或者大的平面设计产品如 Canva 都开始覆盖“信息图”场景,而且此前活跃在赛道中的产品也都纷纷“文生信息图”功能,供给可谓十分丰富。

Napkin AI 的流量走势,图片来源:AI Pure

在这样的市场情况下,Napkin 是怎么跑出来的呢?

很像 Gamma,以信息图切入市场,但 AI 主要作用于文字

Napkin,在整个产品的设计和运行逻辑上,与之前的产品非常不同。

进入网页,Napkin 首先呈现的是一个编辑文字的区域,而非其他绘图产品“空白画布+各种绘图工具”的模式或者模板。

用户在打开一个新页面时有两个选择,如果选择“Draft with AI”,用户只需要输入一句话作为标题,AI 就会自动为用户填充内容(如下图所示)。

我们试用了 AI 生成文字信息,让他就《Will TikTok be banned》的话题写一篇文章。Napkin 给到的结果就是一般产品都能做到的比较中庸的程度,大概分为引言、背景介绍、现状、可能导致禁令生效的因素、未来影响、结论,几个大段落,“现状”段落可以看到,Napkin 没有实时搜索功能。

Napkin 接入模型的训练数据可能截止到某一个时间段。

而如果用户已经有现成的内容,则可以选择“Blank Napkin”选项,系统会直接给出空白文档。

在文字准备好之后,可以点选文字的任意部分,让 Napkin 生成配图。

选择模板(左),生图按钮(右)

具体操作过程是,AI 首先会给出模版,比如上图中的文字是一个关于金属冶炼流程的描述,系统给出的就是流程图的模板。选择基础模版后,用户还可以进一步选择不同的配色和字体,使图像变得更加美观。

Napkin 的编辑功能(左),从左到右依次是,图形插入、文字输入和修改,划线,插入图片,只给出“营销漏斗”四个字,系统仍能完成生图

AI 生成图像之后,用户还可以使用编辑工具对图像进行修改和完善(编辑功能如图)。笔者测试下来,Napkin 作图的差异在于:

1、降低了门槛,不用用户自己构思,用户一开始需要带到平台上来的是一个 idea、或者一段文字;

2、也是这种基于文字生成图片的功能,貌似构建了一个工作流程,类似于 blog 或者我们这样的公号创作者,在这个产品里会非常舒服;

3、与 ChatGPT 或者流程图之类的 GPTs 工具直接生成一张锁死的图片相比,生成的内容是可编辑和调整的,更容易接近于可用状态。

图注:实际上,Excalidraw 加入的 AI 功能,其实是使用几年之前的一个 Github 开源项目 Mermaid,使用 Mermaid 制作信息图,需要会使用简单的语法,否则很难理解,依然有一定门槛

也正是基于这几点差异,Napkin 能够在一个供给依然丰富的市场环境下,突出重围。

而且,整个产品体验下来+了解到的创始人思路,Napkin 给我们的感觉很像 Gamma。基于大模型能力重新调整了一个原有行为的流程,但 AI 并未主要或者直接作用于这个行为本身、而是主要作用于文字内容(Gamma 是理解内容、生成框架/Napkin 是理解内容文字内容,根据文字内容匹配合适的模板,再把文字套进去)。

而在这之外,让用户感觉很丝滑的是一些对用需求洞察之后的设计,例如 Gamma 是卡片式编辑+无线画幅,而 Napkin 则是允许对生成的信息图的所有模块进行调整和编辑、以及极为丝滑的保存形式(在输出时,用户既可以选择单独下载某张图,支持 PNG、PDF 和矢量图 SVG 格式,也可以选择下载整个文档的 PDF)。

但是,Napkin “理解文字+套模板”也有显著的不足。受制于模版库数量的限制,目前,Napkin 只能生成流程图、时间线、阶梯、漏斗等较为基础的信息图,但更复杂、更个性化的信息图则无法自动绘制,仍需要用户自行编辑。而如果涉及到自行编辑,相比 Excalidraw 等可以直接下场画图的产品,Napkin 的编辑功能确实有点跟不上。

笔者将一个双数据表格输入 Napkins,AI 并没有正确呈现数据,产品名称已隐去

另一个缺点是 Napkin 对数字的识别比较差。当笔者将之前选题中,包含产品 MAU 和收入两个维度数据的表格上传到 Napkin 中,无论笔者将内容写成表格(Napkin 现在不支持直接插入表格)还是将核心信息提炼一段描述文字,AI都无法识别4款产品的“MAU”和“收入”是两组独立的数据,呈现到图中也出现了错误。也就是说,Napkin 还只能处理比较简单的信息图需求。

Excalidraw 的 AI 生成的流程图|图片来源:Excalidraw

即刻上有用户使用 Napkin 做的工作笔记|图片来源:即刻,侵删

但虽然如此,在即刻中,笔者还是找到了生图之外的使用场景,有用户表示,她在用 Napkin 做笔记。根据这位即友的分享,Napkin 可以将她的思路与想法可视化,帮助她更好地记录和整理,而基于图像,她还可以进一步修改或扩充文字内容,并基于修改后的内容重新生成图像,完成“内容迭代”。

一位做儿童游戏的创业者想做一款“思路收集器”

Napkin AI 创始人是 Pramod Sharma。他曾经在 Google 供职 8 年,然后任职于印度最大的教育公司 BYJU,2013 年开始创立了儿童游戏品牌 Osmo,并在 2020 年又以 1.2 亿美元的价格把公司卖给了前东家,收购后,Pramod 继续在 Osmo 工作了 1 年,然后就与联合创始人一起创立了 Napkin AI。

创始人 Pramod Sharma 的履历|图片来源:LinkedIn

做 Napkin 的想法源于 Pramod 上一段的创业经历。创业过程中,Pramod 每天都会阅读各种资料,由于日复一日处理各种繁杂的信息,他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先看图片或图表,再决定是否详细阅读”。

而由于这个习惯,他自己在平时处理、积累、输出各种信息时,也很希望把抽象的概念或想法绘制成图,方便自己,也能更直观地展示给他的观众。他解释道:“图形传达信息的效率远远强于文字,这对说服某人或激发读者/观众的兴趣非常有帮助。”

但虽然图形很强大,但作图却非常困难。每次作图时,Pramod 会花非常多的精力,需要自己理解好概念,脑中/纸上画出草图,再打开软件编辑,不仅费时,而且过程相当无聊,后续修改也非常麻烦。他还补充道,在职场节奏越来越快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制作“信息图”,而基于大模型的能力,可以简化很多步骤,达到“提升效率”的效果。

传说亚马逊的“飞轮模型”,最初就是贝索斯画在餐巾纸上的

基于这一观察,Pramod 决定自己做一个能够把想法做成图的工具,而在选择产品名时,Pramod 参考了美国作家 Dan Rome 的书名《餐巾纸的背面:一张纸+一支笔,画图搞定商业问题》,最终确定为了 Napkin(餐巾纸)。

从创始人的分享可以看出,Napkin 的定位就不单纯是“生成信息图”,而是将用户的思路和想法可视化。所以基于此,Napkin 选择了“文字生成+文字编辑+配图” 的模式,用户可以把初步想法写成较为模糊的文字,然后通过 AI 配图。这一步的具体流程是,AI 先分析文本,并在资源库中找出多个相关模版,推荐给用户,在用户选择完模版的类型与风格后,再由 AI 将提炼后的文字内容套入模版。根据创始人的分享,“理解文字+套模板”能够减少用户抽卡的次数,成本上也比直接生图更具优势。这也是我们看到的产品运作逻辑背后的理念。

此外,创始人表示,Napkin 还支持完成这个想法的可视化之后的修改与完善,并且全程都可以像笔记产品一样保存下来,以备后续使用。Napkin 不仅服务于“呈现内容“这一个步骤,也希望服务于“构思”、“修改”、 “存储”等其他步骤。

Napkin AI、Excalidraw、Lucid 流量来源(上),Napkin AI 自然搜索关键词(下)|图片来源:Similarweb

从 SimilarWeb 给出的流量来源数据来看,用户还算是接受 Napkin 的。Napkin 的直接访问流量占了 56.2%,是三款产品中最高的。占比第二的是自然搜索占 34.3%,且品牌关键词占比达 94%,Top5 的热门关键词也均为品牌关键词。相比同类的 Excalidraw 和 Lucid 其直接访问流量和自然搜索流量中品牌关键词的占比都更高。

Lucid、Excalidraw 和 Napkin 三款产品的用户互动数据|图片来源:Similarweb

而从用户互动数据来看,从用户平均访问时长、每次访问页数、跳出率等数据来看,Napkin 也都优于 Excalidraw 和 Lucid 两款产品。

TikTok(上),YouTube(下)中的Napkin AI 相关内容|图片来源:TikTok、YouTube

Napkin 较为“漂亮”的数据背后,一方面是由于在 YouTube 和 TikTok 上有大量介绍 Napkin 内容,建立了起了口碑与较强的用户心智。团队在这方面也下了功夫,创始人表示,他会每天浏览相关视频下方的评论区,来观察用户反馈,寻找产品更新迭代的方向。

另一方面,这些视频内容的高观看量与 Napkin 本身的流量增长,也体现出目前的产品设计是满足一部分用户的需求的。但是具体看这些内容,KOL 们的分享仍主要聚焦于“一键作图”这个主要卖点。

写在最后

虽然定位够差异化,从数据来看用户也算买账,但不得不说,Napkin 的产品仍不太成熟。上面观察到的文字生成功能体验一般,编辑功能、模版库不够丰富,没有处理数字能力等等缺点,也确实限制了产品使用场景。但以创始人的产品理念和对用户反馈的重视而言,Napkin 很有希望长成一个更完善的产品。

目前 Napkin 所有功能都可以免费使用,权益与未来的定义用户相当|图片来源:Napkin AI

此外,目前 Napkin 的所有功能都是免费的,但根据创始人的说法,Napkin 未来将通过订阅进行商业化。当用户需要掏出真金白银来使用 Napkin 时,它能否靠这样差异化的定位与功能留住用户呢,可能还要打上个大问号。

# AI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1人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