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一座承载着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素有榕城、闽都之雅称。其别具一格的“三山两塔一条江”景致,与蕴含半部中国近代史的三坊七巷相互交织,编织出福州深厚而绚烂的文化锦缎。这里还拥有昙石山、船政、三坊七巷、寿山石这四大文化名片,诞生了诸如林则徐、沈葆桢、严复等一众杰出历史名人,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绚丽的色彩。而马尾区,作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和船政文化的发源地,在近代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同时它还是早期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之一,见证了福州与世界交流的历史。
©陈伟画里的福州
福州的山川湖海、古迹街巷,在画家眼中皆是创作的源泉。像福建画家陈伟,就是其中一位,他深深沉醉于福州的每一处景致和历史遗迹,用画笔精心雕琢出这座城市的灵魂,让福州的美在画纸上得以永恒定格。现在,就让我们跟随陈伟的画作,开启一场如梦似幻的福州云游之旅,去领略中国画里的福州之灵动秀美。
©陈伟画里的鼓山摩崖石刻
瞧那鼓山,雄踞于福州东郊、闽江北岸,堪称“左旗右鼓,全闽二绝”之冠。其风景区由十几个峻峭山峰构成,细分为鼓山、鼓岭、鳝溪、磨溪等多个景区,其间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多达 260 余处。回溯至宋代,众多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留下 600 多处摩崖石刻,使之成为一座天然的书法艺术宝藏。在福建诸多名山石刻中,鼓山以 712 段文字摩崖石刻位居榜首(注:现存 653 段,佚失 59 段)。陈伟所创作的《灵源深处》图聚焦鼓山摩崖石刻,画面中几处关键石刻格外夺人眼球。像“无水亦佳”,短短四字,仿若能让人看到古人于山水之间觅得别样意趣的悠然心境;“威音王佛”,透着悠悠禅意,承载岁月里的虔诚祈愿;“云泉法雨”,似有山间云雾缭绕、清泉潺潺、佛法润泽之感扑面而来;“犹如天竺” 四字,引人遥想那异域风情与本土山水相融的奇妙景致;“溪山清净” 营造出一方空灵澄澈之境,让观者仿若置身其间,心也跟着沉静;“云境心源” 则宛如一道心灵的指引,带我们探寻内心深处与自然云空的契合点。这些石刻不仅仅是对古人书法的还原,更似一扇扇穿越时空的窗扉,透过它们,那些隐匿于历史长河中的典故、情怀与哲思,一一浮现眼前,引人遐思。
©陈伟画里的鼓岭柳杉王
©陈伟画里的鼓岭红色遗址
目光移至鼓岭,自民国起,它便享有“中国近代四大避暑胜地”之美誉。此地仿若仙境,山峦起伏,翠影婆娑,林深茂密,溪泉潺潺,清风拂面,雾霭氤氲,自然资源得天独厚,郁达夫为之倾心,舒婷为其赋诗,外国友人也对其倾慕有加、难以忘怀。鼓岭的人文景观同样底蕴深厚,加德纳展示馆、宜夏别墅、鼓岭教堂、万国公益社等古老建筑错落分布,吸引着四方游客慕名而来。于画家陈伟而言,鼓岭仿若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藏,目光所及之处,皆是景致。很多时候,仅仅是一棵古老的柳杉王,它那粗壮的树干、繁茂的枝叶、岁月镌刻的纹理,便能撑起一幅震撼人心的画作;又或是一座红色遗址,那斑驳的石壁、历史沉淀的气息,就能让画面满溢厚重与沧桑。笔者也曾自驾旅游鼓岭,至今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初次踏入的刹那间,仿若尘世的喧嚣与纷扰瞬间被一道无形的屏障阻隔在外。这里,真真切切就是一个梦幻之境,说它是“仙境遗落人间”也不为过,所有烦恼都被山间的清风轻轻吹走,心灵像一只挣脱牢笼的飞鸟,在这片澄澈天地里怡然自得,曾几何时心中满是沉醉之意,恨不能长留于此,永不复返。
©陈伟画里的晋安湖公园
晋安湖公园,坐落于福州市晋安区,仿如一颗充满活力的城市绿肺。其环湖步道绵延 12.5 公里,是福州城内面积最广且生态多元的公园典范。秉持“北山南湖、一水贯穿”的生态绿轴理念,它已成为福州文旅新地标和城市名片。在这里,你可静坐在环湖茶座,悠然品味香茗,感受微风轻拂的宁静;也可踏上悠悠游船,于碧波上悠然飘荡,尽享悠闲时光。“惬意”“野餐”“健身”等词汇,生动描绘出晋安湖公园的日常景象以及福州市民闲适悠然的周末生活。再看陈伟这幅晋安湖公园画作,意境很好。近景处,精心绘制了公园内郁郁葱葱的绿植树木,繁茂的枝叶仿若在向观者诉说生命的蓬勃,还有那别具一格的公园大门,大气而不失精致,彰显公园的独特风貌;远景中,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错落有致地矗立在远方,仿若在无声诉说着城市的发展与变迁。而画作中央那一大片留白之处,正是波光粼粼的晋安湖,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仿若给整幅画注入了灵魂。最远处的山头、天空,则巧妙运用虚化处理手法,仿若给画面蒙上一层朦胧纱幕,营造出一种悠远、空灵的意境。这幅画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将晋安湖公园的魅力与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
©陈伟画里的白塔
白塔,又名定光塔,原名报恩定光多宝塔,静卧于福州鼓楼区于山西麓。这座七层八面的宫殿式建筑,内部砖石砌就,外部辅以木质装饰,塔顶有相轮塔刹,塔壁与门面绘有金佛像,与乌山乌塔相互映衬,共同守护着这座城市。白塔巧妙融合明清建筑精华,塔身八角线条流畅优美,呈优雅曲线收束,每个角上精雕的龙头栩栩如生,龙嘴微张,朝向塔身,似在诉说古老传说。塔顶的葫芦形宝瓶,寓意吉祥如意,为白塔增添了一份庄重神秘之感。再观陈伟笔下的白塔,近景处描绘了几株枝叶稀疏的树木,它们在风中微微摇曳,似在低吟浅唱,一旁排列整齐的古建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尽显古朴典雅之风;远景之中,白塔在迷迷茫茫的雾气中若隐若现,仿若海市蜃楼般引人遐想。细瞧那画上的题款,大意是描绘雨停之后,雾气云层尚未完全消散之际,白塔顶尖便已迫不及待地显露出来。再看那天空,暗沉压抑之感扑面而来,恰似阴天下雨时节,乌云蔽日,为整幅画作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让人不禁沉浸其中,去探寻画作背后的意蕴。
©陈伟画里的乌塔(左)、白塔(右)
乌塔,原名崇妙保圣坚牢塔,位于鼓楼区乌山东麓。它由规整的花岗岩巨石筑就,历经岁月风化,外表呈现出深邃神秘的黑色,故而得名。乌塔作为福州现存最早且保存最完整的空心楼阁式石塔,是五代时期福建建筑艺术与历史文化的不朽丰碑。此塔呈七层八角楼阁式,通高 34.74 米。塔内设有曲尺形通道,可供游人拾级而上,探寻历史奥秘。塔旁的“敕建贞元无垢净光塔”碑,是前身塔遗留的珍贵文物,也是福州市现存最古老的石碑。就陈伟的画作而言,单独绘乌塔的作品,我目前还未曾发现,不过以乌塔在福州历史文化版图中的重要地位,也不排除他曾单独挥毫绘就过。在他的画作中,常常巧妙地将乌塔作为彰显福州特色的重要元素融入画里,使其与福州的其他景致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一同勾勒出福州这座城市独有的风情。
©陈伟画里的于山戚公祠
戚公祠,位于福州于山白塔寺东侧,西邻万岁寺附属园林补山精舍,东邻白云寺,南接于山宾馆,北靠陡峭山壁,是为纪念戚继光抗击倭寇的英雄事迹而建。原建筑虽在清初毁于战火,但现存建筑为民国七年及后续所建,隐匿于古榕、古荔、龙眼等繁茂花木之中,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成为于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戚继光,这位来自山东蓬莱的英雄,备受后人尊崇,人们在醉石亭后修建“蓬莱阁”以作纪念。戚公祠旁的岩石上,刻有现代文学家郁达夫的《满江红》题刻。再看陈伟笔下的戚公祠,个人尤为赞叹其在色彩运用上的精妙绝伦。画面中,戚公祠主体以赤红色呈现,那色泽仿若燃烧的烽火,又似英雄热血,瞬间能抓住观者眼球,让人不禁联想起戚继光当年驰骋沙场、浴血奋战的豪迈场景;与之相邻的土地,则用纯洁的白色加以描绘,仿若一方素洁圣地,为戚公祠营造出一种宁静、圣洁氛围。这般色彩搭配,无疑是画家在倾诉对戚继光深深的怀念之情,借由色彩的力量,将敬仰之意展现出来,让观者也能感同身受。
©陈伟画里的榕寿岩
在戚公祠的西南隅,岩缝间顽强生长着一棵古榕,树根与岩石缠绕交错,宛如生死相依的伴侣,构成一道独特奇妙的景观。岩石上刻有一个高约 2.6 米的行草书“寿”字,落款为“奎联”,此巨石因此得名榕寿岩。岩前小块平地,绿树成荫,清风徐来,是夏日消暑休憩的理想之地,为往来游客提供了一片宁静的歇脚之所。再看陈伟的这幅画作,画面之中,榕树与岩石占据大幅篇章,它们的身姿格外醒目,仿若舞台上的主角,尽情展现生命的张力与自然的鬼斧神工。瞧那棵榕树,真可谓是大自然的神奇杰作,竟能在逼仄的岩石缝隙间扎根、茁壮成长,其顽强生命力穿透画面,直击人心。细细端详,画作还巧妙将远景、中景与近景错落有致呈现出来。最远处,镇海楼的轮廓在朦胧中若隐若现;稍近一些,乌塔的身姿挺拔而立;而近景处的白塔,洁白如雪,清晰可辨。整幅画通过巧妙布局,将戚公祠周边美景一网打尽,让人仿若身临其境。
©陈伟画里的台屿河公园
福州台屿河公园,位于仓山区建新镇台屿村的洪湾路南侧,与海峡奥体中心相邻。台屿河自北向西南流淌。公园以“繁·花·道”为主题精心打造,园内柳树、朴树、香樟等植物错落有致,生机勃勃。亲水驳岸设计独具匠心,驳岸隔砖上栽种的美人蕉等水生植物随风摇曳,为公园增添了灵动之美。漫步其间,还能发现一座红色的古老建筑——陈氏宗祠。这座宗祠始建于宋代,历经明万历年、清嘉庆年间多次修缮维护,至今已有 800 多年历史,是福州地区现存规模宏大的古代宗祠之一。再观陈伟笔下的画作,画面中的台屿河仿若一条蜿蜒的银蛇,曲折回环,呈现出优雅的 S 型曲线,这无疑是他的艺术表现手法。细细品味这幅画,不难发现其创作灵感更多源自于内心的构想而非单纯的实地写生,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张由画家凭借着自己对公园的理解、对美的感悟,在脑海中精心勾勒、虚构出来的梦幻公园景色,展现出他独有的艺术创造力与想象力,让人在欣赏画作时,仿若置身于一个理想化的公园天地间。
©陈伟画里的梁厝
地处福州三江口的梁厝,被誉为“都市最美古村落”,其历史久远,距今已有千年岁月沉淀。梁厝古街区作为理学儒家文化的重要传承地,文风昌盛,人才辈出。这里保存修复的众多田园古建筑风格各异,犹如一座露天建筑艺术博物馆。这里弥漫着古村落的独特韵味,白墙灰瓦的古建筑整齐而错落有致,巷道纵横交错,曲径通幽之处,别有一番天地。像陈伟笔下的这幅梁厝,我们不得不说一下画中古厝后面那连绵起伏的山岭,实则是他出于对画面整体美感与意境营造的考量,凭借着自己的想象力,特意添加上去的。这幅画作,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如梦如幻的地方:青山巍峨,绿水悠悠,古朴的房子错落其间,葱郁的树木摇曳生姿,俨然就是一个隐匿在喧嚣尘世之外的世外桃源般的村落之地。
©陈伟画里的上下杭永德会馆
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作为闽商的发祥地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享有“福州传统商业博物馆”的盛誉。在其繁荣时期,曾汇聚 14 所会馆。这些会馆见证了福州早期与世界贸易接轨的辉煌,也目睹了八闽大地早期商业贸易的昌盛景象。例如永德会馆,由永春、德化两县商帮共同集资兴建。其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光绪年间重修,民国 20 年再次重建。永德会馆的“永德”二字,是永春、德化两县的简称。这两个县地缘相近,所产陶瓷(永春县与德化县相邻的部分乡村也产陶瓷)在省内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永德会馆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元素,见证了“无永不开市”的辉煌过往,承载着福州商业发展的厚重历史。再观陈伟画笔下的永德会馆,那画面仿若一阵穿越时空的风,轻轻吹散历史的尘埃,让我清晰看到曾经的繁华喧嚣、车水马龙皆已如缥缈的过眼烟云,消散于岁月深处。褪去了铅华的它,如今又再启新程,已经转型为永春、德化两县文化展示馆,展示了德化陶瓷的精美工艺,以及永春、德化两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永春的纸织画、白鹤拳,德化的纸狮、刻纸等,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前去观瞻。
(横屏查看全景图)
©陈伟画里的福州
陈伟的画作,不仅仅是对福州景致的描绘,更是他对这座城市深深热爱与深刻理解的情感表达。他用画笔串联起福州的历史与现在,让每一处风景都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每一幅画都成为了一个“城市情怀”的载体。通过他的作品,我们仿佛能够触摸到福州这座城市的灵魂,感受到其独特的魅力与韵味,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热爱这座城市。
本文作者:郑梧沐,艺术媒体“八链名人”主编。文内景点内容介绍参考了公众号“清新福建 文旅之声”(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公众号“遇见福州”(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公众号“福州文物”(福州市文物局主办)、公众号“福州市博物馆”、公众号“福建河湖长制”(福建省水利厅主办)、公众号“福州乡村振兴”(福州市农业农村局主办)、公众号“福州史志”(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办)。在此,表示感谢!
艺术家
Chen Wei
陈伟,1971年12月出生,福建福州人,字用九,号疏林、意庐、静虚斋主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检察官文联书画协会理事,福建省画院特聘画家,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委员,福建省检察文联书画协会副会长,福建省政协书画院特聘画家,福建省民盟书画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书画院书画家,福州市政协书画院副秘书长,福州绿榕画院副院长。
作品曾获“泰山之尊”全国山水画、水彩画作品展优秀奖,首届“八大山人”全国山水画作品展优秀奖,“中国梦·黄山魂”全国山水画作品展优秀奖,“美术新青年”全国十强,第二届中国工笔山水画展优秀奖,福建省第五届青年美展一等奖,福建省第六届当代工笔画大展银奖,“锦绣海西”——福建省当代美术晋京大展等奖项。
擅长山水、花鸟,兼工书法,曾就学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国家画院。作品十几次入选全国美展,被中国工笔画学会、吴冠中艺术馆、福建省美术馆等收藏,出版有《当代实力派画家——陈伟》、《陈伟的水墨丹青》等多本个人专辑。
来 源 |八链名人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