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长沙市聚焦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战略需求,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组建企业主导的创新联合体,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民营企业科技成果加速转化,成效显著。
长沙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期间,记者采访了长沙市人大代表、绿之韵集团董事长胡国安,他这次带来的建议是支持民营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最新的数据显示,长沙市民营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已达21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03家,位居中部城市前列。这些企业不仅代表了长沙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的新成就,也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兴力量。
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下,长沙市积极营造助力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企业主导创新联合体的协同机制逐步完善,一批批民营企业成为了创新“先锋”,一批批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但相比于传统产学研合作模式,我市民营企业主导的创新联合体数量相对偏少、规模相对偏小,科技骨干型企业的创新引领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增强,“专精特新”企业、特别是一些民营中小微企业的创新活力未得到充分释放。同时,部分民营企业主导的创新联合体还存在“联而不合”“积极性不高”等诸多问题。
对此,胡国安建议,加强政策支持和顶层设计。制订民营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专项政策,加大对创新企业的税收、人才、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力度。
其次,加强源头创新和招商引资。要以产业链思维抓制造强市建设,进一步引进大院、大所、大企落户长沙,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开放创新资源,促进多方协同联动,培育更多科技领军民营企业。
最后,加强高等院校科技人才培养。长沙高等院校资源丰富,拥有雄厚的科研基础和人才资源。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与我市创新联合体产业发展、企业需求、市场需求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