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站在世界之巅
上世纪 80 年代,日本半导体产业如日中天,全球市场份额超 50%,将其他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在那个辉煌时期,日本的半导体产品无处不在,从日常生活的家电,到工业生产的核心设备,再到高精尖的科研仪器,都离不开日本芯片的支持。
日本半导体的腾飞,源于其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以索尼为例,1955 年,索尼发布了世界上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 TR-55,这款产品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爆市场,开启了日本半导体的黄金时代。此后,日本企业在半导体技术研发上持续发力,不断突破。在存储芯片领域,日本企业更是独占鳌头,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市场份额一度高达 80%,几乎垄断了全球市场,像东芝、NEC 等企业成为行业翘楚,它们生产的存储芯片凭借高性能、高可靠性,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设备等领域。
跌落的转折点
然而,盛极必衰,日本半导体产业的辉煌未能持续。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美国开始动用政治、贸易手段对日本半导体产业进行打压。1985 年,东芝公司被爆出向苏联出售精密机床的 “东芝事件”,美国以此为借口,在 1987 年 6 月通过 “东芝制裁法案”,取消与东芝的一系列采购合同,并禁止东芝的所有产品向美出口 2 至 5 年,这一举措让东芝遭受重创。
同年,美国还以日本半导体企业在美倾销芯片为由,威胁对日本进行贸易制裁,根据《1974 年贸易法》第 301 条款对日本半导体产品展开调查,指责日本企业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美国市场抢占份额。随后,日美签订《日美半导体协定》,日本半导体企业不仅要停止在美国市场的倾销行为,还得开放国内半导体市场,保证美国半导体产品在日本市场的份额达到 20%。这一系列协定使得日本半导体企业在国际市场扩张受限,打乱了原有的发展节奏。
与此同时,全球半导体市场发生重大变迁。计算机市场从大型机向个人计算机转变,个人计算机对芯片的需求侧重于低成本、大规模生产,工艺要求不像大型机那般严苛。而日本半导体企业长期专注于为大型机提供高质量、高成本的 DRAM,难以迅速适应这一市场变化,成本优势瞬间丧失。
曾经引以为傲的高质量 DRAM,在新的消费市场需求下,反而成了资源的浪费,因为个人消费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周期大幅缩短,不需要像大型机内存那样长达 25 年的质量保证。但日本企业深受过去经营模式的影响,即便面临市场的更新迭代,依然执着于极致的良品率,坚持原有的全产业链模式,未能及时转型,在新的市场浪潮中逐渐式微。
内部顽疾剖析
除了外部压力,日本半导体产业自身的顽疾也是其衰落的关键因素。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日本半导体企业逐渐染上了 “大企业病”。企业内部层级繁多,决策流程冗长,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变得极为迟缓。在面对新兴技术的冲击时,往往要经过长时间的内部讨论才能做出决策,错失了许多先机。
而且日本半导体产业长期秉持着封闭保守的发展模式,坚持全产业链自主发展,从上游的材料、设备,到中游的设计、制造,再到下游的封装、检测,所有环节都在企业内部完成,力求肥水不流外人田。这种模式虽然在早期凭借技术优势能够实现自给自足,但却与全球开放式的产业分工趋势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