茧蜂科—蚜茧蜂亚科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节肢动物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有翅亚纲
新翅下纲
膜翅目
细腰亚目
寄生蜂下目
姬蜂总科
茧蜂科
蚜茧蜂亚科
蚜茧蜂亚科(学名:Aphidiinae)是属于茧蜂科下的一个亚科。
1.形态特征
体微小至小形。体长约1.5—2.5毫米。体色变异较大,多为黄色或黄褐色。前翅无第2回脉,有径室1—3个,后翅仅1个基室。腹柄生于并胸腹节下方两后足基节之间。唇基端缘凸出,不与上颚形成口腔。雄性体略小,触角节数比雌性多,腹部呈椭圆形。
2.生活史
除蚜外茧蜂属老熟幼虫在寄主体外结茧化蛹外,其余种类自卵至成虫羽化前均在寄主体内度过。卵产于蚜虫体内,微小,一般只0.08~0.1毫米,宽0.016~0.024毫米,呈柠檬形或纺锤形,乳白色。幼虫:乳白色,蛆形,有4个龄期。1龄幼虫头部大,具1对明显的上颚及细长的尾突,体表具刺毛;2龄幼虫尾突短,体毛稀少;3龄幼虫尾突消失;4龄幼虫肥短。蛹:离蛹,呈黄褐色或褐色,化蛹在蚜虫体内的圆形薄丝茧中,但外蚜茧蜂属却结茧化蛹于被寄生的蚜虫体外之下方的茧中。
3.种属分布
全世界已知有35属,400余种。中国已知有18个属,100余种。此科广布世界,以古北界和东洋界较多,中国是蚜茧蜂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常见种类如麦蚜茧蜂〔Ephedusplagiator (Nees)]等。中国的重要种类有:麦蚜茧蜂、高粱蚜茧蜂、甘蔗绵蚜茧蜂、桃瘤蚜茧蜂、少脉蚜茧蜂、燕蚜茧蜂、菜蚜茧蜂等。
4.生物学应用
蚜茧蜂是桃蚜天敌的一种,主要靠蚜虫体内寄生的方式杀死蚜虫;植物源农药鱼藤酮和苦参碱主要靠触杀和胃毒杀死蚜虫。因此,研究蚜茧蜂及其蚜虫的生长习性,探究蚜茧蜂及植物源农药防控蚜虫的效果,对安全优质蔬菜生产中的虫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需要进行田间蚜虫防治的时期,通过放蜂棚顶端的持续放蜂口进行放蜂。持续放蜂口为一种放蜂装置,能够使棚内的蚜茧蜂放飞到棚外,而蚜虫不能飞出。通过调查统计,一个田间放蜂棚放蜂量为 500~1200 头/667m2,能够有效防治防治 3.33~4hm2 烟地。
5.麦蚜茧蜂
麦蚜茧蜂(学名:Ephedrusplagialor),为膜翅目茧蜂科。分布于陕西、湖北、北京、山东、浙江、福建、台湾等。寄主昆虫有麦长管蚜、桃蚜、桔二叉蚜、忍冬蚜、麻疣额蚜、虎耳蚜等,主要危害小麦、柑桔等作物。
(1)形态特征
①雌虫
体长2.1-3.0mm,翅长1.4-2.1mm,触角长1.4-1.6mm。
②雄虫
稍小;体黑褐色。头部黑色横宽,略宽于胸部翅基片处的宽度,表面光滑,疏生短毛;复眼大,卵圆形;单眼等三角形排列;触角线状、11节黑色,但柄节、梗节及鞭节第1节淡黄褐色,鞭节第1节较第2节长。中胸盾片光滑,有毛,盾纵沟前段明显:并胸腹节具脊和较宽大的五边形中央小室,小室顶角接近前缘。腹部黑色、腹柄节长为气门瘤处宽的2.5倍,背板隆起,两侧具纵脊.中央纵脊短,在腹柄节的下半段两侧缢入;产卵器鞘窄长,基部略大;第2、3腹节背板常有色斑。翅透明无色;前翅翅痣狭三角形,长约为宽的4倍;第2径间脉色淡;中脉第2段约是第1径间脉长的2倍。足黄褐色,前足胫节长为跗节第1节长的2.7-2.8倍。
(2)生物学特性
中国记载寄主有麦长管蚜、桃蚜、桔二叉蚜、忍冬蚜、麻疣额蚜、虎耳蚜等;日本记载寄主尚有绣线菊蚜、豆蚜、竹蚜、蔷薇绿长管蚜,寄主较多。关中4、5月发生于麦田,主要寄生于麦长管蚜.蚜虫被寄生后,僵蚜黑色,蜂由体末端羽化出;寄生率低.发生量很少。
(3)生活习性
一般气温在12~13℃时,茧蜂出蛰活动,16~18℃时开始筑巢,秋后气温降至6~10℃时越冬。春季中午气温高时活动最勤,夏季中午炎热,常暂停活动。晚间归巢不动。有喜光习性。风力在3级以上时停止活动。相对温度在60~70%时最适于活动,雨天停止外出。胡蜂嗜食甜性物质。在500米范围内,茧蜂可明确辨认方向,顺利返巢,超过500米则常迷途忘返。
6.桃瘤蚜茧蜂
桃瘤蚜茧蜂(学名:Ephedruspersicae)是一种寄生于水稻小麦、隶属于茧蜂科的膜翅目小动物。该蜂体型较小,黑褐色,雌、雄蜂相似,但是稍有不同。分布地区多集中在中国北京及东南部沿海地区。
(1)形态特征
雌:体长1.4-2.3毫米,触角0.7-1.3毫米。体黑褐色,唇基、口器及触角第一鞭节的基部黄褐色,足基节基部为黑褐色。头横形,与胸部等宽;上颊与复眼的横径等宽,向后稍收敛;后头脊明显;颊为复眼纵径的1/2;脸为头宽的1/2,近方形;唇基长为宽的1.5倍,与脸由浅沟分隔,两侧的幕骨陷深;触角11节,比头胸部之和略长,呈棍棒形,向末端加粗,第一鞭节长度为第二鞭节的1.4-1.5倍, 第八和第九鞭节分离不明显,端鞭节长为宽的1.6倍。前翅翅痣长为宽的5-6倍,径脉第二段比第一径间脉明显短,第一径间脉与中脉相接处及第二径间脉中部色浅。中胸盾纵沟全程明显,后端相接处有一个圆形的深陷,前端1/3深,具横脊;并胸腹节具五边形小室,叉脊呈细的双脊,沿叉脊及侧脊有不规则的皱纹。前足胫节长度为第一跗节的2.0-2.3倍,第一跗节为第二跗节的2.1-2.7倍。腹柄节长为气门瘤处的宽度1。4倍,具两条侧脊及较短而微弱的中脊。腹部近纺锤形,产卵器鞘长锥形,基部较宽。
雄:体长1.0-1.4毫米,触角长0.7-1.0亳米。端鞭节较尖,第八和第九鞭节分离明显。除外生殖器外,其他与雌蜂相似。
(2)生物学特性
该种寄生于麦长管蚜(水稻、小麦)。被寄生的僵蚜星黑褐色;在蚜虫体内化蛹。一世代(18-20℃)10-12天。
7.少脉蚜茧蜂
少脉蚜茧蜂(学名:Aphidiusolivetica)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茧蜂科的一种昆虫。分布区域遍及全世界。寄主昆虫则主要有麦长管蚜等。少脉蚜茧蜂主要危害的农作物是水稻作物。雌雄的形态都有不同的特点。
(1)形态特征
头横长,与胸部翅基片处等宽或略宽,触角丝状,节数有变异(12-18节)。复眼中等大小。上腭具双齿。盾织沟在中胸盾片前部发达。并胸腹节小室清晰。前翅:翅痣三角形。痣后脉较翅痣的宽为长。径脉发达,不超过它可能长度的2/3。除第二肘室和显示着的肘脉部分外,基室外至顶端的其他脉纹消失。后翅具完整的基室。雌性腹矛形。产卵器鞘与产卵器直或微上弯,毛稀。
雌:体长约1.9~2.4。头横长。光滑,发亮,毛稀,比胸翅基片处宽。具后头脊。后颊与眼横径等宽。颊宽是眼纵径的1/5~1/7。唇基横宽,卵圆,拱起,具前缘,光滑,发亮,有8~12根毛,以浅沟与脸分开。幕骨眼线是幕骨间线的1/4~1/6长。复眼长卵圆形中等大小,向唇基处强烈幅合。触角大多数是14节(罕见13或15节),丝状,约与头、胸及腹柄节的总合等长。第一鞭节与第二鞭节等长。长是宽的2.5倍。
胸部光滑,发亮,具稀的毛。中胸盾片几乎垂直落于前胸;侧面观末复盖前胸。盾纵沟前部清晰,深,小扇形,到中域消失。并胸腹节具小室中央小室小,五角形,形状有变易。小室的上侧部具3~6根毛,下部具2~3根毛。翅:翅痣长角形,长是宽的4~5倍。痣后脉较翅痣短得多,约与径脉等长。
腹矛形,比头胸之和长。腹柄节背片形态变易较大,通常长约是气门处宽的3.0~3.5倍,稍拱起,向端部略有扩大,具微弱的中纵脊,浅的纵皱纹,但后1/4处大部光滑,超过气门瘤处有浅的侧刻痕,有稀毛。气门瘤不易看清,位于背片中线路前方。
体色:变化较大。头黑,脸往往黄,唇基与口器黄至黄褐色。舳角褐黑色,在梗节与第一鞭节有较淡的环,通常柄节、梗节与第一鞭节基部黄色。胸黑色,前胸常常黄至褐黄色。翅脉褐色。翅糕片褐色。足褐至暗褐色,基节下部、转节、胫节基部与跗节色较淡。腹褐至褐黑色,腹柄节背片黄至暗褐色,第一、二节背片基部与第一、三节背片间的缝同色。
雄:舳角16~18节。体黑,口器与腹柄节背片褐黄色。足褐黑色。其余与雌的同色,柄节背片边缘接近平行。
(2)生长环境
本种在亚洲远东未被Schlinger发现,但就全北区采自许多地方的标本推测,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的与耕作的生境中。
(3)寄主
寄主为莱蚜、麦二叉蚜、桃蚜、菜缢管蚜。
(4)分布范围
少脉蚜茧蜂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8.菜蚜茧蜂
菜蚜茧蜂(学名:Diaeretiellarapae),为膜翅目茧蜂科。分布于上海、湖南、北京、河南、新疆、浙江、湖北、台湾、福建、广东等。寄主昆虫有二叉蚜、麦长管蚜、菜蚜、菜缢管蚜、桃蚜、棉蚜等,为小麦、棉花等作物主要寄生性生物防治天敌。
(1)形态特征
①一般特征
雌蜂头横形,大于胸翅基片处宽度。上颊与复眼横径等宽。颊长是眼纵径1/5-1/7。脸宽是头宽的1/2.5。幕骨指数平均0.2,复眼长卵圆形,中等大,向唇基强烈收敛。触角通常14节,罕见13、15节,长达腹柄节端部;第1、2鞭节等长,长是宽的2.5-3.0倍;端部节略加粗。中胸盾片前端垂直升起于前胸背板上;盾纵沟上升部深,小扇形,清晰。并胸腹节具窄小的五边形中央小室。翅痣长是宽的4倍,比痣后脉长得多(2:1),后者约与径脉等长。腹柄节长是气门瘤处宽的3.5倍,向端部略加粗,具微弱的中纵脊,气门瘤不明显。产卵器鞘宽而短,末端截形,微上曲。体色变化较大,多数为黑褐色;脸、唇基、口器、柄节、梗节、第1鞭节基部、前胸、腹柄节多呈黄褐色。体长2.0-2.6毫米,触角长1.2-1.5毫米。雄蜂触角16-17节,罕见18节,长1.4-1.6毫米;体长1.6-2.0毫米;色泽较暗。僵蚜淡褐至黄褐色。
②主要特征
触角通常14节;盾纵沟在上升部清晰;并胸腹节中央小室窄小;腹柄节、翅痣与产卵器鞘形状等。
(2)发生规律
主要发生在油菜地,菜园与杂草中。-6月间甘蓝蚜寄生率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