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美东时间),2025年J.P.Morgan健康大会将在美国落下帷幕。
本届大会有500多家企业参与并进行了演讲展示,重点聚焦业绩表现及未来发展战略等主题。
此外,如开幕时所述,今年“缺席”J.P.Morgan健康大会的企业尤其是医疗器械企业不在少数,包括一些全球前十的医疗器械公司。而这或许也是是第一次没有大型保险公司、药房福利管理机构或药店出席的JPM健康大会。
然而并非没有惊喜。
医疗设备领域:创新和AI技术继续成为引领业绩增长的利器
- GE医疗:大会期间获得拆分以来的最大订单来自AI,并表示将继续加码人工智能。
- 直觉外科:率先宣布2024全年业绩双位数增长,新一代达芬奇5也将在2025年引领全球业绩增长。
生命科学领域:转型、并购与合作继续
- 赛默飞世尔科技:2025年将继续通过并购和战略合作扩大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中国将释放积极信号。
- 丹纳赫:转型调整后财务状况有了显著改善,并表示投资组合转型推动了更高的收入增长、利润率和现金流。
- 因美纳:首日即宣布三项合作;未来增长战略的三大驱动因素:持续转向测序成本更低的NovaSeq X;突出多组学;扩展软件、服务和数据。
高值耗材领域:应对消费和临床市场疲软
- 爱尔康:稳定的创新支撑了同比两位数的持续增长。
- 捷迈邦美:手术机器人将打造更高增量曲线。
此外,企业CEO们均对2025年中国市场的复苏持乐观态度。
GE医疗:
AI技术赢得重磅订单,即将加入光子CT“战局”
在2025年的J.P.Morgan健康大会上,GE医疗重申了其精准医疗战略。
GE医疗CEO Peter Arduini强调,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成为精准医疗领域的领导者,在接下来的12至18个月内,将专注于开发尖端产品、优化业务以提升利润率、实现精准医疗、拓展经常性收入模式以及进行并购活动。
他进一步阐述了GE医疗将通过三个主要方面实现精准医疗:智能药物和设备、疾病状态的聚焦、数字化AI工具。这包括将人工智能融入产品设计,从疾病角度出发开发产品,AI驱动的数字化等等。
而其AI技术也率先也在大会期间获得了分拆后的最大订单。
- 1月14日,GE医疗宣布与Sutter Health签署了一项为期七年、金额约为1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将为该非营利医疗系统提供人工智能(AI)驱动的医疗技术和软件升级。这也是自其分拆独立以来达成的最大交易。
GE医疗在大会上表示,目前公司已有超过80项包含人工智能的解决方案获得FDA批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产品,不仅改变了产品性能,也革新了商业模式。未来,公司将在部门层面挖掘数据价值,并实现其货币化。
在疾病领域,GE医疗将主要关注精准癌症诊疗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例如阿尔兹海默病等)。
同样在1月14日,GE医疗宣布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开展了一项新的影像研究合作,旨在提高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的诊断水平。其最终目标是开发自动化成像方法,包括磁共振成像(MRI)技术,使其能够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需求快速定制,并探索更好地理解神经活动的途径。
- 具体项目还包括研究白质损伤、血管疾病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联系,以及预测不同治疗方法有效性的方法。
- 在精准癌症治疗方面,研究人员将致力于研究监测和量化患者对新兴放射性药物(包括α粒子发射体)反应的方法。这项工作还将包括心脏和肌肉骨骼疾病的定量成像,以及开发远程扫描技术。
提到创新是医疗科技公司发展的关键,GE医疗表示将不断通过构建评估体系来确定研发投入方向,结合业务的垂直与横向需求,同时提升利润率以支持研发。
在2025年至2026年,GE医疗将推出众多新产品,如集成人工智能的MRI平台、全身PET系统、光子计数CT等;此外,在介入诊断、监测设备、放射性药物等领域也将有创新产品上市。
GE医疗表示,未来的有机增长将依赖于商业团队的出色执行和产品创新,预计实现中个位数增长。其中,中国市场的表现至关重要。
目前,中国市场订单已有所改善,其预计2025年上半年增长仍较慢,但下半年随着安装、培训等环节的销售有望回升。公司将在2月13日的财报会议上提供具体指引,并对市场长期发展持乐观态度。
直觉外科:
业绩双位数增长,达芬奇5将推广至全球
在本届J.P.Morgan健康大会上,直觉外科率先公布了第四季度及2024年全年的初步业绩,数据显示其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手术量实现了显著增长。
业绩显示,2024年全球达芬奇手术量增长了17%。第四季度,这一增长幅度达到了18%。公司预计2025年达芬奇手术量也将实现13%至16%的增长。与2023年相比,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装机量增长了11%(1526台对比1370台);其中362台是其最新一代的达芬奇5系统。此外,相关配件营收增长了23%。
Ion平台完成了约9.5万例肺部活检,装机量近1800台,增长超过50%,累计手术量近1700万例。
2024年第四季度初步营收总计24.1亿美元,同比增长25%,这一成绩也超出了华尔街的预期。直觉外科预计2024年全年营收总计83.5亿美元,同比增长17%。
业绩公布后,早盘交易中,直觉外科的股价上涨近5%,达到每股565美元。
尽管2024年中国的环境不确定性和整体经济形势持续紧张,这种情况贯穿了全年,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减肥手术总量的影响在这一年构成了不利因素,但直觉外科在这样的背景下取得的高业绩增长仍让其CEO表示非常满意。
“我们对本季度及全年的业绩感到满意,特别是客户对达芬奇5、Ion和SP的接受度,”直觉外科首席执行官Gary Guthart表示,“我们继续致力于实现与客户共同的目标,核心是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未来,达芬奇5系统是直觉外科重点推广的产品,希望在全球上市。该系统具备力反馈功能,通过设计改进提升效率,并与NVIDIA合作大幅提升计算能力,还将推动Case Insights项目,助力培训下一代外科医生。公司还将在增强现实、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远程医疗等领域持续推出新功能。
而展望2025年,在较低的13%这一增长预期下,其假设美国的减肥手术量继续以2024年的下降速率减少。此外,考虑到中国目前的环境以及我们所提及的包括国内竞争在内的各类因素,预计中国市场相对疲软的态势仍将持续。鉴于之前所述的欧洲在资本支出和预算方面面临的挑战,预计这种情况会延续至2025年,这将限制当地为支持手术量增长所能扩充的产能。
而若减肥手术量的下降趋势缓和,中国市场开始复苏,手术量增长进一步改善,同时欧洲的资本支出环境恢复正常,将有望赢得较高增长预期。
赛默飞世尔科技:
调整转型初见成效,中国释放积极信号
赛默飞世尔科技总裁兼首席执行官Marc Casper将2024年描述为产品创新卓越的一年。他指出,在2024年JPM大会上提出的四项目标已基本实现,2025年将继续推进这些目标。
首先,在收入方面,公司执行了一套成熟的增长战略,以推动股票的持续增长。其次,通过其PPI(Practical Process Improvement)业务系统,实现了卓越的执行力和生产力提升。第三,公司有效地执行了资本部署战略,未来将继续通过并购和战略合作来扩大其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第四,赛默飞世尔科技在企业社会责任的优先事项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经历了全球疫情导致的业绩激增和回落之后,赛默飞世尔科技的调整与转型备受瞩目。
2024年,赛默飞世尔科技完成了对Olink的收购,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蛋白质组学产品领域的领导地位。对于这笔交易,公司表示,收购Olink凸显了蛋白质组学在推动生命科学研究和精准医学方面的重要作用。公司透露,目前整合进展顺利,预计到第五年,来自收入和成本协同效应的调整后营业收入将达到1.25亿美元。
此外,赛默飞世尔科技还从Catalent最近被Novo Holdings收购导致的无菌灌装市场空白中获益。其认为,Novo Holdings收购Catalent是为了满足GLP-1减肥药物的产能需求,但此举间接导致无菌灌装产能从市场上撤出。因此,作为无菌灌装市场的领导者,这对赛默飞世尔科技而言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发展。
对于中国市场,Marc Casper表示,尽管市场面临挑战,但很高兴看到刺激政策的实施和资金的流入,这对2025年和2026年而言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在被问及特朗普新政府对赛默飞世尔科技以及更广泛的制药行业可能产生的影响时,Casper表示,鉴于公司的全球布局,赛默飞世尔科技将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应对关税变化。此外,Casper指出,无论美国生物安全法案是否通过,围绕该法案的讨论都将持续,同时更多的制造工作将转移到西方和印度。他认为,尽管这会对客户造成一定干扰,但赛默飞世尔科技有能力应对生物安全法案带来的变化。
丹纳赫:
成功转型后利润率增长至30%
在会议上,丹纳赫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ainer Blair表示,通过调整投资组合,公司将转型成为一个更强大、更优秀的实体。
Blair首先回顾了近年来丹纳赫的战略转型,特别强调了在收购和剥离方面的重大决策。
从2018年至今,丹纳赫成功地剥离了约76亿美元的业务,包括对Envista和Veralto的分拆,这些业务在增长和盈利方面产生了稀释效应。
与此同时,通过收购Cytiva以及Aldevron和Abcam等公司,丹纳赫增加了约60亿美元的收入,并进一步巩固了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领域的市场地位。
得益于这一转型,丹纳赫的核心增长率已从个位数的中段提升至高个位数,调整后的营业利润率从2018年的约20%增长至目前的约30%,运营现金流增长超过50%,达到60亿美元以上。Blair表示,丹纳赫在2025年将继续专注于高增长终端市场,并持续优化其投资组合。
丹纳赫预计2024年全年营收将达到约240亿美元。其中,诊断业务营收预计约为98亿美元,高于2023年的95.8亿美元;生命科学业务营收预计从去年的71.4亿美元增至约73亿美元;生物技术业务营收预计约为68亿美元,低于2023年的71.7亿美元。
Blair指出,诊断业务的表现略超预期,这主要得益于赛沛(Cepheid)呼吸道产品销售额的增长。
至于中国市场,Blair表示,目前市场已在较低的活动水平上趋于稳定。丹纳赫对中国市场的长期复苏抱有坚定的信心。尽管公司相信中国市场会复苏并继续为丹纳赫的整体增长做出贡献,但可能不会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预计未来中国市场的增长率将接近高个位数,偶尔可能达到低双位数。
因美纳:
2025年恢复增长
因美纳在2025年JPM大会上格外忙碌,仅在1月13日这一天,就宣布了三项重要的合作。
与deCODE Genetics、Tecan、葛兰素史克、强生和诺华等企业携手合作,启动了一项试点蛋白质组学项目,旨在分析来自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 UKB)的五万份样本。
与英伟达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多组学数据分析和解读技术平台的发展,以期加速临床研究、基因组学AI开发以及药物发现的进程。
与Regeneron以及Northwell Health和Trinity Health等17家医疗系统共同投资了电子健康记录数据公司Truveta。这一合作预计将创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最具多样性的基因型和表型信息数据库。
在大会上,因美纳CEO Jacob Thaysen宣布,公司的NovaSeq X平台正在推动“增长回归”,临床客户的需求使得因美纳2024财年第四季度的营收勉强超出预期。
根据因美纳公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业绩,2024年第四季度收入约为11亿美元,同比增长1%,而2024年全年收入约为43.3亿美元,同比下降2%。
Thaysen还对未来三年进行了展望,预计在2025财年,因美纳的营收目标是实现低个位数增长,预计收入将在42.8亿美元至44亿美元之间;到2027财年,营收目标为实现高个位数增长。
对于接下来的三年战略,因美纳将通过三大驱动因素来实现:
首先,持续转向测序成本更低的NovaSeq X,以此推动更大的耗材销售。Thaysen预计,到2025年下半年,NovaSeq X将占据75%的高通量测序总量,并占据50%的高通量消耗品收入。
其次,强调多组学的重要性。2024年因美纳经历了一系列重大业务变革,包括6月分拆癌症检测标记物Grail,以及一个月后收购单细胞技术公司Fluent BioSciences。
最后,扩展软件、服务和数据。Thaysen指出,基因组学和多组学数据的量庞大,因美纳的目标是帮助客户通过其产品生成的数据轻松导入到基础AI模型中。
爱尔康:
创新产品支撑未来业绩
爱尔康首席执行官David Endicott感到自豪,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公司实现了五项关键成就:在持续稳定、具有弹性的市场中取得胜利;通过创新和产品推出,实现了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收入增长;持续加快创新步伐,自成立以来已投入40亿美元用于研发;通过经营杠杆效应,提升了利润率,产生了强大的自由现金流。
在JPM大会上,爱尔康不断强调产品创新的重要性,并表示,稳定的创新是支撑公司同比两位数持续增长的关键。
在并购领域,爱尔康在2024年完成了对BELKIN Vision的收购,这一举措标志着爱尔康在青光眼治疗领域的重大扩张。Belkin Vision旗下的Eagle™青光眼激光治疗仪目前在欧盟和英国市场有售,并已于2023年12月获得了FDA的510(k)许可,成为FDA批准的首款,也是目前唯一一款用于青光眼的非接触式激光治疗设备。
捷迈邦美:
手术机器人将引领增长
捷迈邦美CEO Ivan Tornos在大会上坦承,公司在髋关节和膝关节市场的份额有所下降。这一现象部分归咎于公司决定停止销售CPT髋关节系统,并对部分产品进行了召回。
尽管如此,Tornos 相信公司正迈向盈利复苏,并在该领域保持了稳固的地位。过去三年,公司的收入持续实现了个位数的增长,其中髋关节和膝关节产品线贡献了大约68%的收入。
在2024年,捷迈邦美推出了六款新产品,包括 Persona 膝关节翻修系统等。Tornos 预计到2025年这些产品将全面上市,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线。
公司预计,Oxford Cementless 将成为2025年市场上的关键产品,其拥有最高的关节存活率数据。
捷迈邦美预测,髋关节和膝关节市场将以大约4.2%的年增长率扩张,并对2030年及以后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预计在2025年至2030年期间,将解决肌肉骨骼健康领域中的关键挑战;而到了2030年之后,将重新定义护理标准,寻求更显著的突破。
公司也在积极寻求新的市场增长点,特别关注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领域。
2024年,其ROSA Shoulder肩部系统成为FDA批准的首个肩部置换机器人手术系统。同年,捷迈邦美完成了对OrthoGrid Systems的收购,这是一家专注于AI驱动的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导航系统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