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直击路演|齿智力:让隐形矫治手握“智感”之手

好的牙口腔行业研究

2025-03-25 11:50 中国

17727 0 0

IMG_256

作为亚太地区首个专注数字口腔创新的标杆赛事,首届数字口腔创新挑战赛汇聚了行业前沿的创新力量。在日照市委、市政府的指导和日照高新区管委的精心策划下,大赛邀请了两院院士、顶尖高校、头部三甲医院、头部投资机构等权威专家组成专业评审团,并获得了产业各界的广泛关注。

经过层层甄选与严格考核,26个极具潜力与创新性的优质项目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决赛。这些精选项目不仅彰显了数字口腔产业的蓬勃生机与广阔前景,更代表了中国数字口腔领域的创新思路。近期我们将陆续为大家分享这些优秀的创业项目和创新团队,共同把握行业创新脉动。

本期项目:齿智力

*以下内容节选自项目路演资料

IMG_257

图源:齿智力

创新使命

北京齿智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齿智力”)正以其创新的口腔正畸矫治力可视化诊疗系统,为中国口腔正畸治疗领域注入新动力。该系统依托创新传感器技术与个性化3D打印解决方案,实现了对牙齿矫治力的实时监测与精准控制,为隐形正畸治疗开辟了新思路。齿智力以其突破性的口腔正畸矫治力可视化诊疗系统,正在重塑中国口腔正畸治疗的技术生态。该系统基于创新传感器技术和个性化3D打印方案,实现了对牙齿矫治力的实时精准监测与动态控制。

从行业基本面来看,齿智力指出,中国现存10.42亿错颌畸形患者群体与紧缺的正畸医生资源形成了显著的供需矛盾,驱动隐形正畸市场持续高速发展。此外,当前每位患者3-4万元的治疗费用区间,凸显出该领域巨大的市场价值。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隐形正畸市场规模已达140亿元,预计将保持16%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30年突破400亿元。

IMG_258

图源:齿智力

然而,在市场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行业痛点日益凸显——传统诊疗的“黑箱”式治疗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医疗的精准化要求,患者重启率高达30-50%。其根源可追溯至医生经验依赖度过高、矫治力缺乏量化评估体系、复诊评价系统不完善等三大系统性难题。

面对这些挑战,齿智力提出了创新的解决方案。公司成功研发出具有突破性的无线无源力学传感器。这种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和测量牙套对牙齿施加的力,并通过无线方式传输数据。通过在牙齿和牙套之间放置传感器芯片,系统可以精确测量牙齿多个点位的受力情况,全面掌握矫治力在牙面上的分布。

IMG_259

图源:齿智力

针对上述行业痛点,齿智力通过其技术创新构建解决方案。其中,自主研发的个性化3D打印牙套技术引人关注。不同于市场上常见的聚氨酯压膜牙套,能够实现各个区域软硬度和厚度的精确调控,以实现更精准的治疗效果。借助实时监控系统和力学分析数据,医生可以精确把控每一步牙齿移动轨迹,让治疗过程告别传统依赖肉眼观察的经验式判断。

该项目最初源自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韩建民教授提出的临床需求,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介博团队完成核心研发,现已形成包含两项授权专利、三项在申专利的知识产权矩阵。目前,其产品工程样机已完成制作,并在北大口腔医院顺利通过了毒性检测与皮肤致敏检测,为其后续推出奠定了安全可靠的基础。

在商业化路径上,公司采用"主机+耗材"的双轮驱动模式。基于患者6-8周/次的平均复诊周期,公司测算出芯片市场容量约8亿元、主机市场规模达60亿元的市场前景。因此,公司决定在获取医疗器械注册证之前的两年内,主要依托科研采购订单推进产品迭代。

IMG_260

图源:齿智力

展望未来,当隐形矫治器被赋予"智感"触角,口腔正畸领域的数据化进程正悄然突破经验医学的边界。齿智力通过力学传感器矩阵与数字化诊疗系统的深度融合,将传统隐形正畸中玄妙的"手感"转化为可量化、可追溯的力学数据,这不仅是技术路径的创新,更是对行业底层逻辑的重构。

这种科学化、数据化的治疗方式能否成为弥合供需鸿沟的密钥?从力学黑箱到可视化诊疗,技术革新正在重新定义正畸治疗的精度标准,但如何让冰冷的传感器数据与温暖的人本医疗实现价值共振,或许才是这场变革留给行业更深层次的思考。


【特别鸣谢】如果本文有错漏之处需要勘误,请联系我们的客服,届时我们会为您准备小礼物,感谢!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源于公开信息,可能存在不准确性,仅供参考。本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与决策建议,好的牙不对因使用本资料而导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并对本内容拥有最终解释权。

@好的牙口腔行业研究

# 口腔
# 日照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