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唐飞
编辑 | 计然
凌晨,北京中关村的程序员小林揉了揉酸痛的颈椎,拿出手机打开美团外卖。屏幕上跳出一家24小时营业的粥铺,他选了份皮蛋瘦肉粥和虾饺——这也是他第无数次在深夜用美团填饱肚子。
不久后,门铃响了。一位穿着黄色工服的骑手站在门口,头盔上凝着细密的雨珠。小林接过袋子,粥还是烫的。他看了眼手机:从下单到送达,不到15分钟。
这样的下单、配送场景,在美团平台上一天最多重复近亿次。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美团在消费者心中的定位已经从以前“送外卖”到如今的“送万物”。
在美团上,消费者可以在30分钟买到退烧药、隐形眼镜和Switch卡带;海外留学生在沙特用Keeta点餐,配送员就算顶着风沙也会准时送达;甚至在新款iPhone发售时,凭借强大的配送体系,美团可以在30分钟内让“果粉”体验到新机的乐趣。
现在的美团,更像一张覆盖生活毛细血管的“服务网”——根据3月21日美团发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财报,2024年,美团上有7.7亿年交易用户,相当于每两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人在用美团下过单;配送日订单峰值9800万单,外卖、药品、鲜花甚至电子产品,“30分钟万物到家”已经具象化。
有网友调侃:“你可以卸载手机里所有软件,但不敢删美团。毕竟饿肚子的滋味比没有新衣服、没有短视频、没有‘吃鸡’可怕多了。”
本地商业营收增长21%,生态协同更强了
从财报来看,美团的主营业务包括核心本地商业和新业务两大块。前者包括餐饮外卖、餐饮到店、闪购、酒旅等,后者包括美团优选、小象超市、快驴(B2B餐饮服务)、共享单车、充电宝等。
2024年,美团核心本地商业实现营收2502.4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069亿元增长21%;新业务营收为873亿,运营亏损收窄64%。
更重要的是,美团协同效应开始显现,整体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这种提升源自两方面:
一是战略上的坚定执行。
围绕“零售+科技”战略,美团先是从零售入手,与便利店、药房等合作,拓展“万物到家”的覆盖范围,让即时零售成为越来越多人“高确定性”的生活方式。2024年,美团闪购持续拓展优质供给,为消费者提供“30分钟万物到家”的购物体验。截至2024年末,美团闪购已和超5600家大型连锁零售商、41万本地小商户以及超570家品牌商达成合作。
国信证券在研报中提到,美团即时零售渗透率已经达到60%,并且在持续提升。
随着2024年线下消费需求持续释放,美团到店业务订单量同比增长超65%,年交易用户数和年活跃商户数创新高。全面升级后的美团“神会员”进一步促进协同,为用户带来优惠,更助力商户增效创收。目前,参与“神会员”的到店酒旅商户占比已超70%。
同时,为了企业实现良性发展,美团在科技投入上也毫不吝啬,2024年美团研发开支为211亿元。
这一研发投入的规模,已仅次于华为、腾讯和阿里巴巴,甚至超过了百度和京东。如此持续的研发投入,让美团已不仅是一个生活服务平台,更是当之无愧的科技企业。
二是策略上的创新打法。
2024年内,美团先后多次调整组织架构,并逐步将到家事业群、到店事业群、美团平台、基础研发等合并成为“核心本地商业”板块,两事业群原下辖各部门调整为直属于“核心本地商业”。
在外卖“基本盘”上,2024年美团深入推进供应链创新,丰富高性价比供给,完善“品牌卫星店”等服务新模式,满足多元化的外卖消费需求。
从组织到业务的调整和创新,使得美团各业务的协同效应大大增强,进而加固了原有业务的护城河。根据交银国际证券的研报,2024年美团外卖市场份额占比为65%,而饿了么占比为33%,其他平台合计占有率仅为2%。
尽管外卖领域的“新挑战者”层出不穷,但美团凭借其稳固的市场份额和强大的履约能力,依然保持着领先的市场地位。
600万骑手有了职业伤害保障
今年以来,骑手配送人员的收入和职业保障成为行业焦点话题。美团发布的2024业绩报显示,2024年美团在骑手收入保障与福利体系上持续加码。自2022年7月,在人社部的指导下,美团率先启动了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项目,已投入14亿元为7个试点省市的全量600多万骑手缴纳职业伤害保险费用。
此外还可以看到,美团也在不断升级骑手权益保障和福利关怀,比如完善“骑手友好社区”通行解决方案、上线“骑手之家”功能、落实“防疲劳”措施等。另外财报还透露了一个消息,在深入调研和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美团已经形成了初步的骑手社保试点方案,将于今年二季度开始在部分城市实施。
为保障骑手合理收益,美团也在持续优化配送计价模型,叠加高峰时段补贴、服务星级奖励等复合激励机制,激励骑手提升服务质量,同时增加其收入来源。
当然,在完善保障体系的同时,也要提升保障骑手收入。2024年全年,美团全国范围内高频骑手的月均收入在6650元至9344元之间。其中,乐跑骑手(即技能完备,可熟练完成跑单任务的骑手)的月收入均值最高,在北上广深等高线城市可达11547元。
根据美团研究院最新调研数据,全年月均有单骑手数量为336万。各地高频骑手平均收入仍然保持了略高于当地居民平均收入。可以看到,骑手权益保障不仅是社会责任,更是业务可持续的基础。高效率的配送网络需要稳定的骑手留存率,而收入与福利的提升直接降低了骑手流失率(2024年同比下降12%)。
美团通过“效率导向”而非“时长内卷”,实现了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赢。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健康
除了骑手侧的关怀,美团一直不遗余力地帮助商户“增收”。
在竞争激烈的本地生活市场,美团通过“反内卷”政策与食品安全建设,帮助商户降本增效,同时提升消费者信任。
2024年,美团启动了10亿外卖助力金支持计划,这些真金白银的现金支持已经分三批打到了商户的银行账户上。目前已有3.8万优质商户收到“真金白银”的现金支持。
“去年11月,我们在社区服务中心旁开了这家咖啡店,店里有两个听障员工。我觉得他们并不比别人差,这也是我开这家咖啡店的初衷——希望他们有能力养活自己,也借此消除一些社会偏见。”上海桥·暖流coffee店主王女士说,她的小店位置不算太好,但凭借过硬的产品和外卖渠道,小店慢慢走上正轨,得到了众多顾客的支持和认可。收到美团支持的1.2万元助力金,王女士全部发给了员工,她说:“让他们挣到更多钱,是我最骄傲的事”。
近期美团还上线了“明厨亮灶”专区,在全国大力推广“阳光厨房”,参与商户可获得硬件补贴与流量倾斜等支持,帮助食品安全优质商家实现更好发展。以赫兴记生煎旗下一家门店为例,开通直播后,门店订单量周环比增长了8.6%。
除商家自主报名开通直播外,消费者也可以通过美团“明厨亮灶”专区,推荐关注的商家加入后厨直播。美团将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跟进各区域消费者的推荐情况。
在观看后厨直播的过程中,消费者可以一键反映各类违规行为,美团也将在第一时间核查,并给予消费者反馈。
为鼓励更多商家加入“阳光厨房”,美团将提供专项硬件设备补贴,有效降低商家成本。其中,针对“夫妻老婆店”“社区小店”等小微餐饮商家,美团将提供包括硬件设备费用、安装费用等在内的全额补贴。
商户扶持与食安建设不仅提升了平台口碑,更吸引了更多优质供给。
从流量竞争到价值创造,美团致力于构建一个多方共赢的生态体系。骑手、商户、消费者和平台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本地生活服务也从消费者市场的争夺,进化成整个生态维度的竞争。
正如美团CEO王兴所说,“我们将继续满足用户的需求、助力并扶持商户的经营、关怀并支持骑手的发展,与生态伙伴们实现共赢。并进一步积极践行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
AI+出海,美团的新故事
除了核心业务一如既往的稳健发展,科技和出海,成为美团的新故事。
在财报业绩沟通会上,王兴表示,美团的AI策略是进攻,不是防守。当AI这样革命性的事物到来时,唯一合理的策略,不是试图捍卫你现有的模式,而是尝试利用你已有的资源进攻。
关于发展AI的具体策略,王兴提到了三点,第一是AI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在具体业务中应用AI;第二是在产品中应用AI,推出全新的AI产品,服务消费者、商家等;第三是构架自己的AI大模型,美团计划继续投资强化自己的AI大模型。虽然美团在股东回报和新业务上分配了大量资源,但美团依旧在以数十亿元的GPU资源持续投资AI。
美团还在财报中提到,将加大对无人机配送、自动配送车等前沿科技以及相关应用领域的投入。
由此可以看出,美团的科技投入思路并非跟风,而是基于业务场景的深度需求。AI系统可以更好地服务商家、无人机将是未来物流端的重要补充,二者结合形成有机互补。
与此同时,美团出海的决心也逐渐浮现。
去年9月9日Keeta在沙特阿尔卡吉低调开城,10月9日又正式进入首都利雅得,用户数和订单量迅速增长。落地至今的5个月内,Keeta在沙特地区市占率逐渐提高,下载量登顶。
而在中国香港,Deliveroo近日宣布,将于2025年4月7日正式挥别中国香港市场。花旗研报指出,Deliveroo退出中国香港市场,资产出售给Foodpanda,中国香港外卖市场将形成Foodpanda和美团Keeta继续竞争的格局。花旗认为Keeta近期推出的优惠套餐有助于提升订单频率和用户忠诚度,其经验可以复制到中东市场,维持美团“买入”评级,目标价200港元。
虽然这些新业务投入不菲,但好在亏损率仍在持续下降。2024年,美团新业务经营亏损收窄至73亿元,相比于2023年的202亿,大幅减亏。
总结
7.7亿用户、数百万骑手、千万商户、飞向全球的无人机……美团早已不只是一家外卖公司。
它的真正野望,是打造一个本地生活服务行业的可持续生长的健康生态——用户离不开,因为30分钟能解决从“送万物”的需求;骑手不想走,因为这里能体面赚钱还有足够保障;商户粘性高,因为数字化赋能和商业生态健康且完善;对手追不上,因为每项技术都在重构行业规则。
2024年的财报证明,当互联网进入“拼内功”时代,实现自身业务增长的是高手,能带着行业生态里所有人一起更好的才是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