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分享

东软“AI+行业”进入深水区:一个软件先驱者的智能蜕变

这个是认证

闫跃龙

2025-03-28 09:01 中国

38473 0 0

东软与华为的合作,在2025年3月21日又一次升格,双方在医疗健康领域达成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

此次双方合作的达成,是基于技术融合、产业协同、生态共建三个维度的深度耦合,也是双方对于医疗健康未来战略与布局达成的一致共识。” 东软集团发布的相关文章中这样阐释。

就在同一周,东软在解决方案智能化战略落地上又迈出实质性步伐,发布“融智”AI实施框架及行业“赋能体”,以及“添翼”医疗健康智能化全系解决方案。可以看到,医疗健康正在成为东软拓展“AI+行业”的桥头堡。

那么问题来了:东软所要实现的医疗健康智能化到底是什么?解决方案智能化战略到底如何落地?“AI+行业”又会如何重构东软这家三十多年的软件行业先驱者?

解决方案智能化的“医疗样板”

解决方案作为连接AI和行业应用的重要桥梁,是城市资源和数据的挖掘者、聚合者和展现者,东软用数据和AI构建城市新基础设施,发展经济、服务民生、解决就业。” 东软集团联席总裁盖龙佳这样说。

如果说东软的解决方案智能化战略是“为传统行业装上智能大脑”,那么行业赋能体就是那个智能大脑,与行业经常提到的智能体相比,赋能体这个“智能大脑”是智能体和具体行业场景的深度结合

作为一家在医疗健康领域深耕多年,服务4800+医院、触达8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构建30+省市全民健康信息化平台的公司,东软将解决方案智能化战略的桥头堡设定为医疗健康领域,就顺理成章。

东软到底能用解决方案智能化为医疗健康领域带来哪些价值?东软集团医疗健康事业部总经理李东这样回答:“找到价值,是创造价值的基础。东软在医疗健康领域这么多年,对客户的挑战和痛点有很深的认知,如医院的核心挑战是医疗技术,即解决‘看不好病’的问题,其次是价值医疗,在看好病的同时还要降低成本,而患者的核心痛点是获得好的就医体验,站在国家的层面是如何解决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东软发布的“添翼”医疗健康智能化全系解决方案中的8个医疗行业赋能体,涵盖患者服务、医事服务、病历服务、医学影像、医学检验、重症医学、医学科研、卫健,就是为解决这些挑战和痛点而生,就是在相关场景创造价值。

就像盖龙佳所说,“技术本身只是工具,真正的价值在于如何通过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将解决方案具体化、场景化。

例如,医学科研赋能体就是用智能技术帮助医生突破医疗技术,患者服务赋能体就是用智能技术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就医体验等等。

又如,患者服务赋能体通过整合院内诊疗体系、协同院间服务链路、聚合产业生态,让患者体验更贴心。具体来说,就是重构服务系统,从以前只是作为院端系统延展,到真正以患者为中心,而且是整合患者追求健康过程中的全服务需求。例如,患者所获得的新体验,不仅可以实现线上线下一体,院内院外一体,多终端平台一体,而且还有全场景全程的智能助手陪伴,甚至患者可以利用医生端的工具来进行自我诊断。

有了智能化的加持,医生的体验也得到了刷新。例如,以前的出院小结,需要医生手动输入,现在可以自动生成。医生可以通过病历服务赋能体进行人机交互,某个时间点的检查结果,不同时间点的检查结果对比,都能通过自然对话轻松获取。

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是推动医疗资源普惠、实现医疗改革目标的重要推动力,而如何实现医疗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协同,是解锁AI+医疗潜力的关键。”盖龙佳这样展望东软解决方案智能化战略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落地前景。

“AI+行业”的天时、地利与人和

“AI+医疗”只是东软解决方案智能化战略落地的一个领域,事实上,东软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AI+千行万业”。

东软推出的“融智”解决方案智能化实施框架,就是其“AI+行业”的通用方法论,其通过行业知识和数据,对主流的基础大模型进行数据增强优化和检索增强生成,围绕知识推理、文本生成、对话交互与图像生成进行技术创新,目标是为医疗、医保、公共卫生、社保、就业、养老、公用服务、汽车、通讯、能源、金融等行业定制赋能体,加速各行各业的智能化转型。

必须说,东软的“AI+行业”赶上了好时候,集齐了天时、地利与人和。

天时,是人工智能加速渗透千行万业的时机已至。一方面,是中国“人工智能+”的顶层设计,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AI定位为“新质生产力引擎”,推进大模型在行业的示范应用;另一方面,是国产大模型DeepSeek通过混合专家架构与算法优化,以国际同类模型成本的1/70以及提升300%的推理效率,让企业无需巨额投入就能调用大模型能力,加速技术普惠。

地利,是东软的生态化战略,可以聚合最广大的合作伙伴,让“AI+行业”的地基坚如磐石。东软与华为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全面合作就是这样,据李东透露,双方的合作聚焦医院解决方案、医疗人工智能、医学科研、国内市场联合推广、国际市场开拓等方向,是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合作。以医疗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为例,东软的添翼医疗赋能体与华为昇腾算力平台全面深度适配,推出了一系列软硬结合的AI赋能一体机及AI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客户实现快速、全面、高效的智能化升级。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东软自身在“AI+行业”上所具备的独特优势。东软依托30余年服务医疗、社保、汽车等关键行业的经验,具有行业Know-How的深度积淀,这种对行业痛点的精准把握,让其AI解决方案可以直击业务核心。而且,东软具有数据治理和知识转化的体系化能力,以及全栈式赋能体架构等为依托构建的“融智”技术框架,还有产学研生态的协同创新,这些都是东软能够成为“AI+行业”开拓先行者的最大人和。

这一切,都让东软在“AI+行业”深耕上具有独特的生态位。

后记:一个软件行业先驱者的蜕变

“1915年的今天,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把引力解释成时空的弯曲,重塑了人类对宇宙和时空的认知。如今,我们又站在了人工智能的时代浪潮之巅。从最初的简单算法到如今能够实现复杂的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甚至协助科学研究,正在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与世界。广义相对论让我们理解宏观宇宙的运行规律,人工智能则赋予我们改造微观世界的强大工具。一个好的‘工具’最大的价值在于应用,解决我们面临各种问题。好工具,有场景,有前景。” 盖龙佳在3月20日这个广义相对论的生日时在朋友圈写道。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盖龙佳进一步解释广义相对论和人工智能:在广义相对论中,常用保龄球和蹦床来比喻,一个紧绷的蹦床代表时空,一个保龄球放在蹦床上,保龄球的质量会使蹦床表面凹陷下去。这就如同恒星、行星等大质量的物体会使周围的时空发生弯曲一样。现在,人工智能就是那个保龄球,它同样会改变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人。

人工智能这个保龄球所改变的,也包括东软自己。

东软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刘积仁博士,在此前的东软解决方案战略发布会上曾说,“智能化成为东软开启新一轮变革和增长的机遇。

是的,回顾东软的30多年发展,始终是拥抱变革,始终是与时代共舞。在AI发展的大时代,东软全面拥抱AI,对外,全面推动解决方案智能化发展,打造AI赋能的解决方案、数据价值化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化的解决方案,赋能千行万业;对内,以客户为中心,不断调整优化面向新业务战略布局的组织和生态,将复杂的管理流程简化,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同时建立与外部生态环境匹配的开放文化。

可以看到,东软正在将其30余年的行业积淀转换为智能化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未来的东软,不仅是一家软件公司,更是用软件创造价值的公司,其角色也在从“工具供应商”蜕变为“价值共创者”。

智能蜕变的东软正在未来打开无限可能。


# AI
本文为凯迪网自媒体“凯迪号”作者上传发布,代表其个人观点与立场,凯迪网仅提供信息发布与储存服务。文章内容之真实性、准确性由用户自行辨别,凯迪网有权利对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进行相应处置。
举报
投喂支持
点赞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 / 登录后参与评论
推荐阅读